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平
摘 要:該文根據新時期素質教育的要求,為實現新時期體育課教學內容覆蓋著學生體質、生理、心理、道德、美學、健康等多方面教育目標,認真分析了初中體育教學的現狀和當今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從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課堂教學改革等方面進行改革嘗試,探索體育教學改革的新模式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中學生體育教學 教學內容改革 教學方法改革 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b)-0159-01
中共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初中教育是我國九年與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學是中學素質教育的重要學科。教師是教育方針的具體實施者,是教學組織者,教學方法創新探討者。要實現素質教育的培養目標,我們必須以育人為本,把教書育人工作融入體育教學各個環節之中,擴展體育教學在中學教育的作用,使學生的體質、生理、心理、道德、美學、健康 等全面發展,成為社會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
1 深入調研,切合實際,為體育教學改革提供基礎依據
當前,初中生多數是獨生子女,由于中考應試教育的因素影響,家長偏重于孩子的物質生活和文化課學習質量,忽視孩子體能的鍛煉。多數學生上下學家長接送,形成自嬌的性格;放學后忙于完成作業,養成了懶惰的習慣。加之傳統的教學方法缺乏學生課堂的主體性,教學內容簡單,課堂組織方法僵化,學生活動枯燥。有的是自由活動占用了大量的時間,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逐漸學生產生輕視體育課,甚至厭煩體育課的思想苗頭。這是導致學生自身厭煩體育課的主觀因素。體育設施落后,影響了體育課教學內容的開出率。體育器材的不足,影響學生課堂操作訓練效果,是導致學生不喜歡體育課的外在因素。為此,我們體育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要加強教育心理學的學習,加強溝通,走進學生內心世界,了解當下初中生的心理特點,以發揮中學生思想活躍,好奇心強,善于自我表現的思想特征的群體為主力,拉動少數性格孤僻,缺乏體育鍛煉意識,獨來獨往性格的學生融入課堂,為教學改革、課堂設計的基礎提供參考依據。
2 遵循大綱,鉆研教材,結合實際,打造體育教學新模式
2.1 加強教師的自身建設,正確發揮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體育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課堂教學組織者。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專業理論知識精通,體育技能規范,相關學科知識豐富,才能正確發揮課堂的主導作用。要掌握體育教學的新理論,教學改革的新信息,才能緊跟教學改革的形勢。要善于思考,善于探索,善于總結,才能具有改革創新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課堂組織藝術,語言藝術,動姿藝術水平。以高尚的情操,廣博的知識,健美的體魄,優美的示范,給學生積極向上的影響,真正的起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典范作用。
2.2 以培養體育觀念為主線,充分發揮理論教學培養學生體育意識的作用
正確發揮體育與健康知識結合的理論教學對強化學生體育鍛煉意識的的作用,教學內容安排要貼近生活實際,適合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激發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使學生掌握科學鍛煉的基本方法。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與興趣有針對性科學選擇,達到鍛煉適度,循序漸進,提高體能和體育鍛煉意識。同時,要注重體育發展史與體育在國際影響發揮作用的教育。如:“中美乒乓外交”,打開了中美外交的大門。我國乒乓球運動員努力拼搏,在奧運會奪冠,打出了中國人的威風等多媒體的經典回放,在欣賞中使學生了解我國體育發展史,了解我國體育在國際外交中發揮的作用,了解今天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輝煌成果,真正認識到體育運動是人類文化發展的寶貴財富。它體現一個國家民族的精神與族凝聚力,使他們認識到健康的體魄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認識到體育課的重要性,自覺的把體育課學到的知識與技能融入課間、業余活動中。提高學生的拼搏精神,團隊意識,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都具有深刻的影響。
2.3 遵循教學大綱,結合學生實際,發揮學生課堂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體育教學組織要適合中學生的思想特點,正確處理主導與主體之間的關系。要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亂,既要顯示體育教學紀律性,又要為學生提供和諧的課堂氛圍。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根據中學生的體能,業余愛好差異,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訓練手段。如:對仰臥起坐項目的訓練,既要求學生的體能,還要求操作技術的規范,使學生避免產生在師生面前出丑的錯覺,尤其對體育基礎差的女同學的表現。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做好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鼓勵他們克服困難,知難而進,積極配合教師的示范。學生會被老師的熱情而感動,會對自己的做法而自責,體現了體育課堂教書育人的效果。這樣,既維護了學生的自尊,也堅定了學生體育課的學習信心,勢必自覺的積極努力訓練,以更好成績去證明自己。實現全面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目標。
要科學做好教學訓練項目的合理安排,做好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銜接,體能訓練與體育健美之間的協調。如:健美操,少年拳,激情運動會,消防員等教學與體育考核達標項目之間的安排要科學性,適合學生的適應性,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既能體育考核達標,又使學生享受到體育課的樂趣。形成合理的教學方案,打造師生共鳴的和諧向上的課堂氛圍,全面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初中體育教學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師是教學任務的實施者。教師的政治修養,業務素質是做好教學的基礎,教師要掌握課堂組織藝術,語言藝術,動姿藝術的重要手段,要了解教育心理學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教學大綱施教的依據。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加強學習教育的新理論,探索教學新手段,大膽進行教學改革創新,善于分析總結,不斷的發展完善,摸索形成切實可行的教學新方案,全面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張紅起.淺談體育教學對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3013(5):172.
[2] 黎春峰.改革體育課堂教學.綻放學生光彩[J].科技創新導報,2013(26):166.
[3] 新課標背景下體育教師情緒智力的自我完善[J].中國校外教育,2013(2):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