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英語閱讀教學的目的是教給學生閱讀方法,訓練其閱讀技巧,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具體地說,就是使學生學會在英語閱讀中有目的地去預測、思考和獲取信息,并對它們進行分析、推理和判斷,從而準確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思想意義。《英語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小學畢業時的閱讀要求:“……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并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能正確朗讀所學故事或短文。”那么在新課標下,小學高年級如何才能有效地開展英語閱讀課教學呢?下面,我結合《上海牛津》6B Module1 Unit2中課文 “The first aeroplane” 和Module 4Unit 4 中的課文“Healthy eating” 為例,來談談開展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做法。
一、通過設置情境,提出問題,讓學生在情境中思考
如何讓學生想讀、愛讀,這是閱讀課首先需要思考的問題。設置一些適合小學高年級學生口味的合理的情景,恰當地設計幾個小問題,結合學生的已有知識進行簡單的背景介紹等都可能有幫助。要讓學生產生讀的需要,帶著問題有目的地去讀課文。以Module 1 Unit 2 “The first aeroplane”一課為例,通過對空氣污染的問題的討論,引出一些污染源,從而引出世界上的第一架飛機。 根據課文內容將其分成三部分,并讓學生帶著問題聽短文,第一部分(1—3段) Who made the first aeroplane? Where did they live? What was their dream? 第二部分(4段):When did they make it? What did they call it? How did they fly it? 第三部分(5段):How far? How high? How fast? How long? 讓學生整體感知短文,并捕捉到主要信息來回答,培養學生的聽力,讓學生在聽力中獲取信息。這樣過渡自然,問題設計得既巧妙又恰到好處,之后再進入課文的閱讀,學生就感覺比較自然了,也有了親切感,學習起來自然更容易接受。除此之外,還可以談論有關的話題,或出示有關的畫面、實物等,喚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加深對閱讀對象背景的了解,同時也可放松讀前的緊張心理。這些都能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準備狀態,帶著目的和愿望去讀,變被動式閱讀為主動式閱讀,也有助于形成閱讀技巧,提高理解能力。
二、任務教學,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課文
在這一環節中我都會布置任務,然后讓學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在這個過程中,主要是以學生的獨自閱讀為主,是閱讀教學的主體部分。在這一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獨立閱讀,安靜的閱讀。在Module4 Unit3一課中,我布置任務,讓學生默讀課文,畫出遇到的不會的單詞和句子,然后讓學生利用上下文或圖片去猜測單詞和句子的意思。引導學生根據音似詞和形近詞來猜讀生單詞的讀音,最后教師給出正確答案并講解。例如unhealthy一詞,學生猜不出它的意思,我告訴學生happy---unhappy, healthy---unhealthy。這樣學生就可以很快說出它的意思是“不健康的”。對于它的讀音我讓學生學會分拼單詞的能力,un/ heal/thy,這種拼讀能力是小學高年級學生應該具備的。方便記憶其讀音,同時也有利于背誦。通過讓學生帶著具體任務去讀,在閱讀的過程中尋求答案,由淺入深的進入學習,學生完成起來會更有成就感。當然交給學生讀的一定的閱讀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瀏覽,掃描,題目,主題句,抓大意、找細節、判斷態度、猜詞義等。各種技巧的安排要循序漸進,結合不同的閱讀內容在閱讀中滲透。而且多數技巧都需要教師不斷提醒,不斷示范引導才會逐漸被學生掌握。
三、再讀課文,培養良好閱讀習慣
在初次讀后要跟讀模仿,要強調學生注意語音語調,通過跟讀、分角色朗讀等形式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在本課教學中,我讓學生先跟錄音讀,全班齊讀,小組男女生分角色讀,單個分角色讀。培養學生大量讀的能力。然而閱讀需要全身心地投入,需要眼、腦、手諸感官并用,這樣才能取得想要的效果,但小學生在閱讀時卻很難做到。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在跟錄音讀課文時,用手指指著每一個單詞模仿錄音的語音語調跟讀。真正讓學生用心去認真讀,做到閱讀時“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同時,開展多種生動活潑的閱讀活動,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使學生保持閱讀的興趣,提高閱讀能力,為以后高層次的閱讀奠定基礎。
四、及時檢測,檢查閱讀效果
每個學生在每節課上取得的點滴成就都希望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肯定,尤其是那些學有余力的學生更希望得到更好的展示和更高要求的發展。當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他們的信心倍增,興趣也更濃厚。這樣就要求教師要創設各種平臺,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和收獲,這樣也能及時讓老師了解到學生的閱讀理解情況。在 “Healthy eating”一課中設計了我設計了一張問卷調查表,讓學生對自己的飲食習慣進行反省,進而對“What must we do if we want to have good eating habits? 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學生們練習和鞏固了所學句型,做到了學以致用。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將得到進一步的升華,同時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也能得到更好的訓練。
當然,學生在校的時間十分有限,聽、說、讀、寫的機會較少,閱讀的容量也非常有限,為了滿足高年級學生學習的需要,我有選擇,有目的地給學生介紹一些英文網站,讓學生帶著任務,去發現一些信息;此外,我還鼓勵學生多留周圍的英語廣告,或者在平時多觀察商店的英語招牌。還鼓勵學生對商品的包裝上的名稱或內容加以了解,培養學生對課外知識的欣賞與吸收,因為“生活處處皆知識”。另外我還給學生每人配備一本“閱讀理解80篇”,讀“21世紀英文報”,讓他們讀那里面的文章,旨在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復雜過程,切忌操之過急。興趣是動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前提,必要的閱讀技巧指導是關鍵。作為教師的我們在平時的日常閱讀教學中要不斷完善教學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導和激勵學生進行英語閱讀學習,并一步一步向成功的英語閱讀教學邁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