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五姓
摘 要:海石灣煤礦通過組織保障、制度完善、現場管理、職工培訓、個體防護、資金保障等六方面進行職業病危害的預防和控制,確保了職工的身心健康,營造了優越的工作環境,全面提升海石灣煤礦職業健康管理水平。
關鍵詞:職業病 預防 控制
中圖分類號:R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7(a)-0253-02
海石灣煤礦是窯街煤電集團公司的生產接續礦井,于1988年由中國統配煤礦總公司批準礦井建設立項。2000年7月,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組成專家組對礦井項目進行了全面評估,2001年恢復建設。2004年8月30日投入了重載聯合試運轉,2007年5月30日通過由省發改委組織的礦井竣工驗收后,投入正式生產。目前生產能力為180萬t/年,現主采的煤二層煤種為特低硫、低灰弱粘煤,屬易燃煤,發熱量25MJ左右,是優質動力和化工用煤,也是甘肅省內乃至全國少見的優質配焦煤。
海石灣礦井為煤與CO2(含甲烷等復雜氣體)突出礦井,是全國瓦斯重點監控45對礦井之一。主采近水平單一特厚煤二層,平均厚度19.6 m,距地表垂深600~1400 m,噸煤混合瓦斯含量最高可達42 m3/t,屬于II類易自燃發火煤層,煤塵具有爆炸危險性,爆炸指數為29.03%~34.04%。礦井水文地質條件簡單,目前礦井正常涌水量為86 m3/h,最大涌水量為125 m3/h。礦井的瓦斯(CO2、油氣)災害是制約生產發展和威脅安全生產的主要因素。職業危害也成為制約海礦跨越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職業危害防治方面重點落實以下工作。
1 加強組織保障,全面開展職業危害防治工作
在抓安全、保生產、增效益的同時,海石灣煤礦要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上級職業危害防治會議精神,結合“預防為主,分類管理,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職業病防治方針,全面加強職業衛生工作,成立以礦主要領導為組長、以各生產區隊長為成員的職業危害防治工作領導組,必須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生產區隊直接抓,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同時,立足企業實際,建立符合企業的制度,并在每年年初召開的安全工作會上將職業健康管理工作內容納入《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中,必須層層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把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責任分解到每個人,形成一級對一級負責的管理模式。
2 建立完善制度,提升職業危害防治工作
為確保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規范運行,確保廣大職工的健康和安全,及時制定、修訂《海石灣煤礦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職業危害應急救援預案》,完善了《職業危害防治獎懲管理辦法》、《職業危害防治責任制度》等措施制度,建立《粉塵濃度監測臺賬》、《職工職業健康檔案》等臺賬為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工作的扎實有效推進提供制度保障。
3 落實現場管理,創造良好的作業環境
為給職工有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必須從以下幾方面工入手,加強現場管理。
一是建立完善的綜合防塵灑水系統。
在全礦所有巷道都布設了防塵水管,安設防塵噴霧、采煤工作面回風順槽安裝捕塵網、堅持每天沖塵洗巷工作、產塵點機械設備嚴格落實機開水開、機停水停制度,有效降低產塵率,做到職業危害防治無盲區。
二是加強綜采、掘進等重點區域的管理。
在綜采工作面安裝紅外線塵源跟蹤防塵系統,在源頭上杜絕粉塵飛揚。掘進工作面嚴格執行濕式打眼、放炮噴霧、水泡泥、開機開水等綜合防塵措施,同時,對粉塵產生密集的區域安裝捕塵網,有效降低煤炭在采、掘、運環節的粉塵濃度,創造良好的作業環境。
三是設置完善的監測監控系統。
使用安全監控系統,并進行科學合理的布置,對井下各區域有毒有害氣體、粉塵等進行24 h不間斷監控,并有專人值機、維護,確保把各類問題消滅在萌芽之中。
四是落實防塵措施。
根據不同的作業環境,安設職業危害警示標識和危險源辨識牌板,根據《煤礦安全規程》、《作業規程》要在現場落實好綜合防塵措施,以防粉塵飛揚和堆積。
五是加強現場監督檢查。
充分發揮各部門的職能作用,加強治理各環節的危害。定期用直讀式粉塵監測儀、紅外線測溫儀對各揚塵點、高溫點進行一次全面檢查,不留死角;定期對全礦范圍內的特殊區域和要害地方進行徹底檢查,確保職工的安全。
4 加大宣傳培訓,提高全員職業健康
高度重視職業危害防治工作的培訓,深入持久地學習《職業病防治法》,不斷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并保證職工的健康。
一是利用礦廣播、區域網絡等媒體和礦井口LED顯示屏、標語橫幅、宣傳欄等宣傳陣地,對職業危害進行傳輸,提高職工自我健康保護的意識。
二是注重新職工上崗前職業健康知識培訓和準入,普及職業病防治知識,讓職工識別警別標志,自覺維護防塵設施。
5 確保個體防護,強化職工身體健康
一是按照有關規定,根據礦實際情況,為采掘一線職工配備有效的個體防護用品,切實保障職工對粉塵的有效防治。建立健全勞動防護用品發放登記卡,按時對職工發放勞保用品及個人防護用具,嚴格按標準采購高質量、高標準的符合國家及行業要求“LA”標志的防護用品,并建立健全有關的臺賬及防護用品的保管制度,由監督部門對職工現場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二是嚴格履行職工健康體檢制度。認真按流程辦事對于新入礦職工進行全面的崗前健康檢查。在醫院出具體檢證明后由礦培訓中心組織進行崗前培訓后方可上崗。
三是堅持做好在崗人員和離崗人員的職業健康體檢工作,加大對職工的關心力度,定期對在崗職工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并調整相應的工作崗位。對離崗人員應按相關規定體檢后方可辦理離崗手續。
四是及時簽訂勞動合同,認真履行危害告知義務,明確告知礦井存在的職業危害因素。在井口候車室設置職業衛生預警告知欄,并及時實將職業健康危害因素及防治措施進行公示,履行好職業危害告知義務。
6 落實資金保障,推進職業危害防治
為了實施“以人為本,和諧發展”戰略,促進職業健康穩步向前推進,在改善作業環境、增強人員防護、維護全員健康等方面加大資金投入,做到專款專用。在職業健康體檢方面,建立個人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和職業健康監護信息管理制度,全面掌握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接觸人數及危害狀況,并委托集團醫院對接觸粉塵人員進行定期體檢和職業病診斷,確保職業病及時發現,及時治療,有效預防職業病的發生。
7 結語
總之,開展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工作,對于提升礦井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而積極的作用。今后,在認真貫徹執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和各項規章制度的同時,狠抓管理創新,完善職業健康安全體系,強化職工的安全教育,建立標準化、規范化、程序化、科學化的管理體系,全面提升海石灣煤礦職業健康管理水平,打造行業一流示范企業,引領行業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 陳金玉.唐口煤礦瓦斯地質規律與瓦斯預測[J].礦業安全與環保,2010(6).
[2] 李德詳.煤的殘存瓦斯含量測定方法[J].煤礦安全,199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