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國
摘 要:素質教育對教學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教學生學會學習。誘思探究教學滿足了素質教育的這一要求。在探究課堂中要變教為誘,變教為導,通過引趣、設疑、演示、引申誘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不是直接從老師那里獲取現成的知識,而是變學為思,變學為悟。
關鍵詞:中學數學 誘思探究 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a)-0088-01
張熊飛教授的《誘思探究學科教學論》是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理論,是課堂教學改革理念中綻放的一朵奇葩,對于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在誘思探究數學課堂中變教為誘,變教為導,對學生進行啟發、誘導,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通過引趣、設疑、演示、引申誘導,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我們應該著力探討的課題。
1 引趣誘導,培養思維的積極性
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激發興趣、端正動機是重要的前提。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岣邔W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僅需要調動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和想象力等智力因素,也需要興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積極參與。學生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因此,我們要啟發誘導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幫助學生認識數學的學科價值和人文價值,學會數學思考。要有目的地創設問題的情境,激起興趣,使學生想學愛學。要設置讓學生“跳一跳夠得著”的難度適當的問題,引發學生積極求索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形成高昂的學習情緒。數學在現實各個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途徑,教學中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把教材和現實生活中實際的例子結合起來,學以致用,如在設計《函數y=Asin(ωx+φ)的圖象》這節課時,引入函數在物理學和工程學中應用的實例,學生就非常感興趣。有了實際生活背景,也能為實際問題的解決提供良好的理論保證。從學生的認知出發,在學生的理解方式上找突破口,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能力,是對學生理解的一種表現,是一種“成功教育”,也是一種“快樂教育”。
2 設疑誘導,培養思維的縝密性
有了疑慮才能產生認識沖突,激發認知需求。誘思探究課堂的教學過程是一個沿著“無疑——有疑——無疑”這樣的一條思維路徑不斷地設疑、破疑、再設疑的過程。不能生成問題就達不到好的學習效果。例如在設計《函數y=Asin(ωx+φ)的圖象》這節課時,筆者引入如下問題,讓學生在疑問中探求知識:(1)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形如y=Asin(ωx+φ)的函數解析式,你能舉出一些實際例子嗎?(2)除了課本中給出的經過圖象變換,從函數y=sin(ωx+φ)的圖象得到函數y=Asin(ωx+φ)的圖象外,你還有別的方法嗎?(3)你能回憶一下物理中描述簡諧運動的函數關系嗎?振幅、同期、頻率、相位、初相等概念與A、ω、φ有何關系?這樣一些疑問開發了他們的思維過程,更好地掌握了本節知識。
另外,數學語言障礙也是學生常常生疑出錯的主要原因之一。數學語言包含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和圖表語言。數學語言是數學特有的符號化體系,是思維有形的載體。對于數學語言的表達,一是要求學生要清楚、準確、流暢,二是要在讀懂題目敘述的基礎上,把所給出文字和符號組合成數學關系,形成正確的邏輯聯系。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在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設疑、設誤,甚至設陷,并進行適當的點撥、誘導,促使學生精確思考,把問題弄得水落石出,達到培養學生思維的縝密性的目的。
3 引伸誘導,培養思維的深刻性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在講解完例題、習題之后,常常要對問題進行引申。引申是對所學知識的變通、推廣和拓展。恰當合理的引申可以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形成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以便深刻掌握知識點。這對于營造生動活潑、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進取意識,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探究教學中,要準確把握引申的“度”,避免學生產生厭倦感的情緒,更要注意不要為引申而引申,因為不必要的缺乏實際意義的引申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心理負擔,甚至會使學生產生厭煩和逆反心理。例如,筆者在設計必修四《函數的圖象》這節課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問題,并且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內容從單一的圖象變換開始的,目的是讓學生有一個從簡到繁的過渡過程,由函數的圖象變換步驟,總結出圖象變換的本質是點的變換。為突出學生在獲取知識過程中是主動參與者,以學生學習過程的多向反饋,促進學生主體心理過程的不斷同化或順應,以實現三維教學目標,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健康發展。
4 演示誘導,培養思維的直覺性
如果學生對某些問題缺乏感性認識,就會妨礙對問題的深入理解和細致分析,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實物或教具,通過演示,直觀地解決、印證抽象的問題。如推導異面直線上兩點距離公式時,可以利用模具演示誘導,既直觀又明了。這一點在立體幾何中更顯得重要,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空間意識。還有,在講橢圓的定義和性質時,為了讓學生理解定義,先讓他們動手演示,用兩小釘固定好,然后用鉛筆聯好線去畫圖形,這樣橢圓就出現了,同時進一步理解了它的定義:到兩定點的距離之和等二定長(大于兩定點間距離)。學生在演示中學習知識,不但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給學生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而且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準確抓住事物的本質,提出符合實際的有創新的看法,更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素質的提高。
總之,誘思探究課堂必須體現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進行再加工,應著眼于課堂的實效性,有創造地設計教學過程,在數學課堂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憲昌.數學思維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 張熊飛.誘思探究學科教學論[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