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俊
摘 要:變電站在整個電力系統當中處于關鍵地位,目前最先進的變電站類行為智能變電站,相對于常規變電站和數字化變電站而言,智能變電站的優點有很多。然而這對變電站的運行維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對智能變電站實行高效的管理,保證其能夠正常運行。本文首先介紹了智能變電站的優點,然后介紹了智能變電站運行維護四個方面的措施。
關鍵詞:運行維護 智能變電站 優點
中圖分類號:TM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2(a)-0195-02
隨著智能電網概念的出現,產生了智能變電站這個概念,原因在于常規變電站和數字變電站不能滿足智能電網的需求。未來電網的發展趨勢是走向智能化,智能變電站會滲透到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和調度等各個環節,而在這些環節當中,智能電網無疑處于最關鍵、最核心的地位。在智能電網當中,智能變電站擔任著控制電力流行和調節電壓兩個重要的角色,因此,對智能變電站的運行維護管理對于社會發展的意義重大。
1 智能變電站優點
1.1 傳統變電站優缺點
傳統的變電站包括常規變電站和數字化變電站兩種類型。常規變電站應用的是自動化系統,常規變電站的二次系統的布置單元被分隔開來,各個裝置之間不能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不能確保變電站整體功能的協調與優化,裝置之間的輸入信息較為獨立,不能實現各類信息的共享,且系統接線較為復雜,系統擴展的難度也相對較大。
數字變電站比常規變電站的性能有所提升,一次設備均采用了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技術,在二次設備當中利用的是數字化與網絡化技術。數字變電站之間的通信系統是統一的,具有一定的標準。相對來講,數字變電站的主要優勢在于功能的多樣化,其功能結構一共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站控、過程和監控,管理方式利用的是以太網技術。因此,數字變電站具有遙控、遙測、遙信和遙調的功能,大大提高了變電站的工作效率。然而,從根本上來講,數字變電站仍有一定的缺陷,即不同數字變電站之間的信息模型差異較大,統一性不強,互操作性差異也比較明顯。
1.2 智能變電站優越性
相比常規變電站和數字變電站而言,智能變電站顯示出了巨大的優越性。智能變電站的各類電力設備均屬于智能設備,這些設備采用了先進的技術、可靠度高、環保經濟、集約程度也很高,運行速度快、效率高。智能變電站的基本要求是所有變電站之間的信息實現數字化、通信平臺實現網絡化、信息共享標準化。在實現變電功能的過程中,智能變電站系統能夠自動的完成對各類信息的采集、測控和保護,根據電網實際運行情況的變化,還能夠實現一些高級功能,例如對電網進行實時的自動控制,能智能化的對電網進行調節,制定應對各類突發問題的決策,同相鄰的變電站進行信息的互動并實現對電網的協調控制作用。
在數據的運行與處理方面,智能變電站完全實現了數字化功能,對全部數據的收集、處理、輸入和輸出等均采用全盤數字化的方式,數據的精確程度較以往提高了很多。數據處理數字化的實現,對于支撐整個電網意義重大,這比數字化變電站的優越程度更高,智能變電站能夠在線對電網進行監測,所有的智能設備都實現了體系化,這種體系具有緊密、可靠的優點。因此可以說,智能變電站集成了多種智能技術,還能實現高級互動,使不同型號的設備能夠高效的連接,大大提升了設備利用率。
2 智能變電站運行維護措施
智能變電站的運行維護措施建立在常規變電站的基礎之上,然后在結合智能變電站的相關特點采取針對性措施,有如下四點。
2.1 加強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保證智能變電站安全運行的必要前提。首先,智能變電站應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安全責任制度,這個制度的建立需要對變電站的總目標和任務進行分解,分解之后將目標和任務細化,然后再將這些細化后的小目標、任務交給員工個體,同時這些員工還承擔相應的安全生產責任。對這些員工需要實行一些細化的賞罰處理措施,保證對這些員工的管理能夠有據可依,有責可究,同時還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提高其安全生產意識。其次,智能變電站堅決執行“兩票三制”,工作票和操作票應該認真、仔細的填寫,不能偽造、編造;工作許可和監護制度,以及工作間斷轉移與終結制度必須強有力的執行。“兩票三制”的高效開展,能夠保證各項安全措施得到合理的布置,及時發現一些潛在的危險因素,做到對所有設備全面檢查,最終能夠促進智能變電站的危險處理能力,避免因管理不當而造成的人員、設備等的損傷與破壞。
2.2 加強人員管理
2011年以來,我國開始了大范圍的智能變電站的建設。隨著智能變電站的逐漸建設與運行,對變電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增強。智能變電站的工作人員主要分為兩類,一為基層技術人員,二為一線生產人員。然后無論是第一類還是第二類工作人員,都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素質,熟練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
對變電站工作人員的管理主要包括專業素質的提升和安全生產意識的培養,其中安全生產意識比專業素養更重要,原因在于專業素養較高的工作人員不具備安全生產一時,可能在工作中疏忽大意,引發事故。對變電站工作人員安全生產意識的培養,要加強安全生產的教育和學習,可以選用一些典型案例進行安全教育,學習的主要內容是安全生產規程。另外,對一些生產事故要及時的通報,并組織全體人員進行討論,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要通過事故使工作人員掌握舉一反三的能力。最終,要讓智能變電站工作人員學會對安全隱患進行辨認、排查,最終提高變電站的安全生產能力。
在人員專業素養的培訓方面,智能變電站有別于常規變電站,原因在于二者運行系統的設計區別較大,技術措施等也不盡相同。因此,對智能變電站工作人員專業素養的培訓,需要更新培訓理念,需要增加對智能化技術的學習,熟練掌計算機的操作技術,同時還要掌握各類高端知識,能夠遵守智能變電站規定,應對突發事故,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智能變電站工作人員。
2.3 加強設備管理
2.3.1 設別管理策略
智能變電站的正常運行對設備的要求非常高,設備是否能夠高效運轉決定了智能變電站的運行效率,因此需要加強設備管理。智能變電站的設備分為一次設備和二次設備兩類,智能化誰一次設備的主要特點,網絡化則是二次設備的主要特點。由于智能變電站的設備普遍比較先進,特點比較突出,因此對設備的管理要結合設備的特征制定相應的管理規范,保證管理的完整性和科學性,這是提高變電站運行效率的基本要求。
2.3.2 設備管理方案及措施
在制定智能變電站管理規范的基礎上,需要嚴格按照規范來管理。智能變電站有很多關鍵性的設備,對于整個變電站的運行起到支撐作用,這些設備包括智能終端、合并單元和電子互感器等。因此,智能變電站設備管理的重點主要是針對這些設備展開的。
智能變電站應該建立一個數據資料庫,這些資料包括設備資料和一些技術資料等,這樣能夠實現對這些資料的隨時利用,增加使用便利程度;對于一些設備存在的不足,也應該納入設備管理的范疇之內,對這些設備要更加注重運行狀態的檢查與分析,并以報告的形式保存下來,為設備的檢修提供具體依據。
要加強智能變電站的操作管理,重點在于對順控造作及順控操作票的管理。順控操作票在使用之前必須現場試驗,試驗合格,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之后才能使用。數控操作人員要掌握好操作順序,軟硬板之間存在一定的邏輯關系,對于這個管理要清楚。在軟壓板及定值區切換操作的開始及結束時,要在監控畫面上檢查軟壓板工作狀態,還要核對定值區號碼,當定值區切換操作結束之后,要進行打印并再次核對。在這個過程當中,不能投入其他壓板,如智能終端和保測裝置的檢修壓板。
同常規變電站的巡視檢查相比,智能變電站的檢查多了一項遠程巡視。在智能變電站的遠程巡視當中,首先應該審核操作人員的權限級別,巡視應該分級進行,層層遞進,促進巡視效果的最大化發揮。對智能設備的巡視檢查應該加大力度,并增加一些額外的檢查內容。為了節省巡視檢查所花費的人力和物力成本,智能變電站還配備有輔助系統和綜合性質的監控平臺,輔助系統和監控平臺的存在,使得智能變電站不用人工操作巡視檢查,只需通過在線系統的運行即可,且巡視檢查的效率更高,運行管理管理工作更加優化。此外,遠程巡查系統中還應該包括其他內容,例如:一體化監控系統、輔助系統和在線檢測系統等,這些系統的融合能夠實現對智能變電站的全面巡視檢查。智能變電站的遠程巡查也要將軟壓板包括在內,其主要檢查方式為后臺巡視檢查。另外,對繼電保護GOOSE通信的巡視檢查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原因在于,GOOSE通信對保護裝置的正常、可靠運行等具有很重要的影響。
2.4 加強智能變電站運行經驗交流
智能變電站在我國的發展時間還比較短,所以發展經驗的積累也比較少,這就要求各個智能變電站之間加強交流、合作,才能促進自身運行能力、管理水平的提高。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每個智能變電站的運行管理部門要及時收集自身運行、維護和檢修當中出現的問題,并將這些問題的解決與處理方法記錄下來,同時要匯總其他的一些數據、經驗,經過整理之后與其他智能變電站進行交流。通過不同智能變電站之間的交流,能夠使我國智能變電站的運行少走彎路,提高發展速度,提升整體發展水平。
3 結語
總之,智能變電站的運行與維護管理對整個電力系統的穩固運行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同常規變電站與數字化變電站相比,智能變電優點突出,例如功能齊全、效率高等。為了保證智能變電站的運行與維護工作的有效開展,首先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安全管理,發展安全文明生產。其次要加強對人員管理,注重安全意識的培養與專業素質的培訓。在設備管理方面,重點在于對一些關鍵設備進行管理,要建立有關設備信息的數據庫,方便使用。智能變電站的遠程巡視檢查應該層層遞進,促進巡視效果的提高。另外,由于我國尚缺乏智能變電站發展經驗,各個變電站要加強合作、交流,共同發展進步,保障我國電力系統的運行。
參考文獻
[1] 李孟超,王云平.智能標點站及技術特點分析[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0,(9).
[2] 王淼.智能變電站運行維護的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3,(11).
[3] 鮑輝.淺談智能變電站的優點及運行維護[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7):86-87.
[4] 熊毅平.智能變電站技術特點及運行維護探究[J].科技創業家,2012(12):194.
[5] 王鳴,朱群,姚建華,等.智能變電站運行維護問題的探討[J].浙江電力,2012(9):53-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