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②
上有黃鸝深樹鳴。③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④
今譯:
我特別喜愛這澗邊生長的野草,
也愛聽那岸上深林中黃鸝的鳴唱。
傍晚時分一陣驟雨春潮急漲,
郊野渡頭寂無人影,船兒獨自橫臥水上。
注釋:
①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上馬河。
②獨憐:特別喜愛。幽草:幽深的地方生長的青草。
③深樹:樹林的深處。
④野渡:郊野的渡口。舟自橫:渡舟無人乘坐,獨自在水上橫泊。
作者小傳:
韋應物(約737~791),唐詩人。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官至蘇州刺史,故稱“韋蘇州”。其詩寫田園風物,寄情悠遠,語言簡淡。有《韋蘇州集》傳世。
賞析:
這首詩寫西澗暮春晚潮時雨中景色,繪形繪色,優美如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形態的景物的由衷喜愛。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獨憐”是說特別喜愛,這兩個字統領全篇出現的景物。“澗邊”、“深樹”都是人跡罕至的地方,“幽草”、“黃鸝”都以自然形態存在,這正是作者所特別喜愛的原因。在構圖上,上句寫靜景,下句寫動景;上句從視覺角度寫,下句從聽覺角度寫;上句寫下景“澗邊”,下句寫上景“深樹”。層次分明,動靜映襯,描繪出一個幽靜、和諧而又充滿生機的自然景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上句寫春潮急雨,是為下句做的鋪墊;下句寫野渡舟橫,是作者關注的主體,郊野渡口空無人影,寂無人聲,無塵世的擾攘與喧囂。雖有船只,卻無所事事,也是以自然的形態出現的。全詩著意刻畫自然界的靜謐,熱情地歌頌了自然美,滲透著詩人對自在人生的體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