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士軍,李智琳,楊建國,孫玉會,董曉柳
(1.河北省唐山市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2.河北省唐山市社保局醫審部,河北唐山 063001;3.河北省任丘市中醫院康復理療科,河北任丘 062500;4.河北省唐山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河北唐山 063001)
神經根型頸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以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及其繼發性病理改變,導致神經根受壓,引起相應節段神經根刺激或功能障礙為臨床表現的疾病[1]。而腕管綜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為最常見的周圍神經卡壓性病變。臨床以手部橈側3個半手指感覺異常、麻木等[2]等為主要表現。若腕管綜合征合并神經根型頸椎病時,患者頸神經根受壓,有上肢放射痛、麻木感、持物無力等癥狀。腕管綜合征常常壓迫下神經疾病,臨床醫師常常通過肌電圖結合病史和體格檢查加以確診[3]。目前臨床檢查手段的靈敏度較低,有報道稱神經傳導速度的測定對于早期的腕管綜合征患者的靈敏度達到76%左右[4]。但對于腕管綜合征合并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患者的靈敏度還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就此對本院30例腕管綜合征合并神經根型頸椎病進行神經傳導的測定,觀察此類患者神經傳導的特點,為臨床及早的診斷提供基礎。
1.1 臨床資料 選擇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腕管綜合征合并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30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齡為20~76歲,平均年齡為(52.2±7.8)歲。所有患者經X線及MRI檢查,結合患者的病史及臨床癥狀診斷為腕管綜合征且合并有神經根型頸椎病。并選擇同期健康體檢者3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齡為21~77歲,平均年齡為(53.1±7.9)歲。所有患者均排除尺神經損傷且上肢軟組織損傷和感覺障礙。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取臥位,采用Keypoint 5.0誘發電位儀測定神經傳導速度,主要包括正中神經和尺神經的感覺傳導末端潛伏期(DSL)、感覺神經動作電位(SNAP)、跨腕關節感覺傳導速度(SCV)、運動傳導末端潛伏期(DML)以及復合肌肉動作電位(CMAP)[5]。
正中神經檢查:記錄部位為中指,刺激部位與記錄部位距離為13 cm;尺神經檢查:記錄部位為小指刺激部位與記錄部位距離為11 cm。正中神經和尺神經運動傳導測定分別于拇短展肌和小指展肌記錄,刺激部位與記錄部位距離為 6.5 cm[5]。
1.3 指標判定 正中神經DSL>3.5 ms、DML>4.4 ms均判定為異常。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進行t檢驗。設定顯著性水平為P<0.05。
2.1 共同臨床特征 經相關檢查及神經傳導的測定發現,腕管綜合征合并神經根型頸椎病特點有:腕部正中神經Tinel征、Phalen征均為陽性,且電生理檢查均提示正中神經選擇性傳導異常,均有SCV減慢、DML延長及波幅降低。且本組研究發現,腕管綜合征合并神經根型頸椎病未引出CMAP波形的有2側,未引出SNAP波形的共8側。感覺傳導異常率為100%。
2.2 正中神經和尺神經DML及DSL比較 研究發現,觀察組正中神經DSL較對照組顯著延長(P<0.05);DML雖有延長,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尺神經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腕管綜合征是周圍神經卡壓性疾病的一種,因各種因素如間隙狹窄、腕橫韌帶增厚、腕骨骨質增生、屈指深淺肌腱出現炎癥擠壓正中神等造成的腕管內壓力升高均可引起腕管綜合征,患者早期主要表現為正中神經在腕管內受壓而引起的手指麻木、疼痛或大魚際肌麻痹無力等癥狀。對于CTS合并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機制目前存在雙卡綜合征學說,而Huang等[6]經過臨床及實驗研究證實了神經根型頸椎病與周圍神經卡壓同時存在的現象,并指出最常見的雙卡綜合征是腕管綜合征和神經根型頸椎病。

表1 兩組患者正中神經和尺神經DML及DSL比較/ms
雙卡綜合征的臨床評估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7]:影像學上有神經根在椎管內受壓的證據;有臨床和(或)電生理的證據存在周圍神經卡壓且周圍神經Tinel征陽性。本組研究采用Keypoint 5.0誘發電位儀進行神經傳導速度的測定,包括正中神經和尺神經的感覺傳導末端潛伏期(DSL)、感覺神經動作電位(SNAP)、跨腕關節感覺傳導速度(SCV)、運動傳導末端潛伏期(DML)以及復合肌肉動作電位(CMAP),并與正常體檢者比較。結果發現,腕管綜合征合并神經根型頸椎病特點有:腕部正中神經Tinel征、Phalen征陽性,而且所有患者電生理檢查均提示正中神經選擇性傳導異常,均有SCV減慢、DML延長及波幅降低。在本組研究中腕管綜合征合并神經根型頸椎病未引出CMAP波形的有2側,未引出SNAP波形的共8側,感覺傳導異常率為100%。
目前對于臨床處理腕管綜合征時需要考慮雙卡綜合征的可能性,尤其是老年患者,一般遵循放大原則進行治療,這給單純腕管綜合征帶來一定的痛苦和經濟負擔,故了解腕管綜合征合并神經根型頸椎病神經傳導特點有助于臨床的治療[8-9]。從本組研究對正中神經和尺神經的DSL和DML測量發現,觀察組正中神經DSL較對照組顯著延長(P<0.05);DML雖有延長,但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患者尺神經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綜上所述,腕管綜合征合并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因正中神經的受壓使腕管綜合征患者正中神經的感覺傳導末端潛伏時明顯延長,通過神經傳導測定有助于對早期腕管綜合征的診斷率,從而區別合并癥的存在,為治療提供一定的價值。
[1] 王會含,張志新,劉 舉,等.感覺神經傳導檢查比較法在診斷輕度腕管綜合征中的應用[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3,17(1):65-67.
[2] 陳 光,陶仁好,吳 潔,等.高頻超聲檢查對腕管綜合征的診斷價值[J].安徽醫藥,2012,16(4):502-504.
[3]Wilder-Smith EP.Combination of high resolution and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in diagnosis of carpal tunnel syndrome[J].Acta Radiol,2011,52(7):789.
[4] 田敏濤,白 露,邵森垚,等.合并頸神經根壓迫的腕管綜合征臨床療效分析[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44(6):838-842.
[5] 王羨輝,劉德群.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研究進展[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14(1):36-39.
[6] Huang YG,Cheng LM.How to diagnose double crush syndrome[J].Rheumatol Int,2012,32(10):3325-3326.
[7] 許驚飛,王勁松,何成奇.正中神經壓迫試驗對腕管綜合征神經傳導速度的影響[J].華西醫學,2011,26(12):1839-1841.
[8] Schmid AB,Coppieters MW.The double crush syndrome revisited:a Delphi study to reveal current expert views on mechanisms underlying dual nerve disorders[J].Man Ther,2011,16(6):557-562.
[9] 譚小紅,楊匯娟,殷 闖.神經根型頸椎病電生理評價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3,2(上):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