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穎
摘 要:將生態學理念引進高中語文教學活動,努力構建生態語文課堂的教學模式。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語文教學將更加關注人的自然發展,打造和諧的課堂氛圍,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張揚學生的獨特個性,還語文以生命的本真,最終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
關鍵詞:高中 生態 語文 課堂 構建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4(a)-0165-01
“生態”一詞原本是生物學的概念。生態學是研究生物的生存狀態,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及其作用機理的科學。它強調的是生物之間的相互生存狀態以及它們和諧發展的關系。語文課堂是由教師、學生、文本和教學環境這幾個主要方面構成的具有生態功能的系統。語文生態課堂就是用生態學理念來反省語文教學活動。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語文教學將會走上自然、真實、持續發展的道路,從而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語文的魅力,真正地愛上語文。
高中階段語文的教學任務繁重,難點多,再加上高考的重壓,許多老師往往在教學上采用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形式。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形式嚴重背離新課改的精神,極易造成學生學習語文兩級分化的嚴重后果,造成部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不足,久而久之,他們便會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
然而,我們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出只會考試的“機器”,而是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如新課程標準指出的,“高中語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對教師的教學活動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它特別強調“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因此,我們追求的課堂應是關注個性、突出發展、充滿活力,是生生不息,動態成長,可持續發展的,這和生態語文課堂追尋的目標是一致的。
1 確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模式
生態語文課堂重視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珍視學生獨特的情感感悟。它打破了以往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強調了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使語文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這種以學生為本的生態語文教學課堂理念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1)重視學生生情的分析,重視因材施教,制定適合班級情況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進度。(2)平等地對待學生,以贊賞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己被他人所認可的滿足,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3)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師在課堂上應因勢利導,促進其健康發展。(4)滿足學生語文學習發展的需要,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使學生真正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整體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從而最終提高語文素養。
2 巧用“動之以情”的教學技巧
生態語文課堂強調以學生為本,但它并沒有否定教師的主導作用。相反地,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參與者和引導者,生態語文課堂對教師講授課文時技巧的運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師能夠根據教材,創設情景,巧用“動之以情”的教學技巧,去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獲取知識。
教師在生態語文課堂里可以說是扮演一位“平等對話的引導者”的形象。教師要善用運用肢體語言,利用激情而賦予感染力的演說,旁征博引,有條不紊地推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真正感悟每一篇文章所蘊含的深刻內涵,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促進學生的全面地發展。
生態語文課堂教師的講授分寸須拿捏得當,它不能用教師的“個人表演”取代學生的獲取知識的過程,無論那“表演”是多么生動。教師的教授技巧是為學生主動獲取知識而創設的,在教學目標的指引下,巧用“動之以情”的教學技巧,引領學生走進文章,獨立思考,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創造的個性,這才是生態課堂所追求的。
3 突出語文教學中的“文本意識”
語文是一門通過文字傳遞情感的學科。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飽含著作者的獨特的情感體驗的,而學生從他們自身經歷和感受出發,往往也有自己對教材的與眾不同的理解。以往的語文教學漠視文本,用一本教參或所謂權威的解說來否定一切與之不同的解說。然而在生態課堂里,它講求的是從文本出發,依據自身的感悟,自主地進行文本閱讀和文本解讀。教師作為文本閱讀和文本解讀的指導者,應具有生態系統的包容性,對于與標準答案不同的,帶有學生鮮明個性的解讀,要對此進行審視,以文本為評判標準,對于其中正確的解讀應予以積極地肯定,而對其中看似錯誤的解讀結果要予以適當地引導,使學生的文本體驗真正融入自己個體的生命感悟中,激發發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4 善用多媒體等輔助手段
生態語文課堂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崇尚研究性和探索性,重視學生的獨特的體悟。而要達成這個目的,就需要學生調動知識和生活的積累,甚至是自己的情感體驗,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去感悟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或事件。因此,如果要打造有效的生態語文課堂,就需要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情景式教學,就可以使得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學習興趣大增。多媒體等現代先進的教學設備的運用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幫助教師營造情景化的教學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使生態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事半功倍。
但在運用多媒體時,教師必須明確一點,這些先進的教學設備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形式是為了內容服務,不能為了電教而教,一味追求花哨的外在,忽視了生態語文課堂的精神內涵。因此,教師要善用多媒體,多媒體等電教手段要和傳統手段相結合,根據教學目的和內容,合理運用電教手段,為更好地構建生態語文課堂創造條件。
總之,生態語文課堂倡導的是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張揚學生的獨特個性,讓原本枯燥乏味的宣講變成美的欣賞、美的感受,還語文以生命的本真,最終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讓我們在生態理念的指引下,揚起風帆,努力構建美好的生態語文課堂,引領學生走進文學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