何承德
“會議文件少了、真抓實干多了,公款吃喝少了、勤儉節約多了,遲到早退少了、加班加點多了,迎來送往少了、深入基層多了,庸懶散拖少了、創先爭優多了……”思南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一大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得到解決,黨風政風明顯好轉。
思南縣以“訪貧困群眾,問生活所需;訪信訪人員,問事情原委;訪致富能手,問致富經驗;訪返鄉民工,問就業現狀;訪黨員干部,問發展良策”的干部駐村“五訪五問”為抓手,廣泛聽取意見找準突出問題“病因”,著力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頑疾”,治理“四風”轉變作風,提高服務群眾的意識和質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號脈”找“病因”聽真言
“對整個活動環節工作把握不夠,引領指導全縣各單位工作開展不深入,活動開展的亮點、經驗不多……”日前,思南縣委常委、縣委組織部部長、宣傳部部長楊雪峰在縣教育實踐活動辦工作會上分析工作開展中存在的問題。
連日來,思南縣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采取群眾提、自己找、上級點、互相幫等形式,再次“問診”于民,找準找實“四風”問題。縣四家班子領導主動到黨員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區群眾中,先后通過設置意見箱、發放征求意見表,召開懇談會、老干部座談會等形式,廣泛征求意見建議。深入園區企業、街道社區,到生產一線、田間地頭,問群眾所想所期所盼,問群眾所恨所怨所言,服務群眾“零距離”。
各基層黨組織通過群眾會、院壩會等,深入基層、貼進群眾,對“四風”問題進行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讓群眾尋“病因”找“癥結”,讓黨員干部公開承諾、限期整改。
與此同時,對中央“八項規定”、省委“十項規定”和市委“十項規定”除采取黨委(黨組)中心組、干部職工會學習,在縣電視、網站、報紙、微信、手機報等媒體進行廣泛宣傳外,還在縣政府網站開設“四風”問題舉報箱,充分發揮輿論監督、社會監督的作用。
今年以來,全縣29名縣級黨員干部到聯系點共計80余次,帶頭接待群眾來訪47次,解決群眾實際困難120余個。發放征求意見表、調查問卷15700余份,召開座談會126次,聽取23500多人的意見,收集“四風”突出問題1877條,梳理匯總為41條,其中形式主義14條、官僚主義14條、享樂主義9條、奢靡之風4條。
“抓藥”治“頑疾”除污垢
“嚴肅查處不給好處不辦事 、給了好處亂辦事 、給關系戶開綠燈等“機關病”,以拋開面子 、揭短亮丑的勇氣直面作風‘頑疾?!?思南縣委書記胡洪成在常委(擴大)會上對當前查擺問題環節,如何下“猛藥”狠剎“四風”工作進行安排。
果斷“亮劍”, 立行立改。出臺《思南縣進一步改進作風提升效能六項規定》、《中共思南縣委常委會改進調查研究工作十項規定》、《領導身邊工作人員八嚴禁》等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將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納入鄉鎮、部門年度績效目標考核內容,建立“四風”問題公開曝光、誡勉談話制度,鄉鎮和縣直部門主要負責人在電視上開展向“不找熟人辦不成事、有理有據得不到公正結果、沒有關系得不到公平對待”開刀公開承諾。定期召開問題研判會討論匯總的意見和建議,做到邊查邊改。
該縣今年將縣委督查室、縣政府督查室、縣紀委效能辦整合成縣督查局開展督促檢查,查辦違紀違法15件20人;開展機關作風和效能督查25次,對工作紀律差的13個部門問責17人,對慢作為的3個單位干部職工進行約談;對8輛進口車進行封存;清理整改黨政機關辦公用房96處。1月至5月,全縣“三公經費”同比下降11.01%。
“手術”除“病根”促發展
“要圍繞思南當前發展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最突出的矛盾、最急需解決問題的人和事進行‘開刀除‘病根,以活動推動發展。”5月14日,思南縣長劉云成在楓蕓鄉調研油茶產業后對該鄉干部要求。
為著力解決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該縣印發《思南縣關于開展“三個開刀”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在黨政機關向“不找熟人辦不成事”開刀,在司法執法系統向“有理有據得不到公正結果”開刀,在鄉村社區向“沒有關系得不到公平對待”開刀,著力整治“吃拿卡要”、“庸懶散浮貪”、濫辦酒席、干部“走讀”、優親厚友、賭博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目前,已查處3名違反規定操辦酒席的黨員干部,對46名參與吃酒送禮的干部職工點名通報批評。
查擺問題、整改問題、落實問題,關鍵是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思南縣以教育實踐的實效助推全縣加速發展、后發趕超、同步小康。 (作者單位:思南縣紀委 責任編輯/哈文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