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杰++李輝光++梁炬星
摘 要:介紹了B型不銹鋼地鐵車體的結構特點和設計思路,并采用有限元軟件建立結構計算模型,分析不同載荷工況條件下的屈曲、靜強度及焊縫疲勞壽命,為車體結構設計提供依據。計算結果表明,該車體采用的板梁結構合理,滿足車體的強度和穩定性要求,同時車體焊點與焊縫均滿足疲勞壽命要求。
關鍵詞:地鐵 不銹鋼 車體 有限元 強度分析
中圖分類號:U4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3(c)-0076-04
不銹鋼地鐵車輛具有耐腐蝕、免油漆、維護成本低、防火性能好等優點,在國內外城市軌道交通中得到了大量應用,現在也受到越來越多的地鐵業主的青睞[1]。但是,由于不銹鋼車體采用板梁結構,部件多,焊接復雜,同時不銹鋼材料本身熱傳導率低、熱膨脹系數高,導致焊接性能較差。本文對一種B型不銹鋼車體的結構設計及強度進行分析介紹。
1 車體結構設計及主要技術參數
1.1 車體特點及主要技術參數
所設計的車體為B型不銹鋼車體[2],采用板梁組焊結構,由底架、側墻、車頂、端墻四部分組成,車體的主要技術參數見表1,其斷面形狀為鼓形,側墻上部內傾角5°,如圖1所示。
1.2 車體結構設計
1.2.1 底架結構
底架結構主要由底架邊梁、底架橫梁、牽枕緩組成、波紋地板等部件組焊而成。重要受力部件牽枕緩由牽引梁和枕梁及緩沖梁組焊為模塊。牽枕緩模塊與輥彎的底架邊梁對接組焊形成整體承載框架,底架橫梁與邊梁采用對接組焊。
1.2.2 側墻結構
側墻由側墻板模塊、側門立柱、側墻立柱、側墻縱梁等焊接組成。側墻由每個側墻小模塊組成,便于工藝調節。每個側墻板模塊由二塊側墻板利用激光焊接組焊后成型,激光焊接變形量小,利于保證側墻的平面度。側墻板模塊通過點焊與側墻縱梁及立柱連接。
1.2.3 車頂結構
車頂采用連續封閉的全焊接結構,包括圓頂模塊、平頂模塊和車頂邊梁。圓頂模塊由波紋板和彎梁組焊而成,平頂模塊由鋼板與橫梁組焊而成,在安裝空調機組部位保證其承載強度。平頂兩側邊梁設置排水槽,水通過排水槽進入雨檐,通過雨檐的端部的排出。車頂總成時平頂、圓頂與車頂邊梁整體組裝后焊接密封。
1.2.4 端墻結構
端墻由端墻板、端立柱、端墻橫梁等組焊而成。端墻板之間采用激光焊接的形式進行焊接,保證墻板的平面度。立柱、橫梁通過點焊的形式與端墻板進行連接。
2 車體有限元模型及計算工況
2.1 車體有限元模型
為能夠準確模擬車輛的受力狀態,根據所設計的車體結構,建立了詳細的整車結構計算模型。車體結構的薄板采用殼單元進行離散,焊縫以焊縫處節點重合的形式模擬,焊點以梁單元進行模擬。
2.2 計算工況[3]
根據EN12663-2010標準,采用NASTRAN軟件對以下典型工況下的車體結構進行分析:
2.2.1 屈曲工況
AW0縱向壓縮屈曲,車鉤壓縮力800 kN,垂向1倍重力加速度。
1.3倍AW3垂直過載屈曲,垂向1.3倍重力加速度。
2.2.2 靜強度工況
AW0情況下車體縱向壓縮,車鉤壓縮力800 kN。
AW0情況下車體縱向拉伸,車鉤拉伸力640 kN。
AW3垂直過載工況。
2.2.3 疲勞工況
AW2車體垂向加速度(1±0.15) g。
AW2車體縱向加速度±0.15 g。
3 計算結果分析
3.1 屈曲工況分析
結構穩定性計算分析是考慮車體結構在AW0狀態下車體承受縱向800 kN壓縮力以及AW3垂直過載情況下車體結構產生彈性屈曲的臨界載荷。
在縱向載荷作用下,車體的一階屈曲載荷因子λ=3.069,為端梁處地板的失穩,如圖1所示。在AW3垂直載荷作用下,車體的一階屈曲載荷因子λ=3.488,如圖2所示。
3.2 靜強度工況
AW0縱向壓縮工況下,整車最大應力為221.4 MPa,最大應力點位于底架牽引梁上,材料屈服強度為500 MPa,滿足材料的許用應力,應力分布如圖3所示。AW0縱向拉伸工況下,整車最大應力188.9 MPa,最大應力點位于底架牽引梁上,材料屈服強度為500 MPa,滿足材料的許用應力,應力分布如圖4所示。AW3垂直過載工況下,整車最大應力93.98 MPa,最大應力點位于側墻立柱與底架邊梁連接處,材料屈服強度為515 MPa,滿足材料的許用應力,應力分布如圖5所示。
3.3 疲勞工況分析
AW2車體垂向加速度(1±0.15)g工況下,車體焊點和焊縫的疲勞分析如圖6和圖7所示,AW2車體縱向加速度±0.15 g工況下,車體焊點和焊縫的疲勞分析如圖8和圖9所示,結果表明,在垂向加速度載荷作用下,車體焊接處的疲勞壽命最小為1.78e7,在縱向加速度載荷作用下,車體焊接處的疲勞壽命最小為7.6e6,焊點和焊縫均滿足疲勞壽命要求。
4 結論
通過對不銹鋼地鐵車體結構在七個不同工況條件的有限元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該不銹鋼車體的結構強度和穩定性滿足設計要求。
(2)車體焊點與焊縫均滿足疲勞壽命要求。
(3)在AW0靜態壓縮和拉伸工況,車體最大應力點位于底架牽引梁上,在AW3垂直過載工況,車體最大應力點位于側墻立柱與底架邊梁連接處。
參考文獻
[1] 李培,孫麗萍.地鐵不銹鋼車體強度分析及試驗驗證[J].內燃機車,2011(4):17-19.
[2] GB/T 7928-2003地鐵車輛通用技術條件[S].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2003.
[3] EN12663-1:2010鐵路應用-鐵路車輛車體結構要求-第一部分:機車和客運車輛[S].英國標準協會,2010.endprint
摘 要:介紹了B型不銹鋼地鐵車體的結構特點和設計思路,并采用有限元軟件建立結構計算模型,分析不同載荷工況條件下的屈曲、靜強度及焊縫疲勞壽命,為車體結構設計提供依據。計算結果表明,該車體采用的板梁結構合理,滿足車體的強度和穩定性要求,同時車體焊點與焊縫均滿足疲勞壽命要求。
關鍵詞:地鐵 不銹鋼 車體 有限元 強度分析
中圖分類號:U4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3(c)-0076-04
不銹鋼地鐵車輛具有耐腐蝕、免油漆、維護成本低、防火性能好等優點,在國內外城市軌道交通中得到了大量應用,現在也受到越來越多的地鐵業主的青睞[1]。但是,由于不銹鋼車體采用板梁結構,部件多,焊接復雜,同時不銹鋼材料本身熱傳導率低、熱膨脹系數高,導致焊接性能較差。本文對一種B型不銹鋼車體的結構設計及強度進行分析介紹。
1 車體結構設計及主要技術參數
1.1 車體特點及主要技術參數
所設計的車體為B型不銹鋼車體[2],采用板梁組焊結構,由底架、側墻、車頂、端墻四部分組成,車體的主要技術參數見表1,其斷面形狀為鼓形,側墻上部內傾角5°,如圖1所示。
1.2 車體結構設計
1.2.1 底架結構
底架結構主要由底架邊梁、底架橫梁、牽枕緩組成、波紋地板等部件組焊而成。重要受力部件牽枕緩由牽引梁和枕梁及緩沖梁組焊為模塊。牽枕緩模塊與輥彎的底架邊梁對接組焊形成整體承載框架,底架橫梁與邊梁采用對接組焊。
1.2.2 側墻結構
側墻由側墻板模塊、側門立柱、側墻立柱、側墻縱梁等焊接組成。側墻由每個側墻小模塊組成,便于工藝調節。每個側墻板模塊由二塊側墻板利用激光焊接組焊后成型,激光焊接變形量小,利于保證側墻的平面度。側墻板模塊通過點焊與側墻縱梁及立柱連接。
1.2.3 車頂結構
車頂采用連續封閉的全焊接結構,包括圓頂模塊、平頂模塊和車頂邊梁。圓頂模塊由波紋板和彎梁組焊而成,平頂模塊由鋼板與橫梁組焊而成,在安裝空調機組部位保證其承載強度。平頂兩側邊梁設置排水槽,水通過排水槽進入雨檐,通過雨檐的端部的排出。車頂總成時平頂、圓頂與車頂邊梁整體組裝后焊接密封。
1.2.4 端墻結構
端墻由端墻板、端立柱、端墻橫梁等組焊而成。端墻板之間采用激光焊接的形式進行焊接,保證墻板的平面度。立柱、橫梁通過點焊的形式與端墻板進行連接。
2 車體有限元模型及計算工況
2.1 車體有限元模型
為能夠準確模擬車輛的受力狀態,根據所設計的車體結構,建立了詳細的整車結構計算模型。車體結構的薄板采用殼單元進行離散,焊縫以焊縫處節點重合的形式模擬,焊點以梁單元進行模擬。
2.2 計算工況[3]
根據EN12663-2010標準,采用NASTRAN軟件對以下典型工況下的車體結構進行分析:
2.2.1 屈曲工況
AW0縱向壓縮屈曲,車鉤壓縮力800 kN,垂向1倍重力加速度。
1.3倍AW3垂直過載屈曲,垂向1.3倍重力加速度。
2.2.2 靜強度工況
AW0情況下車體縱向壓縮,車鉤壓縮力800 kN。
AW0情況下車體縱向拉伸,車鉤拉伸力640 kN。
AW3垂直過載工況。
2.2.3 疲勞工況
AW2車體垂向加速度(1±0.15) g。
AW2車體縱向加速度±0.15 g。
3 計算結果分析
3.1 屈曲工況分析
結構穩定性計算分析是考慮車體結構在AW0狀態下車體承受縱向800 kN壓縮力以及AW3垂直過載情況下車體結構產生彈性屈曲的臨界載荷。
在縱向載荷作用下,車體的一階屈曲載荷因子λ=3.069,為端梁處地板的失穩,如圖1所示。在AW3垂直載荷作用下,車體的一階屈曲載荷因子λ=3.488,如圖2所示。
3.2 靜強度工況
AW0縱向壓縮工況下,整車最大應力為221.4 MPa,最大應力點位于底架牽引梁上,材料屈服強度為500 MPa,滿足材料的許用應力,應力分布如圖3所示。AW0縱向拉伸工況下,整車最大應力188.9 MPa,最大應力點位于底架牽引梁上,材料屈服強度為500 MPa,滿足材料的許用應力,應力分布如圖4所示。AW3垂直過載工況下,整車最大應力93.98 MPa,最大應力點位于側墻立柱與底架邊梁連接處,材料屈服強度為515 MPa,滿足材料的許用應力,應力分布如圖5所示。
3.3 疲勞工況分析
AW2車體垂向加速度(1±0.15)g工況下,車體焊點和焊縫的疲勞分析如圖6和圖7所示,AW2車體縱向加速度±0.15 g工況下,車體焊點和焊縫的疲勞分析如圖8和圖9所示,結果表明,在垂向加速度載荷作用下,車體焊接處的疲勞壽命最小為1.78e7,在縱向加速度載荷作用下,車體焊接處的疲勞壽命最小為7.6e6,焊點和焊縫均滿足疲勞壽命要求。
4 結論
通過對不銹鋼地鐵車體結構在七個不同工況條件的有限元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該不銹鋼車體的結構強度和穩定性滿足設計要求。
(2)車體焊點與焊縫均滿足疲勞壽命要求。
(3)在AW0靜態壓縮和拉伸工況,車體最大應力點位于底架牽引梁上,在AW3垂直過載工況,車體最大應力點位于側墻立柱與底架邊梁連接處。
參考文獻
[1] 李培,孫麗萍.地鐵不銹鋼車體強度分析及試驗驗證[J].內燃機車,2011(4):17-19.
[2] GB/T 7928-2003地鐵車輛通用技術條件[S].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2003.
[3] EN12663-1:2010鐵路應用-鐵路車輛車體結構要求-第一部分:機車和客運車輛[S].英國標準協會,2010.endprint
摘 要:介紹了B型不銹鋼地鐵車體的結構特點和設計思路,并采用有限元軟件建立結構計算模型,分析不同載荷工況條件下的屈曲、靜強度及焊縫疲勞壽命,為車體結構設計提供依據。計算結果表明,該車體采用的板梁結構合理,滿足車體的強度和穩定性要求,同時車體焊點與焊縫均滿足疲勞壽命要求。
關鍵詞:地鐵 不銹鋼 車體 有限元 強度分析
中圖分類號:U4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3(c)-0076-04
不銹鋼地鐵車輛具有耐腐蝕、免油漆、維護成本低、防火性能好等優點,在國內外城市軌道交通中得到了大量應用,現在也受到越來越多的地鐵業主的青睞[1]。但是,由于不銹鋼車體采用板梁結構,部件多,焊接復雜,同時不銹鋼材料本身熱傳導率低、熱膨脹系數高,導致焊接性能較差。本文對一種B型不銹鋼車體的結構設計及強度進行分析介紹。
1 車體結構設計及主要技術參數
1.1 車體特點及主要技術參數
所設計的車體為B型不銹鋼車體[2],采用板梁組焊結構,由底架、側墻、車頂、端墻四部分組成,車體的主要技術參數見表1,其斷面形狀為鼓形,側墻上部內傾角5°,如圖1所示。
1.2 車體結構設計
1.2.1 底架結構
底架結構主要由底架邊梁、底架橫梁、牽枕緩組成、波紋地板等部件組焊而成。重要受力部件牽枕緩由牽引梁和枕梁及緩沖梁組焊為模塊。牽枕緩模塊與輥彎的底架邊梁對接組焊形成整體承載框架,底架橫梁與邊梁采用對接組焊。
1.2.2 側墻結構
側墻由側墻板模塊、側門立柱、側墻立柱、側墻縱梁等焊接組成。側墻由每個側墻小模塊組成,便于工藝調節。每個側墻板模塊由二塊側墻板利用激光焊接組焊后成型,激光焊接變形量小,利于保證側墻的平面度。側墻板模塊通過點焊與側墻縱梁及立柱連接。
1.2.3 車頂結構
車頂采用連續封閉的全焊接結構,包括圓頂模塊、平頂模塊和車頂邊梁。圓頂模塊由波紋板和彎梁組焊而成,平頂模塊由鋼板與橫梁組焊而成,在安裝空調機組部位保證其承載強度。平頂兩側邊梁設置排水槽,水通過排水槽進入雨檐,通過雨檐的端部的排出。車頂總成時平頂、圓頂與車頂邊梁整體組裝后焊接密封。
1.2.4 端墻結構
端墻由端墻板、端立柱、端墻橫梁等組焊而成。端墻板之間采用激光焊接的形式進行焊接,保證墻板的平面度。立柱、橫梁通過點焊的形式與端墻板進行連接。
2 車體有限元模型及計算工況
2.1 車體有限元模型
為能夠準確模擬車輛的受力狀態,根據所設計的車體結構,建立了詳細的整車結構計算模型。車體結構的薄板采用殼單元進行離散,焊縫以焊縫處節點重合的形式模擬,焊點以梁單元進行模擬。
2.2 計算工況[3]
根據EN12663-2010標準,采用NASTRAN軟件對以下典型工況下的車體結構進行分析:
2.2.1 屈曲工況
AW0縱向壓縮屈曲,車鉤壓縮力800 kN,垂向1倍重力加速度。
1.3倍AW3垂直過載屈曲,垂向1.3倍重力加速度。
2.2.2 靜強度工況
AW0情況下車體縱向壓縮,車鉤壓縮力800 kN。
AW0情況下車體縱向拉伸,車鉤拉伸力640 kN。
AW3垂直過載工況。
2.2.3 疲勞工況
AW2車體垂向加速度(1±0.15) g。
AW2車體縱向加速度±0.15 g。
3 計算結果分析
3.1 屈曲工況分析
結構穩定性計算分析是考慮車體結構在AW0狀態下車體承受縱向800 kN壓縮力以及AW3垂直過載情況下車體結構產生彈性屈曲的臨界載荷。
在縱向載荷作用下,車體的一階屈曲載荷因子λ=3.069,為端梁處地板的失穩,如圖1所示。在AW3垂直載荷作用下,車體的一階屈曲載荷因子λ=3.488,如圖2所示。
3.2 靜強度工況
AW0縱向壓縮工況下,整車最大應力為221.4 MPa,最大應力點位于底架牽引梁上,材料屈服強度為500 MPa,滿足材料的許用應力,應力分布如圖3所示。AW0縱向拉伸工況下,整車最大應力188.9 MPa,最大應力點位于底架牽引梁上,材料屈服強度為500 MPa,滿足材料的許用應力,應力分布如圖4所示。AW3垂直過載工況下,整車最大應力93.98 MPa,最大應力點位于側墻立柱與底架邊梁連接處,材料屈服強度為515 MPa,滿足材料的許用應力,應力分布如圖5所示。
3.3 疲勞工況分析
AW2車體垂向加速度(1±0.15)g工況下,車體焊點和焊縫的疲勞分析如圖6和圖7所示,AW2車體縱向加速度±0.15 g工況下,車體焊點和焊縫的疲勞分析如圖8和圖9所示,結果表明,在垂向加速度載荷作用下,車體焊接處的疲勞壽命最小為1.78e7,在縱向加速度載荷作用下,車體焊接處的疲勞壽命最小為7.6e6,焊點和焊縫均滿足疲勞壽命要求。
4 結論
通過對不銹鋼地鐵車體結構在七個不同工況條件的有限元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該不銹鋼車體的結構強度和穩定性滿足設計要求。
(2)車體焊點與焊縫均滿足疲勞壽命要求。
(3)在AW0靜態壓縮和拉伸工況,車體最大應力點位于底架牽引梁上,在AW3垂直過載工況,車體最大應力點位于側墻立柱與底架邊梁連接處。
參考文獻
[1] 李培,孫麗萍.地鐵不銹鋼車體強度分析及試驗驗證[J].內燃機車,2011(4):17-19.
[2] GB/T 7928-2003地鐵車輛通用技術條件[S].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2003.
[3] EN12663-1:2010鐵路應用-鐵路車輛車體結構要求-第一部分:機車和客運車輛[S].英國標準協會,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