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梅
【摘要】中職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在初中時期,大部分成績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學生是個別教師“遺忘的角落”,談到英語學習更是讓學生頭疼萬分的問題,甚至對課堂內容不知所云。要想讓英語課堂教學變得有成效,有意義,確實有難度。本人通過平時的教學經驗和經歷,談談如何提高中職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英語課堂 教學 有效性
一、備教材、備學生、備自己、備教法學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越是能夠運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講解就越是情感鮮明,學生聽課后需要花在教科書上的時間就越少。這是教師素養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教材是課堂教學的依據, 但并不是教學內容的全部。它的主要功能是為教學提供學生學習新知、運用技能的范例。而我們有些教師備課時, 往往注重的是給學生分析詞法、句法、語法,讓學生死記硬背課本的知識點和語言點,而忽視了教材是為了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和職業場景中的英語應用能力而服務的。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師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這是教學理念的轉變,也對教師提出更高要求。教師只有吃透了教材,消化了教材,才能不局限于教材,做到“用教材教”,繼而“走出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師備課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師形成獨立的重要基礎。
同時,新的教學理念強調“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因此,老師備課不單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關注學生的起點,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備課時要充分分析學生、關注學生。對學生的個性、特征、心理素質,已有水平等情況的了解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節課的教學效果。美國教心理學家奧蘇貝爾在《教育心理學》一書中指出:“如果我不得不將教育心理學還原為一條原理的話,我將會說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進行教學。”例如:在Unit5 Danger and safety中,要求學生在頭腦風暴環節通過連線題讓學生認知安全警示標志。了解到學生平時受到的安全知識教育,教師可在進入課堂教學之前播放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安全標志,并通過搶答的方式刺激學生大腦,調動學生們的興趣和積極性。
教法、學法是教師為實現一定教學目的所采用的教師教的方式、學生學的方式。教法服務于學法,備課既要對課程標準“心中有數”,還要“胸中有書”,更要“目中有人”;既要備教師怎么教,更要備學生怎么學。備教法,就是遵循大綱,善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優化設計課堂教學過程,挖掘教材中學生看不到的深層含義;化解知識重點和難點,一步一步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理解;歸納各知識點的精髓和關鍵字句,使學生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進行鞏固和拓展以便獲得新知。備學法,就是根據學生年齡、心理和已有知識水平及教學要求等特點,施以有效的教法:從課前預習、聽課筆記、知識記憶、分析運用,到課后訓練、筆記整理、知識梳理等方面都精心設計,以便給予學生有效的指導。
二、教學設計目標明確,方法要靈活
教學活動的設計應緊緊圍繞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進行。中職英語教材要求學生應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師要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和職業場景的英語應用能力,為學生的職業生涯、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因此英語課堂教學要以學生在校生活、職業生活和社會生活的“主題內容”為載體,按照“循序拓展”的原則組織內容,根據每個單元的主題和特點,給學生創設鮮活的教學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例如:在Unit 2 My duties中,單元目標要求學生遵守職場規范,了解自己的工作職責。在導入環節,教師根據現實生活中,中職學生利用業余時間打工的情況,準備一段簡短的采訪,并讓學生積極討論:作為一名實習生應有的要求和職責是什么,進而引出課堂教學的主題。這樣做,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對職場的職責有了初步的理解,很容易進入課堂教學。
1.課堂教學的導入設計。導入是成功英語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好的導入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產生師生之間的情感共鳴,誘發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調控教學氣氛,產生較強的課堂凝聚力。筆者根據學生的特點,嘗試了以下幾種導課方式:
(1)游戲導入。游戲是新課標中所倡導的教學技巧之一,它能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或有參與意識。從一開始就能吸引全體學生的注意力,為一堂課的成功實施奠定心理基礎。
(2)設置懸念。教學懸念就是將學生置身于一種亦幻亦真、欲罷不能的心理等待狀態,在等待中想象結局、在信與不信中徘徊、在預測中否定自我。懸念的運用可歸納為撲朔迷離的開局、撥云逐霧的中局、意想不到的結局。
(3)錄像、多媒體導入。錄像和多媒體是現代教學手段之一,這種手段能形象反映多彩的世界,充實學生的人文涵養。
2.結尾技巧。課堂小結要求老師用新穎的方法對知識、技巧等進行歸納、總結、具體化,以巧妙的教學手法演繹精彩的教學結尾,起到“畫龍點睛”的課堂效果,常用的方法有對比法、歸因法、拓展法、討論法和音樂法等。筆者以音樂法為例做一說明,如教材中的“Jay Zhou”是有關一位歌手的介紹,老師在課堂結尾時可以播放Jay Zhou耳熟能詳的歌曲,結合文章介紹,體會歌手的真實和風格,從而使學生對所內容深刻印象。
三、及時反饋,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反饋,顧名思義,強調教學的及時性。把教學結果反饋給老師和學生,從而調整教與學,重新組織第二次學習,查漏補缺,是大多數學生掌握所學內容。及時反饋,對于學生來說,強化正確信息,糾正錯誤,改正學習方法;對于老師來說,了解教學效果的有效性,及時改進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