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丹
摘 要:隨著社會進步與經濟建設發展的需要,創新型人才在建設創新型國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各高校也將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作為提高其教育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針對目前的人才培養模式,本文旨在探索出一條適合創新型人才發展的高校培養思路,為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搭建新路徑。
關鍵詞:創新型人才 培養模式 新思路 探索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a)-0154-02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日趨凸顯,因此,該文引入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在理論探索基礎上,建立五大系統相輔相成的創新型人才培養路徑。借鑒了國內外有益經驗,還針對個性,建立起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框架,并針對以上模式進行深度研究。
1 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意義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迅速發展,逐漸融入全球化潮流,提高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成為重中之重,這就需要創新型人才迎接全球化的機遇和挑戰。同時,隨著就業競爭壓力加大,高等教育只有逐漸提高學生的自身能力和素質,才能使畢業生在社會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2 研究方法
2.1 資料收集法
通過查閱古今中外著名文獻,網上查閱相關的數據文獻來收集相關于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現狀,局限以及發展的方向以此來作為本論文的研究依據。
2.2 對比法
通過對國內和國外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分析,找出我國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與國外之間的不同,并借鑒國外的方式提出我國的發展方向。
2.3 實地訪談法
通過對省內的一些高校進行實地調查,并記錄了各個高校對于創新型人才的理解以及所采用的方法,從而對論文進行實證性支持。
3 國內外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國外已經針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模式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培養體系。如美國大學注重對學生開放性思維的培養,把教育教學與實踐研究結合起來,創造性地開辟了創新型人才的新型培養模式。
當前,十八大報告再次強調“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也是國家戰略需要。
對此,國內學者曾作出有益嘗試。但這些嘗試大多是從理論的角度加以研究和解釋,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或比較空洞,未能付諸實踐。
較發達國家而言,我國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仍有較大缺陷。在社會環境方面,我國人才標準不科學、人才機制不完善;在高等教育領域,我國并未形成正確的人才認知模式和教育模式,因此束縛了人才的創造性思維。
4 創新型人才培養理念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技,不如授人以‘智”,[1]這就是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理念。
首先,創新型人才培養應當尊重學生的天性,注重所學生天性和興趣的培養、啟發,在保護興趣的基礎上,夯實專業知識。同時培養創新意識,利用其廣博的視野來開拓新的發展領域。
其次,創新型人才應當是具有高素質的人才。一方面通過辯論技巧等課程,增強學生的思辨能力;通過動手發明課程,提高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其人際交往與管理創新能力。
創新型人才教育應當吸取傳統教育模式之經驗,重“啟發”,輕“硬灌”,用興趣啟發智慧,用專業夯實基礎,用實踐鍛煉能力,用培訓增強生存技能。
5 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在我國的現狀
我們在總結大量資料后發現,國內對于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方面的研究很多距現在了人才學和社會學兩個方面,[2]這兩方面的確可以從基礎層面上進行研究和分析但是不能夠切實的解決我國當下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針對國內的諸多情形不乏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局限性。
5.1 對創新型人才培養沒有形成完整的系統理論
近年來盡管許多專家學者對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等方面研究不少,但是多數可謂是僅限于空洞的泛泛而談。
5.2 對于創新型人才及其培養的概念缺少統一的公認界定
國內學者專家對于創新型人才概念的大部分界定都偏重于某一個集中的方面,[3]至多是各位觀點中的側重點不同,有人在強調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要著重于內在品質,有的則認為需要內在品質與外在成果相結合,也有人強調是外在因素所影響,因而,創新型人才及其培養的概念缺少統一的公認界定。
5.3 對于創新型人才素質構成的研究缺乏完整的體系
創新型人才的素質是由很多方面所組成的,就某一個體來說,其素質可謂是不盡相同,每個創新型人才在培養的過程中都各有所長,而不完整的國內對創新型人才的素質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4]一邊并未深入各大高校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進行深入的了解,一邊是企業對創新型人才素質結構的完整要求,兩者從某種程度上產生了一種矛盾,對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與研究就會形成一定的障礙。
5.4 我國創新型人才培養措施不完善
在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中,國內對于其有關說明的相關文獻大致是分為教育界和企業界兩個措施,一方面是深化教學改革,另一方面則是對企業提出了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為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提供良好的文化環境。但就當前我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狀態而言,從國家的角度來提出相關總體措施是不太可取的。
6 結合當前現狀對我國創新型人才培養系統的研究
面對十八大的后時期,我國社會正加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利用科技進步,管理創新,提高勞動者素質等發面促進經濟增長,這對人才的培養有著重要意義,對當前社會形態,應當建立“興趣啟發系統、夯實專業系統、實踐探索系統、未來規劃系統、培訓模擬系統”五大系統,不斷完善充實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6.1 興趣啟發系統endprint
我們在各大高校中發現,很多學生的專業選擇具有一定局限性。研究中,我們發放了200份調查問卷,在這些問卷中,有關“興趣啟發系統”方面的調查結果顯示有52.8%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的選擇是被動的。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學習興趣至關重要,高校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更是要建立在具有一定興趣啟發的基礎之上,[5]因為興趣的啟發,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才會更進一步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僅能夠培養其創新型實踐能力,更能夠增進教師對于學識的不斷探索,如果缺乏一定興趣啟發,其內心的被動接受并不能對于創新給予更好的詮釋,那么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之路將會更加困難。
6.2 夯實專業系統
五大系統相結合的人才培養系統中,“夯實專業系統”意在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更需要其扎實專業功底。大學是構建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場所,它是培養和塑造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搖籃[6]。對創新型人才專業知識的夯實,一方面要依靠學生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大學教育資源專業化的支持,通過科學的知識與技術,構建具有一定新型全面且高效實用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6.3 實踐探索系統
在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方面,還要更加突出實踐這一全方位、全程式的重要探索,學生對課程理論的實踐與探索,高校應該不僅僅局限于大四的社會實踐,更要為其創造創新型學習實踐。實踐證明,實踐探索系統的介入不僅將校園中豐富而濃厚的學術氛圍等資源轉化成為了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平臺,同時更需要興趣啟發與專業夯實為基礎,做好在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中承上啟下的作用。
6.4 未來規劃系統
作為創新型人才培養中堅階段,“未來規劃系統”的存在能夠增加創新型人才未來就業、創業和創新能力,使得創新型人才能夠很好的融入到社會中得到充分的利用和發展。
6.5 培訓與模擬系統
在整個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系統中,檢驗整套系統行之是否有效的關鍵就在于最后的“培訓與模擬系統”,這一系統的意義在于其能夠根據當下社會形態以及市場需求,在各高校間來應到學生正確把握實時方向,能夠更有預見性的在企業需求的創新型人才中進行針對性的培養和訓練,更是為創新型人才最終走進社會提供了良好的預演平臺。
7 結語
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對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引導高校建立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成為當前的緊要任務,相信在諸多學者的共同努力下,定能使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步入新階段。
在本文針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結合我國當前現狀的問題進行分析后,我研究出了相對適用于一般高校的相對應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系統,這樣的方式將會就如何培養創新型人才等一系列的問題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能夠啟迪到廣大青年學生勇于探索創新,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 涂銘旌,唐英.張進.等.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思路、方法及路徑(一)[J].西華大學學報,2012(4).
[2] 于淼.國內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發展趨勢研究[J].沈陽大學學報,2011(3).
[3] 宋彩風.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0.
[4] 羅向菲.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地方高校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路徑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2(S2).
[5] 李風華.激發興趣是培養專業人才的基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3).
[6] 張影.高校構建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黑龍江教育,200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