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雁新,莫家明
(廣東省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廣東廣州 510630)
客運索道作為涉及公眾安全的特種設備,其發生事故或故障將導致乘坐人員受困設備上或受到傷害。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近年來投入使用的設備不斷增加,客運索道發生事故等緊急事件時有發生,引起社會關注。但客運索道作為一種機械設備,其本質上還是存在一定的故障率,盡管社會各界在設計上、制造、使用維護等過程環節花大力氣對可能存在的隱患進行消除或控制,減少故障發生率,防止事故發生,受目前人類科學技術認知水平所制約,故障等緊急情況總還會發生的。
既然故障事故等緊急事件還無法完全杜絕,那么就要考慮一旦發生乘客受困設備上或發生人員傷亡等緊急情況應如何處置,采取可行措施盡快解救受困、受傷害人員,盡量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目前客運索道行業和其他領域應對緊急事件一樣,也采用應急救援,制定相應的應急救援預案,全面考慮有可能發生的緊急情況,制定可行有效的應對措施。
預案、措施的制定只是理論上的一些考慮,實際操作上是否可行有效,實施的難度等都需要進行實際操作的驗證才能知道。預案是否可行有效不能等緊急事件發生時才來驗證,要靠平時按照預案要求組織進行的實際操作演練。
2004年河北秦皇島某索道主軸故障導致索道停止運行[1],大批乘客受困設備上,出動了大批消防武警等社會救援力量,救援過程還長達20多小時,驚動了省、市多級政府部門,造成較大的社會影響。其救援工作進展緩慢除了因受困人員眾多,營救環境復雜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平時沒有做好應急救援演練,運營單位沒有在索道線路最不利位置進行救援演練,參與救援的社會力量未開展或參與此類救援的演練,現場不能很好有效開展救援工作。
如何進行演練才能達到驗證應急救援預案措施,提高應急救援的技術水平呢?下面就如何開展客運索道應急救援演練做一些探討。
應急救援預案與演練是密不可分的,互相聯系的,互為驗證、互為提高的。預案讓應急人員演練時有章可循,反之演練能夠驗證預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促進預案的改進提高。演練的目的主要是:
(1)提高工作人員應急的意識,訓練應急救援人員。使得應急工作人員思想上常備不懈,時刻保持憂患意識;
(2)提高人員應急救援技戰術,應急人員的技戰術水平直接決定了應急救援效果,熟練的操作技能能夠更好的保證被就救人員的安全;
(3)提高各部門、各單位的應急救援協調性,應急救援需要多部門,甚至多單位的聯合投入實施,緊急情況時事件的復雜性,參與人員之多都需要很好的協調;
(4)驗證應急救援預案的可行性、有效性、協調性、科學性,驗證預案中各部門的協調配合,發現和改進預案中存在的問題,根據不同時期、不同條件的需求持續改進預案。設備所處的外部環境、參與處置緊急情況的部門、人員都在不斷變化,只有演練才能發現這些變化帶來的問題。
開展應急演練的方法有很多種,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要求、不同的人員、不同的時間來選擇開展演練。
(1)應急人員的分類[2]
參與應急救援的人員有很多,有決策指揮的,有參與輔助的、有直接施救的,按功能性可以將人員分為三類:
決策人員:主要是應急指揮部的相關指揮人員和相關技術專家。
施救人員:主要是應急搶險組成員,包括設備維修人員、營救組人員等直接接觸設備或受困人員的救援人員。
輔助人員:主要是安全保衛、后勤通訊保障、醫療保障等人員。
(2)演練的分類
1)按照應急救援演練的目的可以分為技能性訓練和意識性演練。
技能性訓練主要是訓練直接實施救援的人員對技術掌握、熟練程度和人員之間的配合協調能力(圖1)。技能性訓練可以保持和提高施救人員的技戰術水平,一旦需要進行應急救援時有足夠的體力、精力來應付可能出現的繁重救援工作。

圖1 技能訓練
意識性演練主要是提高一定時期所有營運工作人員的應急意識,提高應對緊急狀況的警覺性(圖2)。意識性演練相當于全員動員,讓運營單位全部人員意識到運營安全比較緊張,克服麻痹思想,設備操作人員作業時注意力更加集中,減少操作失誤。節假日前的應急演練通過新聞媒體宣傳也可以使全社會關注客運索道安全,乘客乘坐時也會更加自覺的遵守乘坐安全守則等。

圖2 演練宣傳
2)按照演練科目分為單一訓練和組合訓練。
單一訓練是對單一個技術方案進行反復訓練,達到技術的熟練掌握。主要是以訓練為目的,主要是一部分施救人員單獨進行一些技術訓練。如T型架、對緩降器等工具的使用。
組合訓練是對部分的技術方案進行連貫訓練,也是以訓練為目的,施救人員對某一些技術方案進行完整訓練,各組進行組合訓練,達到各技術方案的無縫結合。如設備有限度恢復運行與垂直救援相結合,邊進行救援邊對設備搶修,爭取最快速度完成救援等的科目演練。
3)按照演練組織規模和實施單位分為綜合演練和協同演練。
綜合演練是一個單位對某一個假定緊急事件進行應對的全預案演練(圖3),提高全員、全部門的熟練程度和綜合協調性。運營單位按照本單位的應急救援預案開展全面的演練,模擬索道運行過程發生緊急情況,按照預案的要求,各部門、全人員全部投入演練。

圖3 全預案演練
協同演練是由一個或幾個單位組織,多個單位協同對某一個假定緊急事件實施的綜合性演練(圖4),可以是與上級主管部門、兄弟單位、專業應急單位(消防、專業救援隊等)的聯合演練。客運索道緊急情況下,特別是節假日客流較大的時候,應急救援的任務艱巨繁重,單靠本單位的力量很難完成,需要借助外部救援力量,這種多部門聯合救援也應進行演練。

圖4 協同演練
(1)演練的開展
客運索道運營單位要制定應急演練計劃,合理安排經常進行各種演練和訓練。
在重大節假日前或者達到預案預警條件時應安排開展意識性的演練,這種演練主要是以提高人員的安全意識,營造安全氛圍為主,演練時要特別注意演練過程的安全,一般可以選擇有利位置開展簡單的科目演練,全員動員,進行綜合演練或協同演練。綜合演練每年起碼開展2~3次,協同演練每年一般開展1次。當設備的運行、應急救援預案、救援等條件發生變化時應開展綜合演練或協同演練。
經常開展技能性訓練,技能性訓練的頻次要多一點,對施救人員要定期開展訓練,訓練時間可以根據工作時間彈性安排,可以選擇在客流淡季,減少對正常運營的影響。當救援技術方案有更新或施救人員有變動時要及時對人員進行訓練。經常開展單一訓練或組合訓練,單一訓練可以采用異地模擬訓練,甚至是對救援技術方案中某一個步驟的訓練,如可以設置一個高臺來訓練人工下降。在單一訓練熟練后,再開展組合訓練和綜合演練。
新設備投入運營前,運營中每年至少都要開展一次綜合演練,評價新設備的應急救援預案,檢驗每一年應急救援的能力。
(2)演練的保障
應急救援演練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預案制定和執行單位除了要按照計劃組織演練外,還要做好演練保障。保障工作主要有人員的保障,經費物資保障、宣傳保障等。
組織應急救援的參與人員進行培訓,使每個人員能夠了解整個預案,熟悉在預案中對應崗位的職責和要求,了解在應急救援中與其它相關崗位的工作關系。
合理安排演練人員(特別是搶險救災組人員)的工作時間,保證足夠的休息,保持充沛的精力。參與應急救援人員的身體條件應能適應應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出現身體條件不適合者應及時調整。演練也要做到演練本身設備、人員的安全。
演練單位除配備應急救援預案要求的工具、裝備外,演練消耗的應急救援物資、損耗品要及時補充。同時也要保障應急演練的經費,在應急救援經費中要單列演練經費,演練不能占用或挪用應急救援的經費。
舉行應急演練前,應進行公告(至少在園區),避免游客因不了解情況而造成恐慌混亂。及時與主管部門、協助單位、新聞媒體等單位做好溝通工作,避免造成誤會,特別是避免出現錯誤報道,否則造成的影響無法挽回。單位負責人、演練負責人等負責對外的人員(包括未參加演練的對外人員)對外溝通渠道要暢通,便于外界對演練了解。
(1)制定演練方案
技能性訓練可以制定訓練規程,每次訓練按照訓練規程進行。綜合演練和協同演練每次演練時要制定演練方案,將演練方案傳達到各參加演練人員。演練人員要清晰知道本身在演練中扮演的是哪個角色,這個角色對應在應急預案中的具體要求。方案要包括以下內容。
1)演練時間:按照擬進行的演練內容結合景區、索道的運營特點,確定演練時間,減少對正常運營的影響。意識性演練可以選擇在重大節假日前,提高員工的思想意識。上級部門或其它協助單位需要時,各單位要協調好演練時間。
2)演練位置:技能性訓練最終在索道的整個線路全部都要開展演練。以“先易后難,逐步提高”為原則,先從簡單的內容開始,再到復雜,先從低處開始訓練,再到高處,先從單個動作開始,再到連貫方案,慢慢提高,逐步實現在最不利條件下實施有效救援。意識性演練可以選擇在索道下站或地勢比較開闊的區段開展。
3)參演部門和人員:技能訓練或單一訓練主要是涉及訓練內容的部門和人員參加就可以了。綜合演練和協同演練就要全部調動應急預案所涉及的部門,包括指揮人員、相關救援人員,可以邀請行業的專家、上級主管部門、兄弟單位來觀摩指導。同時統計各部門參加人員名單。
4)演練背景:簡單介紹為什么開展應急演練,如上級主管部門要求、節日前、環境條件發生變化等等。
5)緊急狀態設定:要設定本次演練的緊急事件,以便設備部門做好設備的準備。
6)任務分工:一般是各部門按照預案的要求進行,如涉及多單位相同參與則應做好分工。
7)實施的技術方案:要針對設定的緊急事件或本次演練的目的、要求選擇實施的技術方案。
(2)演練準備
制定好演練方案后就要做好演練的準備工作,首先是通知落實參加演練人員;要求設備管理使用部門調整設備,設置實施設備緊急狀態;劃定演練現場和警戒區域,并做好清場。提前對外公布演練計劃,減少索道停運對景區正常接待的影響,特別是索道停運影響較大的單位,必要時應在新聞媒體予以公布。
(3)演練過程
按照演練方案的人員組織、演練內容開始演練。演練的人員分工、應急響應、應急流程等全部按照應急救援預案的規定進行,一般不要省略或跳過規定的步驟,實施演練按照以下演練流程圖進行(圖5)。
每次演練結束后,應進行總結,評價演練的效果。各崗位人員如實填寫工作記錄,并提出意見建議。及時收集參演人員意見和建議,包括參加演練人員和其他人員的意見建議,意見建議要認真對待,無論采納與否,都應與意見人進行溝通。對演練作出評價,根據演練的情況、效果的評價及各方意見建議的綜合研判,必要時修改預案。

圖5 演練流程
[1]廣東省特種設備行業協會.特種設備典型事故案例集[M].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2005.
[2]吳鴻啟.客運架空索道安全技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