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利萍
摘 要:房屋建筑中樓面結構經常出現打洞的現象,其原因主要有設計、施工、使用等諸多方面。即使施工時已經預留好孔洞的工程,由于位置不準在管道安裝時往往也要進行修補。特別是在廚房、衛生間管道數量較多的部位,孔洞數量、規格多,甚至需要割斷鋼筋,給建筑物留下了隱患,也增加了施工成本。現結合項目施工從設計、施工等方面進行分析,制定預防措施,在實踐中進一步的改進和完善。
關鍵詞:管道預留洞 樓面打洞 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TU761.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3(a)-0164-01
如何確定管道的留洞位置和標高,提高預留洞的準確性,是目前施工中需解決的問題。造成留洞不準的原因很多,筆者根據多年指導施工的經驗,針對預留洞施工過程中不易確定的“管道穿樓板留洞位置的確定”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1 造成預留洞不準的原因
(1)設計人員對預留洞不夠重視,基本上不繪制留洞圖施工藍圖。
(2)施工中留洞位置及標高不易滿足設計圖各專業的要求。比如:設計專業間缺少溝通,同一位置有可能既有風管,又有水管或電管。由于畫在不同專業圖上,不易被及時發現。
(3)操作人員對決定留洞位置的依據把握不準,施工中土建和安裝各專業配合不好。
2 管道穿樓板留洞位置的確定方法
決定排水管道留洞位置主要依據有:(1)衛生設備所需的使用空間決定衛生設備的位置,型號尺寸決定排水管道的留洞位置。(2)在保證衛生設備使用空間的前提下,按照排水管道管件的特定尺寸決定留洞位置。
根據使用空間決定衛生設備的位置十分方便,衛生器具的間隔尺寸在有關圖集、標準圖、設計手冊中都有明確的規定,設計人員根據這些規定便可決定衛生設備的位置。隨之,排水管道的留洞位置也就相應決定下來了。施工人員只能通過合理地組合排水管件來滿足設計要求。這是設計人員確定留洞位置普遍采用的方法,但這種方法在施工中往往得不到滿意的效果。有經驗的設計和施工人員總是先大體上排出衛生設備的位置,然后通過管道設計來決定留洞位置,相應決定衛生設備的準確位置。由于排水管件又大又粗,規格品種有限,在一定的范圍內只能在個別確定的點甩頭。如立管三通至水平管三通之間的組合形式及尺寸就有好幾種。由于受衛生間使用面積的限制,衛生設備的間距往往較小,這就需用采用各種類型的零件組合出盡可能多的種類來達到設計要求。但是《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2002)第5.2.15條規定:“用于室內排水的水平管道,水平管道與立管的連接,應采用45°三通或45°四通和90°斜三通或90°斜四通。立管與排出管端部的連接,應采用兩個45°彎頭或曲率半徑不小于4倍管徑的90°彎頭。”這就使管道的組合形式受到一定的限制。利用符合規范規定的零件,只能組合成有限的幾種形式。雖然在加設短管后還可以組合出一些間距尺寸,但無論怎樣組合,在一定的范圍內也只能是有限的幾個特定長度,而不是任意的,如果留洞尺寸與這些特定長度相吻合,則留洞成功。反之,勢必要重新打洞或擴洞,使洞位符合這些特定的尺寸。
可見,留洞的依據,只能是在滿足衛生設備使用凈距離的條件下,按照排水管件各自的特定長度來決定留洞位置。目前的實際情況多為先決定衛生設備的準確位置,相應決定甩頭位置。施工人員為了能達到設計要求和滿足標準圖要求,只能在零件組合上下功夫,往往采用45°彎頭“扭、擰”,調整存水彎的走向,選用不同的零件組合形式等手段來調整組合后的尺寸,有的甚至使用直三通和彎曲半徑小于4倍管徑的曲管,而且還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就是造成打洞或擴洞、使用不當零件和采用不當組合形式的主要原因。要從根本上解決打洞問題,只能按使用空間要求大體決定衛生設備的位置,然后按照排水管件尺寸來決定留洞位置。這種方法贊同者多,實行者少,其主要原因有:(1)排水管件標準不統一,各地,各廠的產品多有差異,由于供貨與計算尺寸不符就會前功盡棄。(2)施工前需繪制管件組裝圖,計算安裝尺寸工作量大,技術人員主觀上不去努力。(3)調整衛生設備的平面位置,往往受到建筑平面的限制,還需征得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的同意,限制部門太多。故使此項工作難以實行。
近年來,在我們承接的工程中,設計人員繪制管道預留洞圖不多,甚至有些工程僅在設計說明中講:“施工時水、暖、電管道穿樓板或梁、墻時,需預留洞或預埋套管,不得打洞,留洞位置和標高詳見各相關專業……。”這樣,施工時,施工人員專業間只能被動配合,且不能隨意調整衛生間的尺寸和衛生器具的擺放位置。如果能在設計階段,由設計人員在綜合考慮各專業技術要求的情況下,繪制管道預留洞圖,使留洞標高,位置尺寸在理論計算上可行,設計專業間尺寸互相不矛盾,則工程施工由被動配合變為主動控制,加之施工單位精心配合,即可從根本上解決留洞不準的現象。
3 施工過程中預留孔洞放置要點及質量標準
(1)準備工作。
①熟悉施工圖紙,明確管道位置與管徑尺寸,繪制管道預留洞圖。
②制作模具、套管等材料。
③了解現場進度,現澆整體混凝土基礎,設備基礎,墻、柱、梁、板上的鋼筋已安裝完畢,模板上已彈好線,已知軸線、模板頂標高。
(2)施工工藝。
①工藝流程:制作模具→放線標記→安裝模具或套管→復核檢查。
②留洞尺寸的確定:設計有要求時,按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參照相關專業規范做法預留洞。
③確定預留洞部位:待工程施工到預留洞部位時,按圖紙給定的穿管坐標和標高,在模板上畫出“┼”字線標記。
④安裝模具或套管:將事先制作好的模具中心對準標注好的“┼”字進行模具固定安裝,用釘子釘牢在模板上或用鐵絲綁靠在周圍鋼筋上,無論哪種方法,必須考慮到要拆除的臨時模具易于拆除。
⑤解決難點:遇到較大的孔洞模具與多根鋼筋相碰時,須與土建施工人員溝通,采取相應措施后再進行安裝固定。
在預留孔洞施工過程中,孔洞預留不準確,常見的問題是套管固定不好,套管固定不牢固,在混凝土、振動棒等的外力作用下,很容易移位。試想一想,如果我們在套管周圍釘上三枚釘子,我們就會發現,預留的套管在有外力的作用下也不會移位。套管不移位,預留孔洞肯定準確。這種方法目前已被廣泛采用在各個工程。
(3)成品保護。
①澆注混凝土時應有人看守,避免模具震動位移或傾斜、堵塞。
②嚴防在預留模具上放置物件或人坐、踩。
(4)質量標準。
①預留孔洞的位置要符合設計或施工規范的要求。
②樓板預留洞中心線位移允許偏差值為30 mm以內。洞口成形好,利用率高。
參考文獻
[1] 付建軍.衛生間管道預留洞改進做法[J].建筑工人,2010(4):18.
[2] 柴斌,王強強.現澆樓板預留管洞做法的改進[J].才智,2009(5):19.
[3] 張蕊.淺析高層建筑安裝工程的預留預埋[J].科技咨詢導報,2007(17):1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