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敏
摘 要:體育教學環境是體育教學正常展開的前提條件,任何體育教學活動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進行的。體育教學環境是一種特殊的環境,其各個組成因素以不同的形式滲透、參與于體育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并以其特有的方式對體育教學活動產生著影響。當前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普遍存在著體育教學環境不盡合理的情況,對此,我們應正確認識體育教學環境構成及功能,合理優化高校體育教學環境。
關鍵詞:高校 體育教學環境 問題 優化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4(a)-0188-02
體育教學環境是學校實現體育教學活動所必需的多種客觀條件的綜合,它是按照體育教學活動中人的身心發展的特殊需要而組織起來的環境。隨著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高等院校的物質條件也在不斷改善,同時伴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高校體育教學活動賴以進行的教學環境也日益就得復雜起來。學校體育教學環境對學校體育教學活動和學生的身心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應正確認識體育教學環境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并積極構建良好的高校體育教學環境。
1 體育教學環境的構成及功能
體育教學環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它是由許多要素構成的,其中既有物質的也有心理的,既有靜態的也有動態的,既有有形的也有無形的等等。但總的來說,體育教學環境可以分為兩大部分:其一是物理環境,主要包括體育教學場所、體育教學設施和體育教學自然環境;其二是心理環境,主要包括校風與班風、學校體育傳統與風氣、體育課堂教學氣氛和體育教學中的人際關系。
體育教學環境對體育教學活動有著重要影響,其中既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良好的體育教學環境是有效展開體育教學活動的前提,是體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基本保證。在體育教學活動中,良好的體育教學環境能促進體育教學的順利進行,對學生身心的和諧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良好的體育教學環境對體育教學活動主要有以下一些功能。
1.1 指導功能
體育教學環境的指導功能是指體育教學環境可以通過自身各種環境因素集中一致的作用,引導學生主動接受一定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使他們向著社會期望的方向發展。
1.2 陶冶功能
這是指良好的體育教學環境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他們的心靈,使他們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
1.3 激發功能
這是指良好的體育教學環境可以有效激發師生的工作熱情和工作動機,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推進學校教育、教育工作的順利展開,提高學校教學工作的質量。
1.4 健康功能
這是指體育教學環境對師生的生理與心理健康狀況有著重大影響??茖W、衛生、安全和沒有空氣、水、噪音污染的體育教學環境,能夠促進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有效地提高學習質量,并使身心得到很好的發展。另外,積極的心理環境,如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和良好的師生關系,都能使學生保持樂觀、穩定、愉快積極的情緒,使學生在良好的心理環境中健康地學習和成長。
2 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環境存在的問題
2.1 體育教學場所少
體育教學場所包括體育館和各種體育場地及場地的周圍環境,它是體育教學正常進行的必備條件。然而,受各種因素的制約,目前各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場所并不容樂觀,特別是近幾年,高等院校辦學規模增大,學生人數增多,而體育設施建設緩慢,體育教學受到一定影響。
2.2 教學設備不足
教學設備是開展體育教學活動,保障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但是,據相關調查顯示,目前大部分高校體育器材有限,不能滿足學生在體育課上的正常需求;有些高校雖然器材充足,但是器材的質量差別很大,尤其是一些易損的體育器材,如羽毛球、毽球等,這樣就會產生學生爭搶好器材的現象,反映出器材數量與質量均不能滿足教學的要求,影響了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更不利于體育課堂的正常開展。
另外,供教師使用的電化教學設備也不完善,如錄音、錄像設備等,本可以完成的更好的體育教學活動因為教學設備的缺失而草草結束,從而降低了體育教學質量。
2.3 師生關系不合理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往往會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傾向:一種是突出教師的主導地位,過分強調教師的領導、組織作用,從而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弱化,導致學生容易產生逆反行為,在體育課上他們能動性的發揮受到限制,出現了學生喜歡體育運動,但不喜歡體育課的現象。另一種傾向是在指責教師的主導作用太強、課堂統得太死時,便會從一個極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用“放羊式”代替。在實踐學生主體地位時,學生過分追求自我地位,欲望無限膨脹,而無視教師的存在。
2.4 教學觀念滯后
現在高校體育教學仍奉行傳統的體育教學觀念,即以運動技術為中心,過分強調競技技術、技能的掌握,偏面追求課的負荷強度來增強學生體成,只重視學校體育近期效果,缺乏對學生個性發展與興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以及鍛煉能力與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導致學生畢業后仍堅持鍛煉呈下降趨勢,而現代的體育教學指導思想是素質教育、健康教育以及終身體育。
3 優化高校體育教學環境
體育教學環境的優劣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體育教學活動的成效。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體育環境的正向功能和降低其負向功能,就必須對體育教學環境進行必要的調節控制,從而實現體育教學環境的最優化。
所謂優化體育教學環境主要是指依據某些特定的要求,對體育教學環境的各種因素進行必要的選擇、組合、控制和改善,實現體育教學環境的最佳狀態。這必須從教學物質環境和心理環境的要求著手。
3.1 體育教學物質環境的優化
體育教學場所包括各種體育場地和體育館,以及這些場地周圍的環境,如樹木、草坪、陽光、空氣等。體育場館的設置不僅要考慮到學校的整體布局,還要考慮場館的方向、位置、通風、顏色、溫度及建筑材料等必須符合運動條件和學生身心的特點及安全、衛生與審美的要求。同時,體育教學場所還是整個學校校園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整個學校最顯眼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因此,對體育教學場所的構建加以優化有著重要意義,這不僅可以使體育教學更加人性化,還能提高整個學校環境的文化內涵。體育教學設施是開展體育活動的必備條件,對完成體育教學任務起著重要的作用。學校要重視體育教學自然環境的優化,有計劃地建造室內體育館,以減少風雨、強烈陽光等對體育課及鍛煉身體的影響。要提高自然環境的環保意識,在體育場地旁多種植花草樹木,改善空氣質量,過濾有害物質,減少大氣污染,降低噪音,為師生創造一個良好的鍛煉身體的自然環境。
3.2 體育教學心理環境的優化
校風班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約束和影響著班級的每個成員。它塑造了學生的態度和價值觀,又影響他們在教室里的學習活動。這種心理氣氛是影響整個學校群體生活的規范力量,是一種具有心理制約作用的行為風尚。所以,高校對校風班風的優化建設意義非凡,學校要形成良好的校風班風必須靠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要經過長期的群體規范、內聚力等無形的力量才能聚成。要優化學校體育傳統與風氣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因為學校體育傳統風氣與校風班風一樣,都是一個學校全體成員的集體規范意識和集體風尚,必須經過長期而系統的工作,依靠群體的共同努力形成的行為規范和體育意識。學校要重視這些風氣的培養,因為這些傳統與風氣一旦形成,便會成為約束學生體育行為風尚的無形力量,在整個學生群體中起到積極的心理控制作用。體育教學課堂氣氛對能否順利完成體育教學任務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必須抓好對體育教學課堂氣氛的調控。調控的結果應該是使師生之間形成一種很好的情感交流,彼此和諧融洽、民主平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愉快積極的情感狀態中學習。對體育教學中人際關系的調控也是不能缺少的。師生之間要相互信任和理解,情感融洽,形成輕松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才有利于體育教學信息的傳遞,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使體育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4 結語
環境創造人,良好的高校體育教學環境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意義重大,需要不斷得以優化和調控。盡管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環境還存在一些問題,但通過采取適當的優化措施,從物質環境和心理環境兩方面共同建設,一定能塑造出和諧美好的體育教學環境。
參考文獻
[1] 龔堅.現代體育教學論[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 樊臨虎.體育教學論[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
[3] 于紅民.學生心理健康與學校體育[J].體育學刊,2004(1):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