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敏
摘 要:通過分析SZ36-1油田H21井生產情況和開發特征,找出H21井保持連續生產12年無修井作業的長壽秘訣,為SZ36-1油田或其它油田油井保持長壽開發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SZ36-1油田 油井 長壽 原因
中圖分類號:TE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3(a)-0064-01
H21井是SZ36-1油田Ed1油組構造底部位的一口油井,該井自2001年11月9日投產至2014年2月28日已經連續累積生產了12年的時間,12年時間里從未進行過修井作業,該井成為名副其實的長壽井。通過分析該井保持長壽的原因,為其它油井開發提高借鑒和啟發。
1 生產情況(見圖1)
H21井于2001年11月9日投產,電泵生產,初期排采鉆完井液,產液、產油量較低,含水較高,日產液37~57 m3/d,最高日產液78.3 m3/d,含水86.3~95.1%,日產油僅為2.9~7.9 m3/d。生產10天后,含水突降至20.9%,日產液29.6 m3/d,日產油23.4 m3/d;隨后含水逐步降低,最低至1.54%,因日產液下降到20 m3/d左右,致使日產油下降到17-19 m3/d左右。2001年12月29日至2002年3月2日計劃關停。2002年3月3日開井后,油嘴9.53 mm,泵頻率50 Hz,油壓1.3 Mpa,流壓10.4 Mpa,日產液48.9 m3/d,日產油23.7 m3/d,含水51.5%;隨后含水逐步下降,含水最低降至2.24%,日產液逐步升高到100 m3/d左右,日產油最高達88.3 m3/d;僅歷經20 d左右的低含水期后,含水快速升高到高含水狀態(最高達96.7%),日產液升高到150 m3/d左右,日產油下降到5 m3/d左右;后續含水在80~95%之間頻繁波動,日產液基本穩定在120 m3/d左右,日產油在10 m3/d左右。
2 單井開發特征
從單井生產歷程分析來看,該井主要的開發特征為:
(1)地層能量不夠充足。
開發初期井底流壓在7 Mpa左右,中后期井底流壓下降到1.2 Mpa左右,而產液量基本保持穩定,2003年5月—2006年3月油井放大油嘴生產,而產液量沒有增加,由此可見該井地層能量不夠充足。
(2)產液量保持低水平穩定。
該井開采初期產液量波動較大、不夠穩定,中后期產液量基本保持在120 m3/d左右的水平;由油壓基本保持在1 Mpa左右的穩定水平來看,說明該井電泵的運行狀況非常穩定,工況良好,產液情況穩定。
(3)油井含水較高。
該井低含水期較短,大部分生產時間處于高含水期,從構造位置來看,該井處于構造的低部位,靠近油藏的油水邊界,油層已遭邊水水淹,導致油井含水高。目前油井含水基本處于90%左右。
(4)地層原油中溶解氣少。
除投產初期氣油比稍高(最高為277 m3/m3)外,絕大部分生產時間內氣油比都較低(低于2 m3/m3),說明地下原油中溶解氣較少,地層脫氣量少,氣體對泵效的影響甚微。
(5)儲層物性相對較好。
測井解釋該井油層為高孔中高滲,儲層物性較好,滲透率存在層間差異,會產生一定的層間干擾,油井生產時的含水頻繁波動應該是層間干擾的結果;儲層泥質含量略高,從油井正常生產12年的情況來看,該井產層不存在嚴重出砂的情況,說明儲層的膠結情況較好。
(6)采油速度低,仍有較多剩余可采儲量。
由水驅曲線預測單井可采儲量為12.4萬方,目前累產油5.7萬方,剩余可采儲量為6.7萬方,年均產油4864方,可采儲量年均采油速度為3.9%,可采儲量采油速度相對較低。
(7)原油含蠟量低、凝固點低,地層水礦化度低。
原油屬于高粘稠油,但因含蠟量低、凝固點低,故生產過程中不易結蠟和管柱堵塞,地層水礦化度低,鈣、鎂離子含量低,水型為NaHCO3,成垢離子含量低,油井結垢情況不嚴重。
3 油井長壽的原因
經過綜合分析研究,認為該井能夠長壽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
(1)供采均衡。
雖然地層能量欠足,但因泵采產液量低(120 m3/d左右),從而使地層供液速度和采液速度達到平衡,實現供采均衡,由井底流壓保持穩定可以得到很好的說明。
(2)無砂、蠟、垢、氣等影響因素。
由儲層和油氣水性質來看,地層不出砂或出砂不嚴重,沒有造成砂埋油層及管柱、泵砂卡等躺井事故;原油含蠟量低、地層水中成垢離子含量低,油井結蠟、結垢情況不嚴重,沒有造成油井管柱堵塞的現象;油井氣油比低,產氣量少,對泵效的影響較小。
(3)采油速度低,物質基礎相對充足。
因采油速度相對較低(可采儲量年均采油速度為3.9%),雖然油井正常生產了12年,但累產油僅為5.7萬方,仍有6.7萬方的剩余可采儲量,足以支撐后續的長時間開發。該井為低水平長期穩產的典型代表。
(4)井下管柱及電泵質量可靠。
經過12年連續的生產,電泵沒有出現任何故障,管柱沒有出現破損,說明井下機組和管柱質量可靠,性能優良。
4 結論及認識
(1)合理優化泵采工藝參數,確保供采均衡是油井保持穩產的基礎。(2)良好的儲層條件、充足的原油儲量和利于開發的油氣水性質是油井長期穩產的先決條件。(3)質量優良的井下機組和管柱是油井長壽的保證。endprint
摘 要:通過分析SZ36-1油田H21井生產情況和開發特征,找出H21井保持連續生產12年無修井作業的長壽秘訣,為SZ36-1油田或其它油田油井保持長壽開發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SZ36-1油田 油井 長壽 原因
中圖分類號:TE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3(a)-0064-01
H21井是SZ36-1油田Ed1油組構造底部位的一口油井,該井自2001年11月9日投產至2014年2月28日已經連續累積生產了12年的時間,12年時間里從未進行過修井作業,該井成為名副其實的長壽井。通過分析該井保持長壽的原因,為其它油井開發提高借鑒和啟發。
1 生產情況(見圖1)
H21井于2001年11月9日投產,電泵生產,初期排采鉆完井液,產液、產油量較低,含水較高,日產液37~57 m3/d,最高日產液78.3 m3/d,含水86.3~95.1%,日產油僅為2.9~7.9 m3/d。生產10天后,含水突降至20.9%,日產液29.6 m3/d,日產油23.4 m3/d;隨后含水逐步降低,最低至1.54%,因日產液下降到20 m3/d左右,致使日產油下降到17-19 m3/d左右。2001年12月29日至2002年3月2日計劃關停。2002年3月3日開井后,油嘴9.53 mm,泵頻率50 Hz,油壓1.3 Mpa,流壓10.4 Mpa,日產液48.9 m3/d,日產油23.7 m3/d,含水51.5%;隨后含水逐步下降,含水最低降至2.24%,日產液逐步升高到100 m3/d左右,日產油最高達88.3 m3/d;僅歷經20 d左右的低含水期后,含水快速升高到高含水狀態(最高達96.7%),日產液升高到150 m3/d左右,日產油下降到5 m3/d左右;后續含水在80~95%之間頻繁波動,日產液基本穩定在120 m3/d左右,日產油在10 m3/d左右。
2 單井開發特征
從單井生產歷程分析來看,該井主要的開發特征為:
(1)地層能量不夠充足。
開發初期井底流壓在7 Mpa左右,中后期井底流壓下降到1.2 Mpa左右,而產液量基本保持穩定,2003年5月—2006年3月油井放大油嘴生產,而產液量沒有增加,由此可見該井地層能量不夠充足。
(2)產液量保持低水平穩定。
該井開采初期產液量波動較大、不夠穩定,中后期產液量基本保持在120 m3/d左右的水平;由油壓基本保持在1 Mpa左右的穩定水平來看,說明該井電泵的運行狀況非常穩定,工況良好,產液情況穩定。
(3)油井含水較高。
該井低含水期較短,大部分生產時間處于高含水期,從構造位置來看,該井處于構造的低部位,靠近油藏的油水邊界,油層已遭邊水水淹,導致油井含水高。目前油井含水基本處于90%左右。
(4)地層原油中溶解氣少。
除投產初期氣油比稍高(最高為277 m3/m3)外,絕大部分生產時間內氣油比都較低(低于2 m3/m3),說明地下原油中溶解氣較少,地層脫氣量少,氣體對泵效的影響甚微。
(5)儲層物性相對較好。
測井解釋該井油層為高孔中高滲,儲層物性較好,滲透率存在層間差異,會產生一定的層間干擾,油井生產時的含水頻繁波動應該是層間干擾的結果;儲層泥質含量略高,從油井正常生產12年的情況來看,該井產層不存在嚴重出砂的情況,說明儲層的膠結情況較好。
(6)采油速度低,仍有較多剩余可采儲量。
由水驅曲線預測單井可采儲量為12.4萬方,目前累產油5.7萬方,剩余可采儲量為6.7萬方,年均產油4864方,可采儲量年均采油速度為3.9%,可采儲量采油速度相對較低。
(7)原油含蠟量低、凝固點低,地層水礦化度低。
原油屬于高粘稠油,但因含蠟量低、凝固點低,故生產過程中不易結蠟和管柱堵塞,地層水礦化度低,鈣、鎂離子含量低,水型為NaHCO3,成垢離子含量低,油井結垢情況不嚴重。
3 油井長壽的原因
經過綜合分析研究,認為該井能夠長壽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
(1)供采均衡。
雖然地層能量欠足,但因泵采產液量低(120 m3/d左右),從而使地層供液速度和采液速度達到平衡,實現供采均衡,由井底流壓保持穩定可以得到很好的說明。
(2)無砂、蠟、垢、氣等影響因素。
由儲層和油氣水性質來看,地層不出砂或出砂不嚴重,沒有造成砂埋油層及管柱、泵砂卡等躺井事故;原油含蠟量低、地層水中成垢離子含量低,油井結蠟、結垢情況不嚴重,沒有造成油井管柱堵塞的現象;油井氣油比低,產氣量少,對泵效的影響較小。
(3)采油速度低,物質基礎相對充足。
因采油速度相對較低(可采儲量年均采油速度為3.9%),雖然油井正常生產了12年,但累產油僅為5.7萬方,仍有6.7萬方的剩余可采儲量,足以支撐后續的長時間開發。該井為低水平長期穩產的典型代表。
(4)井下管柱及電泵質量可靠。
經過12年連續的生產,電泵沒有出現任何故障,管柱沒有出現破損,說明井下機組和管柱質量可靠,性能優良。
4 結論及認識
(1)合理優化泵采工藝參數,確保供采均衡是油井保持穩產的基礎。(2)良好的儲層條件、充足的原油儲量和利于開發的油氣水性質是油井長期穩產的先決條件。(3)質量優良的井下機組和管柱是油井長壽的保證。endprint
摘 要:通過分析SZ36-1油田H21井生產情況和開發特征,找出H21井保持連續生產12年無修井作業的長壽秘訣,為SZ36-1油田或其它油田油井保持長壽開發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SZ36-1油田 油井 長壽 原因
中圖分類號:TE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3(a)-0064-01
H21井是SZ36-1油田Ed1油組構造底部位的一口油井,該井自2001年11月9日投產至2014年2月28日已經連續累積生產了12年的時間,12年時間里從未進行過修井作業,該井成為名副其實的長壽井。通過分析該井保持長壽的原因,為其它油井開發提高借鑒和啟發。
1 生產情況(見圖1)
H21井于2001年11月9日投產,電泵生產,初期排采鉆完井液,產液、產油量較低,含水較高,日產液37~57 m3/d,最高日產液78.3 m3/d,含水86.3~95.1%,日產油僅為2.9~7.9 m3/d。生產10天后,含水突降至20.9%,日產液29.6 m3/d,日產油23.4 m3/d;隨后含水逐步降低,最低至1.54%,因日產液下降到20 m3/d左右,致使日產油下降到17-19 m3/d左右。2001年12月29日至2002年3月2日計劃關停。2002年3月3日開井后,油嘴9.53 mm,泵頻率50 Hz,油壓1.3 Mpa,流壓10.4 Mpa,日產液48.9 m3/d,日產油23.7 m3/d,含水51.5%;隨后含水逐步下降,含水最低降至2.24%,日產液逐步升高到100 m3/d左右,日產油最高達88.3 m3/d;僅歷經20 d左右的低含水期后,含水快速升高到高含水狀態(最高達96.7%),日產液升高到150 m3/d左右,日產油下降到5 m3/d左右;后續含水在80~95%之間頻繁波動,日產液基本穩定在120 m3/d左右,日產油在10 m3/d左右。
2 單井開發特征
從單井生產歷程分析來看,該井主要的開發特征為:
(1)地層能量不夠充足。
開發初期井底流壓在7 Mpa左右,中后期井底流壓下降到1.2 Mpa左右,而產液量基本保持穩定,2003年5月—2006年3月油井放大油嘴生產,而產液量沒有增加,由此可見該井地層能量不夠充足。
(2)產液量保持低水平穩定。
該井開采初期產液量波動較大、不夠穩定,中后期產液量基本保持在120 m3/d左右的水平;由油壓基本保持在1 Mpa左右的穩定水平來看,說明該井電泵的運行狀況非常穩定,工況良好,產液情況穩定。
(3)油井含水較高。
該井低含水期較短,大部分生產時間處于高含水期,從構造位置來看,該井處于構造的低部位,靠近油藏的油水邊界,油層已遭邊水水淹,導致油井含水高。目前油井含水基本處于90%左右。
(4)地層原油中溶解氣少。
除投產初期氣油比稍高(最高為277 m3/m3)外,絕大部分生產時間內氣油比都較低(低于2 m3/m3),說明地下原油中溶解氣較少,地層脫氣量少,氣體對泵效的影響甚微。
(5)儲層物性相對較好。
測井解釋該井油層為高孔中高滲,儲層物性較好,滲透率存在層間差異,會產生一定的層間干擾,油井生產時的含水頻繁波動應該是層間干擾的結果;儲層泥質含量略高,從油井正常生產12年的情況來看,該井產層不存在嚴重出砂的情況,說明儲層的膠結情況較好。
(6)采油速度低,仍有較多剩余可采儲量。
由水驅曲線預測單井可采儲量為12.4萬方,目前累產油5.7萬方,剩余可采儲量為6.7萬方,年均產油4864方,可采儲量年均采油速度為3.9%,可采儲量采油速度相對較低。
(7)原油含蠟量低、凝固點低,地層水礦化度低。
原油屬于高粘稠油,但因含蠟量低、凝固點低,故生產過程中不易結蠟和管柱堵塞,地層水礦化度低,鈣、鎂離子含量低,水型為NaHCO3,成垢離子含量低,油井結垢情況不嚴重。
3 油井長壽的原因
經過綜合分析研究,認為該井能夠長壽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
(1)供采均衡。
雖然地層能量欠足,但因泵采產液量低(120 m3/d左右),從而使地層供液速度和采液速度達到平衡,實現供采均衡,由井底流壓保持穩定可以得到很好的說明。
(2)無砂、蠟、垢、氣等影響因素。
由儲層和油氣水性質來看,地層不出砂或出砂不嚴重,沒有造成砂埋油層及管柱、泵砂卡等躺井事故;原油含蠟量低、地層水中成垢離子含量低,油井結蠟、結垢情況不嚴重,沒有造成油井管柱堵塞的現象;油井氣油比低,產氣量少,對泵效的影響較小。
(3)采油速度低,物質基礎相對充足。
因采油速度相對較低(可采儲量年均采油速度為3.9%),雖然油井正常生產了12年,但累產油僅為5.7萬方,仍有6.7萬方的剩余可采儲量,足以支撐后續的長時間開發。該井為低水平長期穩產的典型代表。
(4)井下管柱及電泵質量可靠。
經過12年連續的生產,電泵沒有出現任何故障,管柱沒有出現破損,說明井下機組和管柱質量可靠,性能優良。
4 結論及認識
(1)合理優化泵采工藝參數,確保供采均衡是油井保持穩產的基礎。(2)良好的儲層條件、充足的原油儲量和利于開發的油氣水性質是油井長期穩產的先決條件。(3)質量優良的井下機組和管柱是油井長壽的保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