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敏,熱娜·卡斯木,李 莉,張 彤,李玉華
(新疆醫科大學1.藥學院;2.研究生學院,新疆烏魯木齊 830011)
21世紀以來,我國醫藥產業持續高速增長。當前,我國已是一個醫藥大國,但是距離醫藥強國還有很大的差距,關鍵在于我國醫藥工業企業缺少核心競爭力。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嚴重缺乏能夠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應用型高層次藥學人才。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在西方發達國家專業學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針對藥學各領域職業要求培養所需的應用性人才。而我國多年以來主要培養的是學術性人才,對應用性人才的培養滿足不了當今社會的需求,這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的差距。
2010年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決定新增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這對于我國培養應用型高層次藥學人才有重要的意義。我校有幸成為全國首批獲得藥學專業學位碩士招生資格的大學之一。現在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問題越來越多的受到社會和學術界關注,但是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仍處于摸索階段,如何達到《藥學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中的培養目標?怎樣培養出能夠滿足社會需要的應用性人才?都是需要我們深思的問題。本文擬對藥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過程的主要環節作一討論,以對今后培養方案的改革和實施提供參考。
我國《專業學位設置審批暫行辦法》中明確指出,專業學位研究生與學術性學位研究生是同一水平。但是現階段,我校應屆本科畢業生報考研究生時,仍然首先選擇報考學術性學位,覺得學術型學位的水平較高,只有未被學術性學位錄取而又不想放棄研究生學習機會的學生,才同意調劑到專業學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學生對專業學位的發展前景不明確,另一方面是專業學位的培養質量尚未達到社會的期待與需求。
從招生方面來講,對于應屆本科生需開展碩士專業學位招生專題宣傳講座。時間最好能安排在研究生入學考試報名之前,主要是為了幫助廣大考生了解我國研究生教育結構的轉型,加深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認識,引導考生積極報考;也可通過定向、委培的方式,招收醫藥行業具有職業背景的在職人員,使其可以把在學校學會的先進理論實踐在生產一線,解決實際難題,實現基層單位和研究生的雙贏。
近3年來,我校藥學院“研究生報考相關問題答疑討論會”在10月份都會如期進行。每次會議均邀請了研究生學院招生、培養、學位辦公室工作人員及優秀的導師參會,傳達解讀國家的研究生培養政策和方向,宣傳專業學位培養,為同學們答疑解惑,指引方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校藥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招生數量逐年上升,見表1。

表1 我校2011—2013年藥學院碩士研究生招生情況一覽表
近年來,我國醫藥事業的飛速發展對藥學高層次應用性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第一,藥品是特殊商品,采取有效的監管措施,對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藥物制度建設不斷深入,醫保覆蓋面擴大,用藥品種增多,應該對藥品進行更嚴格的監管。特別是新技術、新材料、新劑型廣泛的應用,藥品監管難度不斷加大,因此需要大批高層次藥學專業人才做為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第二,以合理用藥為中心的臨床藥學工作已成為醫院藥學部門的工作重點。然而臨床藥學高級人才在我國是極度匱乏的。據統計,我國至少需要65 000名以上的臨床藥師,而僅以我國目前高校開設臨床藥學本科專業的培養能力,今后十年也只能培養出萬名左右臨床藥學工作人員[1]。所以,為臨床輸送臨床藥學專業人才,對醫療機構合理用藥工作的有效開展和我國臨床藥學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再者,我國已有很多大中型制藥企業開始自主研發具有知識產權的新藥,這其中非常需要高層次藥學專業人才[2]。
這是社會對藥學研究生培養的新要求,是藥學研究生培養目標的指向,是藥學研究生培養方向的基本依據,更是增強研究生適應社會需求的能力。
我校藥學專業學位研究方向主要有6個,分別是:新疆特色藥材資源研究與開發、制劑工程與技術、藥品檢驗與分析、臨床藥學、社會與管理藥學和臨床藥理學。由于地區發展水平比較落后,加之我校藥事管理學和制藥工程專業的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目前對這兩方面的人才培養較少,是我們今后需要努力完善的方向。
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是應用性人才,課程設置應體現綜合性和實用性。導師應全面了解學生的知識結構、專業特長及研究興趣等,同時根據學生未來的職業傾向制定個性化的課程學習計劃[3]。例如,臨床藥學方向的可以選修臨床醫學相關課程,藥品監管方向的可以選修法律相關課程,制藥工程方向的可以選修工程類課程。這樣,本科是藥學專業的研究生可以補充沒有學過的知識,為實際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教學形式應更多的培養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可以借鑒國外藥學研究生教育經驗,由原來的以“學科”設置課程,變為以“問題”為中心。把不同學科的知識融合到一門課程中講授,以案例為核心,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如模擬現場、正反方辯論等方式,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這對學生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會有很大的幫助。
另外,還需重視研究生的人文、社會科學課程,如人際交流與溝通、心理學、學術和職業道德等。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團隊協助能力、交流溝通能力、領導能力和職業操守等。這些同樣是社會對研究生的重要素質要求之一[4]。
我校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總學分30分,具體見表2。

表2 我校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學習及學分要求表
根據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可以采用高校與產學研基地聯合培養的“雙導師制”[5]。高校有豐富的培養經驗、完整的培養體系,產學研基地如制藥企業或醫院,直接面向市場面向患者,更加了解本專業在科學研究的需求,而且基地擁有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和廣闊的實踐場所,可以解決學生在學校里培養針對性不強、教育質量不高的難題。同時,通過這種形式,高校可以獲得更多的資金和科研項目,滿足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續發展,而產學研基地也可更快更好的發展。
在基地的實踐過程中,可以根據研究方向的不同,安排相應的實踐內容;也可根據雙方需求,制定不同的方式,如:在規模較大的企業,以企業導師為主,高校導師為輔;對于處在成長期的企業,以學校導師為主,企業導師為輔;或者把企業項目帶到學校完成,就是學校常說的橫向課題[6]。
專業學位的實踐培養可多向歐美發達國家借鑒學習。例如,美國的Pharm.D模式不要求發表論文,強調臨床教育和實踐訓練,我們要改變以往“做實驗,發論文”的傳統培養理念,盡快開展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7]。
通過深入的實踐培養,可以鍛煉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質、高度的社會責任心,成為真正的實用型人才。
我校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通過課程學習之后,先進行1w的崗前培訓,然后根據課題的特點進行相關學科實驗室的輪轉,其余時間隨導師工作,并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專業實踐訓練,如進入藥品生產企業、經營企業、醫院臨床藥學部、藥房、政府部門或研究所,為期兩年到兩年半。結束后需進行實踐能力考核,內容包括專業理論、專業英語、綜合實踐能力。其中,綜合實踐能力考核主要考核研究生是否具有規范的職業技能操作和獨立處理本學科常見問題的能力,由學校按照學科組成考核委員會進行,時間安排在第三學年(1)學期末,考核通過者計8學分。
質量控制以培養目標做為依據。首先,只有修夠理論課程學分的研究生才能進入第二階段的實踐培養;其次,只有通過開題并經過不少于12個月的研究,才能進入論文預答辯環節。再次,學位論文要體現實用性。論文側重于將現有的理論和定律運用到實踐中,并創造出新的價值,體現出研究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是專題研究、案例解析、工程設計、調研報告等[8]。
另外一個有關質量控制的重要建議是把藥學專業學位教育與職業資格認證接軌。美國的執業藥師必須獲得Pharm.D學位。這種執業資格考試與專業學位教育的銜接,使專業學位教育擁有較高的社會認同度,也使美國的專業學位教育享譽世[9]。
由于國情不同,雖然我國藥學領域的職業資格證書種類繁多,但是目前沒有一個藥學職業資格證書與藥學專業學位教育實行無縫接軌。有文獻調研結果表明,藥物分析工程師、化學制藥工程師和藥品質量檢測師具有可以接軌的可行性,但是對于和社會認可度較高的執業藥師資格接軌仍然存在較多的困難,需要政府倡導、立法管理和行業協會的推動[10]。
我校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中明確規定:
(1)在第二學年一學期末需進行開題并完成一篇本研究領域的文獻綜述,選定的課題應以專業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為主,具有應用價值;
(2)在第三學年二學期的3月15日之前完成學位論文的撰寫,由學科5名以上高級職稱專家組成評議小組,進行預答辯;
(3)預答辯通過后,學位論文采用“雙盲法”由兩名外校相關專業高級職稱專家評審;
(4)外審通過后,由校學位委員會指定答辯評審專家,以學科為單位進行論文答辯;
(5)除了以上質量控制的各個環節之外,研究生在讀期間,漢族學生需通過國家英語6級考試,少數民族學生需通過國家英語4級考試,才能授予學位。
研究生是藥學事業發展的后備人才庫,關系到我國藥學事業的創新和發展。我國的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尚在摸索和探討階段,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改變傳統的研究生教育觀念,以社會的認可為培養目標,敢于進行大膽的改革。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培養模式在培養各環節既要以整體學科發展為目標,又要以個體特色學科背景為基礎,并做好和產學研基地的有效銜接[11]。通過不斷的努力,實現學校、學生、社會的和諧發展,培養出合格的應用性高水平人才。
[1] 蔣 杰,李 沙.港澳及國外藥學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之借鑒和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1(32):288-231.
[2] 安撫東,廖沈涵,余伯陽.藥學碩士專業學位人才培養與執業藥師資格制度有效銜接的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10(10):49-51.
[3] 張俊秀,楊解人.采用“導師個性化引導,學生自主性學習”模式培養藥理學研究生[J].安徽醫藥,2012,16(2):275-277.
[4] 宋洪濤,鄧 婕,張 倩.臨床藥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探討[J]. 藥學實踐雜志,2011,29(1):71-74.
[5] 舒麗芯,和 蕾,周 東.藥學研究生教育面臨的挑戰及對策分析[J].藥學實踐雜志,2010,28(3):232-234.
[6] 于 沛,郭 琳.專業學位藥學碩士雙導師制培養模式探討[J].藥學教育,2012,28(6):6-8
[7] 馮 江,李 歆,王長青.試論臨床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建立與完善[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3(2):159-162.
[8] 葉 宏.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比較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7(22):75-76.
[9] 徐 蓉,李 偉,李曉波.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主要問題的探討與思考[J].藥學教育,2011,27(5):1-4.
[10]李 劍,周 嵐,王 喆,等.藥學專業學位與職業資格認證接軌調研[J].藥學教育,2013,29(1):1-5.
[11]崇 梅.小兒心血管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探索[J].安徽醫藥,2013,17(8):1450-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