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麗群 朱鵬飛
摘 要:在對《規劃生態學》課程教學現狀分析的基礎上,從案例選取、設計編排和實施方面探討案例教學法在課程教學中應用,提出該課程案例式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以期能夠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為其它課程教學作參考。
關鍵詞:規劃生態學 案例式教學 城鄉規劃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3(a)-0181-02
Case-based Teaching Method Applicating in Planning Ecology Curriculum
Zeng Liqun Zhu Peng fei
(School of Planning and Ecology,Beihai College of Beihang University,Beihai Guangxi,536000,China)
Abstract:Basing on the analysis of"Planning Ecology"curriculums teaching status,it was proposed this curriculums case investigating,arrangement design and its implementation to achieve better sound effect.Problems during the curriculums case teaching was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gain more effectiveness.It would be a reference for the other curriculums teaching.
Key Words:Planning ecology;Case-based teaching;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1 《規劃生態學》課程教學現狀
《規劃生態學》課程介紹生態學和規劃學科的相關理論、方法、技術等內容,強調以生態學理論來指導規劃,[1]是我校城鄉規劃專業三年級學生的專業理論課程,是我校城鄉規劃特色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是校精品課程建設項目之一,也是廣西區城鄉規劃特色專業及課程一體化建設項目的特色課程之一。課程目標是讓學生掌握該生態學與規劃的理論知識、方法體系和研究步驟,能夠將生態學和城鄉規劃結合起來應用到城鄉規劃案例分析和編制工作中。近年來,《規劃生態學》的教學以課堂理論知識傳授為主,絕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掌握所學的課程知識,但學生的參與度、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都不高,不能很好的進行知識應用,未能取得良好的預期教學效果,影響了城鄉規劃特色專業特色的體現,因此,需引入新的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效果。
2 《規劃生態學》案例教學法的實施
案例教學起源于20世紀20年代,是美國哈弗商學院倡導應用真實的案例,吸引學生參與課堂討論,激發和培養學生互動性,以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一種獨特教學方法。[2]發展至今其內容、方法、經驗已日趨完善。[3]為了能夠更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提高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真正成為具有生態學背景和特色的城鄉規劃專業特色人才,在《規劃生態學》課程的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法。
2.1 案例選取
適當的教學案例可以讓學生印象深刻,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吸引學生作為當事人參與到教學中,對案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激發學生的思維與創新。在該課程的教學中,選取適當的案例,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案例分析中,引發學生對案例的思考,并應用已學的生態學知識對案例進行優化和完善。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分為基礎理論和分析應用兩大板塊,基礎理論板塊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分析應用板塊采用案例教學為主傳統教學為輔的方法,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取具有針對性和代表性的正面或反面教學案例,以達到案例式教學的效果。
2.2 設計編排
傳統的理論教學進度主要由教師來控制,而案例式教學的課程進度在案例引入、學生參與討論、分析的過程中不容易控制,需要仔細安排好案例式課程的進度。需要教師對討論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引導學生討論的內容和方向,避免交流時間太長、研討范圍漫無目的和一些不相關內容介入而影響課程的教學進度。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要求,選取適當的案例,理清教學思路,合理進行教學過程安排設計,形成教學方案。該課程案例教學分為:案例引入——分組討論分析——總結評價三個環節來展開,以控制好課程教學的進度(如表1課堂進度安排表,以1次課2學時計算)。
2.3 教學實施
案例教學根據教學要求,在教師的指導下組織學生對案例開展調查、閱讀、思考、分析、討論和總結交流等,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學生對基本理論知識、技術方法及其應用的理解和掌握。[4]該課程教學的實施,根據課程的內容特點,采用傳統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相結合的形式(如表2)。
為了能夠保證案例教學的順利開展,達到教學目標。案例課程教學之前需要學生利用課程知識、圖書館資源和網絡資源對類似的案例有一定的了解,保證學生分組討論教學環節的質量。例如在規劃案例生態分析的案例教學中,需要學生課前了解生態分析的步驟、內容和方法,以保證學生對課堂教學案例能夠有話可說;而在生態規劃與設計的案例教學中,需要學生課前收集一些生態規劃與設計的優秀作品,保證學生在課堂給定的設計條件下,對給定區域的生態規劃與設計能夠有一定的思路。
案例課程教學中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學生能夠圍繞教學的主題和內容展開討論,以避免影響教學進度和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師的引導包括案例的介紹和問題的提出兩大方面。在案例介紹時要為之后的分組討論埋下伏筆,而在分組討論中又需要提出一些關鍵且具有引導性的問題,確保學生能夠圍繞主題展開討論,而不是漫無目的浪費時間的閑談。例如在第6章規劃生態分析課堂教學中,選擇學生熟悉的教學基地廣西欽州大蘆村為例,進行案例式課堂教學(如表3)。
3 《規劃生態學》案例式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3.1 先修課程的要求
《規劃生態學》課程注重學生對規劃案例的生態分析和規劃項目生態規劃的編制能力的培養兩大方面,要求學生此前具備一定的生態學和城鄉規劃的基礎理論。因此,在課程開設之前需要先修生態學基礎課程和城鄉規劃基礎課程。生態學基礎課程包括:生態學原理、城市生態學、景觀生態學、園林植物學和生態學原理教學實習;城鄉規劃基礎課程有:城市規劃原理、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城市規劃設計、場地設計和專業認知實踐。
3.2 案例選取應有針對性和啟發性
好的案例是案例式教學成功開展的有利保障,城鄉規劃的案例很多,但如何能夠選擇具有啟發性、難易適中、重點突出的案例需要教師不斷揣摩和設計。[5]作為校級精品課程和城鄉規劃特色專業與課程一體化建設項目的特色課程,案例選取以突出城鄉規劃專業的生態學特色為主。
3.3 案例和教材相結合
規劃生態學課程案例教學,需要案例和教材相結合。教材側重系統的理論知識,而案例來源于實踐,其蘊含的知識點不能脫離教材。因此,在案例選擇時要以課程知識點為導向,選擇合適的案例,以案例為載體,按照培養能力和課程教學的要求來設計案例,組織教學內容和梳理知識點,使知識案例化、實踐化。
3.4 提高師資力量
案例式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具備深厚的課程所需的生態學和城鄉規劃相關知識,而且需要具有敏捷的思維和創新能力。此外,教師最好能夠是雙師型的,能夠利用城鄉規劃工作中的經驗積累,編寫教案、劃出重點、難點,將教學的內容和案例融會貫通,更有利于案例教學的開展,保證良好的案例教學效果。
4 結語
《規劃生態學》課程案例式教學的開展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效:(1)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較傳統教學明顯提高,主要體現在學生課堂認真聽講、討論更為積極活躍。(2)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更加到位,能到較好的達到課程教學的目標,主要體現在學生的課程設計作業中,在滿足課程要求的前提下,能夠將生態規劃與設計的方法應用到課程設計中。(3)學生在暑期開展的“中國傳統村落調研”認知實踐中,能夠用生態分析的方法對傳統村落的生態合理性進行分析,完成了較好的調研報告。(4)學生在科研方面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通過該門課程的學習,掌握了規劃生態學相關的課程知識體系,使一些優秀畢業班的學生被一些國內外高校優先錄取,獲得深造機會。課程教學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還需要繼續對課程教學的相關環節和內容不斷補充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朱鵬飛,卿貴華.規劃生態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1-6.
[2] 錢祥,夏慶賓,劉瑩,等.案例式教學的實踐和探索[J].教育教學研究,2012(16):176.
[3] 于文波,楊育人,郭劍飛.案例在建筑設計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華中建筑,2010(8):188.
[4] 王琰,黃磊.應用到湘西的案例式教學在環境行為學課程中的實踐[J].建筑教育,2013(3):174-177.
[5] 黃藍.我國高職教育發展現狀及對策[J].職教論壇,2011(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