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俊生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稱贊“貴州是民族關系最好的省份之一”。 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中,省政協積極開展民族宗教工作,著眼于全省工作大局,為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獻計出力;著眼于民族團結宗教和諧穩定,努力為化解矛盾,增強團結多做工作;著眼于民族文化繁榮發展,努力為推進民族文化教育事業發展、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而奮斗。
少數民族地區加快發展
是促進民族團結的首要任務
民族地區發展滯后,是貴州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所面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問題,要把推進民族地區加快發展作為解決民族地區所有問題的關鍵。為加快民族地區的扶貧開發,確保民族地區在新一輪發展中不掉隊,與全省的發展差距不拉大,與全國同步實現小康社會目標。省政協在省委的領導下,堅持對武陵山、烏蒙山以及滇桂黔石漠化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實施情況進行調研,提出“進一步加大我省武陵山片區扶貧攻堅工作力度的建議案”對連片貧困片區的扶貧開發工作提出獨到的建議。省政協就加快貴州民族藥業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建設,民族地區精準扶貧,少數民族地區城鎮化建設,少數民族地區扶貧生態移民工程實施情況進行調研視察,得到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相關建議得到有關部門采納。
針對貴州民族地區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基礎薄弱和民族地區經濟發展這一現狀,兩年來,省政協與省經信委、省民委在在松桃縣、威寧自治縣召開全省少數民族地區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座談會,促進民族地區四化同步發展。我們深入民族地區、貼近少數民族群眾、走近少數民族生活,認真做好民族宗教領域的群眾工作。開展民族宗教工作,著眼于最基層、最貧困、最邊遠的少數民族群眾,把開展幫扶工作,作為努力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行動。幫助解決安龍縣的平樂鄉和篤山鄉就“集團幫扶”中通村公路、河道治理、種養殖發展、小城鎮建設、村莊整治、民族文化建設項目等實施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進行研究。為徹底解決平樂鄉和篤山鄉老百姓的出行難等問題。針對貴州民族地區專業技術人才匱乏,各類人才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特別是辦好各級各類職業技術學校,改善辦學條件,抓好各級各類少數民族人才的培訓。
民族團結宗教和諧
要認真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
習總書記反復強調:“民族團結是發展進步的基石。”我們大力促進各民族和衷共濟、和睦相處、團結互助、和諧發展。
從總體上看,貴州省各族干部群眾團結和睦,民族關系和諧,社會穩定發展。但隨著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各民族群眾跨區域流動和交往越來越頻繁,也由于新興媒體的作用不斷凸顯,使熱點難點和矛盾問題更加多樣,新形勢下影響貴州省民族關系的因素日趨復雜。全省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的任務將更為繁重。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發展示范區建設,有利于增強各族群眾對國家,對中華民族,對中華文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感,有利于統籌兼顧不同民族、不同群體的利益,減少各種矛盾糾紛和摩擦的發生,促進各民族團結進步,為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建議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作為推進民族團結的基礎性工作。通過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發展示范區建設,增強民族地區“三個離不開”的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像石榴子那樣緊緊抱在一起。”我們注重把握民族性和宗教性兩個特點,尊重各民族的傳統習俗和宗教信仰。在委員活動、界別活動中不斷營造民主、寬松、和諧的氛圍,多說有利于民族團結宗教和諧的話。讓少數民族和宗教界委員講真話、講實話。在反映社情民意中,著眼于反映基層一線少數民族群眾的真實情況,著眼于妥善化解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糾紛,與少數民族代表人士共話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管理,少數民族民居保護。與宗教界代表人士共話構建宗教和諧寺觀教堂建設。
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活動
促進民族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民族團結是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線。要利用政協活動平臺,不斷開展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和黨的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增強民族政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把政策落到實處,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影響民族關系的問題。通過協商民主,推進貫徹“一法兩規定”,建立貫徹“一法兩規定”的長效機制,組織開展“一法兩規定”的調研。維護保障少數民族公民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力。加強民主決策,充分運用政協實現大聯合、大團結的舞臺,做好團結各族各界人士,反映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工作。
按照全國政協的要求,積極配合全國政協民宗委,就“推進《民族區域自治法》的深入貫徹,加快民族自治州經濟社會發展”深入到少數民族自治地方實地調研,維護好貴州省的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穩定。為加強城市流動少數民族人口的服務和管理,及時妥善處理好涉及民族領域的矛盾糾紛,做了大量加強民族團結,維護宗教和諧穩定的工作。為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省政協深入推進民族團結先進典型的宣傳,通過政協委員建言獻策,積極推動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發展示范區建設
習總書記強調過,“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永遠不能離別的精神家園,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團結奮進的重要精神支撐。”民族文化是民族團結的紐帶,貴州民族文化豐富多彩、絢麗多姿,我們將民族文化繁榮發展作為民族團結示范區建設的主要內容,建議把民族文化保護傳承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重搶救、重保護、抓立法,重傳承、抓開發。要著力弘揚貴州省少數民族千百年來在貴州土地上形成的“開放包容、熱愛生活、敬畏自然”的優良傳統,充分利用苗族姊妹節、布依族六月六歌節、侗族大歌節宣傳民族團結。推動實施 “政府主導、文化為魂、旅游造勢、產業深耕”的戰略發展思路,把弘揚貴州各民族傳統文化作為推動貴州民族宗教文化發展的主要載體,傳承保護,挖掘創新,從戰略發展的高度重視民族文化的發展規律。正確認識,加強指導,科學合理的開發民族文化資源,協商進一步加大對原生態民族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力度。建議構建貴州民族大發展大繁榮的文化格局,用民族文化凝聚全省同步小康正能量。(作者單位:貴州省政協民宗委 責任編輯/霍慶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