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鴻
摘 要:通過實習前開展臨床仿真綜合實訓,提高護生臨床護理能力,使他們更快的適應臨床工作。方法 隨機抽取2011級高職護理專業學生160名,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實驗組進行實習前的臨床仿真綜合實訓,對照組采用傳統的單項訓練,訓練后采用實訓考核和問卷調查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實驗組學生在臨床護理的分析、觀察、處理問題的能力及評判性思維的能力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 實習前開展臨床仿真實訓能有效的提高護生臨床護理能力,達到學校與臨床有效的結合。
關鍵詞:臨床實訓 護理分析 臨床仿真
中圖分類號:G42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a)-0225-01
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學生所進行工作,與患者的生命息息相關,因此,做好救死扶傷,除了具有職業精神職業態度之外,還得具備高超的護理技能。護理工作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工作,而病人的病情變化多樣,這就要求護生有很強的臨床應變能力。當前,一些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的教學課程已經順應社會形勢的變化,做出了調整,加大了與護理技能相關的教學力度,使得在整個護理教學過程中,護理技能成為護生所具備的核心能力。然而護生必須經過一個時期的實踐操作,才能真正掌握護理技能,這樣他們走進醫院實習時才自如應對,不會輕易出現護理事故。然而,有些高校院校卻忽視這個環節的作用。針對這樣情況,我校對護理畢業生在實習前開展了開展仿真臨床綜合實訓,達到了良好的效果和預期目的,先介紹如下。
1 仿真臨床綜合實訓的概念與實施目的
1.1 概念
護理崗位仿真臨床綜合實訓是以臨床護理崗位能力需求為導向,基于臨床工作過程,科學設計綜合實訓項目,突出護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模擬醫院的工作環境,為學生實施護理工作創造條件,為他們走進醫院開展實習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是一種融設計性、開放性實訓項目為一體的多層次、綜合性、復合化的全新實踐教學法
1.2 實施目的
護理臨床仿真訓練的教學目標是使護生實習前通過護理情景設計,模擬臨床環境操作,學會評估、診斷、計劃、實施和評價綜合環節,為學生實習打下扎實基礎,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綜合工作能力。
2 仿真臨床綜合實訓的具體實施過程和實施結果
2.1 指導思想
在護生實習前進行護理臨床仿真訓練,將以前學過的各種專業知識進行整合,將實驗技能應用到實際,充分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包括觀察、分析、溝通、表達、處理問題能力,真正適應臨床工作需要。
2.2 課程安排
仿真臨床綜合實訓的課程原則上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的中期。仿真臨床綜合實訓的期限為8個星期,合計64個學時。
2.3 實施對象與實施內容
2.3.1 教學對象為160名三年級專科護生。2013年3月—2013年5月,我們對實驗組80名護生實施實習前綜合護理臨床仿真訓練,對照組80名護生采用傳統的單項訓練。訓練期間開放實驗室,供護生操作訓練。
2.3.1 實施內容
在護理實訓基地內的模擬醫院,給學生創造操作環境和條件,實驗組學生進行仿真綜合實訓,由教師提供臨床護理案例,教師或學生扮演患者,學生結合護理案例,完成患者由入院、住院及出院的護理。綜合實訓內容涉及臨床各個學科,包括:①基礎護理訓練。吸氧、注射法、吸痰、口腔護理、鋪床、導尿等。②外科護理訓練。切開縫合、換藥、穿隔離衣、辨認手術器械、包扎、引流管護理等。③急救護理訓練。心肺復蘇。④內科護理訓練。心電圖描記、心電監護、清理呼吸道、休息與活動指導、飲食指導等。對照組學生進行上述操作的單項訓練。
2.4 實施結果
經過護理臨床仿真訓練后,教師通過問卷調查及技能考核,對實驗組及對照組進行評價。
2.4.1 問卷調查
向參與實訓的護生發放調查卷80份,回收的有效問卷80份,有效回收率100%。結果實驗組護生提高臨床綜合認識77名(96%),提高觀察、分析溝通能力78名(97%),提高處理問題能力76名(95%),提高團隊合作能力73名(91%),提高應對能力72名(92%)。
2.4.2 技能考核
采用教師擔任標準化病人,使用電腦隨機調出1份完整住院患者的病情記錄,由4~5名護生共同完成入院、病情變化、出院的整個護理過程記錄及護理操作。由至少三位教師進行測評打分,計算平均分。考核結果見表1。
很顯然,經過這段時間的護理仿真臨床綜合訓練,實驗組的學生的綜合護理技能得到顯著提升。
3 經驗總結
3.1 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護理臨床仿真訓練能適當模擬患者的疾病狀況、生命體征,通過問題設計、電腦處理,向護生進行問診、護理體檢、分析護理操作的全真情景模擬,模擬臨床實際病例,讓護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歸納和強化,從而增強護生的記憶和感受。
3.2 實訓有助于提升護生的臨床綜合能力
在進入臨床實習之前,這段時間的護理臨床仿真訓練讓護生提前熟悉醫院的工作環境,在老師規范化示教及指導下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加強動手能力訓練,規范了他們的操作能力,改進了護生的護理質量,為他們以后履行工作職責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3 實訓有助于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果
通過實訓,老師可發現護生們某些理論知識的欠缺,和一些操作技能的不規范不熟練,這樣,老師在實訓中就可以有的放矢,有針對性的開展施教、講解和傳授,既可以整體授課,也可以分組授課,對存在不同問題的護生們講解不同的內容,使他們在各個方面都得以提高,最終縮小與臨床之間的差距。
3.4 實訓改變了授課主體
臨床仿真實訓的參與主體是護生,實訓以護生為主,讓他們親自操作,自己動手,提升他們的操作能力,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消化吸收在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使護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融會貫通,這樣既鞏固了基本理論知識,又在實踐中提升了護生的臨床綜合操作能力。
參考文獻
[1] 馮蓉.在實習前開設護理崗位能力綜合實訓課程的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3(22).
[2] 夏立平,常唐喜,何曙芝.基于崗位工作任務的護理專業綜合實訓課程的開發與實施[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