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璠
摘 要:校企合作文化是在校企合作育人過程中,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相互融合和滲透的一種全新的文化表現形式。校企合作文化的育人功能貫穿于校企合作的全過程,要充分發揮企業、學校和學生的作用,大膽進行合作育人和合作文化的實踐。
關鍵詞:合作文化 合作育人 多方共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a)-0236-01
1 校企合作文化的內涵
校企合作文化是在校企合作育人中,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相互融合和滲透的一種全新的文化表現形式,是以企業員工和學校師生為主體,在共同合作的教育教學和生產實踐中形成的互相認同的價值觀念和行為習慣。校企合作文化既是校企雙方達成的思想共識,也是合作育人的一種方式,有以下特點:
(1)先進性。校企合作文化吸收了企業文化和校園文化的精華,凝聚了校園精神和企業精神的精髓。它倡導團結協作、敬業奉獻、精益求精、開拓創新等,有利于學生將來創新工作、崗位成才,實現個人與集體的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2)開放性。校企合作文化是高職院校在開放辦學中,融合了校園和企業文化的優秀成果而形成的,它以開放包容的方式,既凝煉了大學文化的深厚的文化底蘊,又凝聚了企業文化先進的文化理念,在開放兼容中不斷豐富發展。
(3)實踐性。校企合作文化是在校企合作育人實踐中,校企之間的文化互相交融、彼此作用逐漸形成的新取向,并且又會進一步指導校企合作,指導師生的學習和工作。它來自實踐,又指導實踐,在實踐中產生,又在實踐中升華,具有很強的實踐性。
(4)職業性。校企合作文化的表現形式和實際內容都緊密結合了企業文化的職業特點—— 強調協作、講究效率、追求卓越等,它是一種凝煉了校園精神的職業文化,倡導崇高的職業精神,能有效指導學生的專業學習和未來職業的發展。
2 校企合作文化有利于多方共贏
高職教育是一種專才教育,它以培養學生的職業競爭力為核心,以培養適應企業需要的高端技能人才為目標。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應該服從于該目標。校企合作文化的培育,是一個合作育人過程,也是一個共贏過程,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1 有利于推動高職院校內涵發展
首先,高職教育的目的就是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培養高端技能人才,直接服務于行業企業,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通過校企文化合作與交流,學生就能學會由學生向員工的轉化,增強就業能力,適應行業和企業的需要,實現零距離就業。其次,在校企文化合作的過程中,學校對企業的了解加深了,可以有針對性地為企業開展技術和文化服務,從而提升自身服務社會、服務企業的能力。再次,通過校企合作,學校可以有機地吸納企業文化的精髓作為自身文化發展的營養元素,形成獨特的校園精神,從而推動內涵發展。
2.2 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要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就要重視對其進行職業文化和企業文化的熏陶。在校企合作育人中,學校使學生學習時所處的場景與參加工作后企業的場景相一致,不僅能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與企業崗位對接,還把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培育出新型的校企合作文化。這種合作文化讓學生在校時就認同企業文化,踐行企業文化,并用其職業性、先進性來引導和規范思想與行為,樹立合作發展觀,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態度和職業習慣,練就過硬的職業本領和就業能力,進而順利實現就業后的可持續發展。
2.3 有利于實現校企雙方共贏
校企合作的有效開展本身就需要培育一定文化氛圍和文化環境,既包括合作過程中應遵循的規章制度、協議機制等,也包括思想觀念、職業精神與行為習慣等。在校企合作中,培育這種互相滲透、互相交融的合作文化,有利于校企雙方達成文化共識和文化默契。在這種文化共識和默契的基礎上,學校學到了企業的管理理念、服務意識和效率觀念,企業也得到了學校的文化熏陶和智力支持,二者相互融合,取長補短,從而實現校企的合作共贏。
3 在校企文化合作中加強合作育人
校企合作文化的育人過程,是高職校園文化積極吸納現代企業優秀的核心價值觀、企業精神、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等,并把這些融入到學校的校園精神中,再滲透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3.1 在教學與管理中融入校企合作育人
在學校的教學和管理中,要有意識地將企業文化融入校園文化當中,既培養學生精湛的職業技能,又使學生擁有“職業人” 的特質。一是實行仿真教學,營造濃厚的職業氛圍,讓學生按照企業的規范化程序進行操作,完成相應的工作任務,并按照企業的既定程序進行考核和檢驗,培養學生的質量意識和職業道德。二是通過工學結合、訂單培養等,實行定崗位、定師傅的辦法,學生直接融入企業及企業文化,切身感受到職業能力、專業素養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樹立競爭意識及合作意識。三是制定并執行類似企業的職業化管理制度。將企業職業環境中的規章制度、法律規范、勞動紀律融入學校日常管理當中,要求學生適應職業生活,提高自律能力,保證校內教學和校外實訓的良好秩序,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形成和發展。
3.2 在校企聯誼活動中推進校企合作育人
校企雙方可以依托一系列的校企文化活動,建立起校企合作文化培育的長效機制,使校企合作育人常態化。采取文化聯誼方式,把學校的文化活動辦到企業去,把企業的文化活動請到學校來,促進兩種文化的交流。雙方可以利用重大慶祝活動,舉行校企聯歡活動;可以聯合舉辦企業文化宣傳周、企業精英報告會,大力宣傳展示企業優秀文化;可以成立由學校名師和企業專家聯合指導的職業服務社團,積極開展社區服務。學校可以利用科技文化藝術節、技能競賽、學生作品會展等活動,邀請企業進行同臺競技或技術指導;可以實行教學開放周,歡迎企業專家來校指導;邀請合作企業的優秀畢業生返校進行經驗交談,給學生作職業指導并分享他們在企業的成長經驗等。企業可以為師生的社會實踐提供場所和技術指導,鼓勵企業員工和學生師徒結對、師徒共同制作作品等。
3.3 在學校為企業服務中促進校企合作育人
學校應積極加強人才培養,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通過與企業合作培養人才,尤其是組建訂單班,適時根據企業的崗位需要為企業培養符合要求的專業人才;協助企業進行職工培訓,促進企業的人力資源開發;積極為企業開展職業資格鑒定,為企業發展培養合格技能人才。
大力開展科研合作,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學校根據合作企業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與企業共同開展技術項目研發,共同解決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難題,共同攻克技術難題,并積極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為企業的現實生產力。
持續開展為企業送文化活動,為企業文化注入大學人文氣息。學校利用企業的重大慶典活動、營銷活動等機會,把優秀文藝作品送到企業。這既可以為企業員工送上文化大餐,又可以給企業文化注入新鮮血液。
參考文獻
[1] 智延生.校企合作的文化支撐及文化缺失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1(4).
[2] 范效亮,楊衛軍.校企合作文化促進高職學生的可持續發展[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36).
[3] 胡忠喜.校企深度合作的文化滲透與融合[J].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