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占衛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一工程局,河南鄭州 450000)
內拉線抱桿組塔施工工藝見圖1。

圖1 內拉線抱桿組塔施工工藝
內拉線抱桿組塔施工又分為單吊組塔法和雙吊組塔法兩種。雙吊組塔法比單吊組塔法更快、更優越,目前應用較多。但由于雙吊法是在單吊法的基礎上演變而來,下面介紹單吊和雙吊法的現場布置和施工方法。施工前的準備:
1)施工前必須做好技術準備:應針對組立的塔型圖紙,編制好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并由施工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向全體施工人員交底。2)確定現場負責人和塔上指揮各一人,選好塔上作業技工、安全監督員、組塔拼裝技術負責人、牽引負責人及所需普工。3)施工工器具的準備:按照施工方案選擇牽引設備、雙鉤、牽引鋼絲繩、吊點繩、控制繩、承托鋼繩和配套的滑車組等工器具。
一般將每段塔材分成兩片,在地面組裝成片(聯系材可視其起吊重量、塔上作業難度決定帶多少),分別置于塔兩側進行起吊(起吊法可一次起吊安裝完成)。對于酒杯型鐵塔,頸部下曲臂可以和上曲臂一起形成一個平面。塔腿及塔身可以視地形自由選擇正面或側面組裝成片;矩形鐵塔瓶口以下的組裝,一般選擇根開大的一面,以減少高空作業難度。
1)鐵塔分片的原則:a.分片重量不超過抱桿的允許最大承載能力及最大起吊高度。b.鐵塔分片的可能性如考慮鐵塔主材的接頭,分片后能否組成穩定的整體結構。c.安裝作業的方便和安全。
2)牽引鋼繩與構件的綁扎:牽引鋼繩在構件上的綁扎位置,一定要在構件重心上,綁扎完畢后,牽引繩一定要位于構件的結構中心線上,以避免起吊中產生傾覆、歪斜的現象。
3)構件起吊:a.開始起吊構件時,應拉緊下部的調整大繩,使構件平穩上升,調整大繩的綁扎要求,起吊橫擔時,應在其兩端牽引繩綁扎處各拴一條大繩,起吊塔身段、頸部時,可只在下端拴一條大繩,起吊比較寬的構件時應增加一條大繩。b.調整大繩與地面夾角應小于45°,必須繞在可靠的錨樁或樹根上,與構件綁扎一定要在節點位置,以免吊裝時滑脫。c.起吊構件在起立前,應設專人看護,以防構件受力彎曲。d.對有較長的輔材(如酒杯型塔頸部的X型大拉鐵等),在地面不便安裝的,可在構件離地適當高度時,再及時裝上,并用鐵絲捆好,防止起吊過程中輔材礙事。e.在起吊某些鐵塔(如500 kV酒杯型塔)橫擔上曲臂時,由于綁扎抱桿上拉線處的K節點,呈狹長的長方形,上拉線受力性能差,為增加起吊過程中抱桿的穩定性,可增加受力方向上拉線和適量放松調整大繩的反作用,以避免吊件碰到塔身。f.對于超寬、超重的鐵塔,也可采取吊件的方式進行吊裝。按前面所述,抱桿提升、塔材起吊的方式,逐段進行安裝,直至全部將塔組裝完畢。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內拉抱桿雙吊分解組塔的施工方法。雙吊法的抱桿的提升、構件的拼裝、起吊施工方法與單吊法基本相同,見圖2。

圖2 雙吊法現場布置圖
4)雙吊法的結構要求及現場施工方法。a.抱桿和上、下拉線,抱桿的長度確定,上、下拉線的布置與單吊法相同。但由于雙吊法是對稱作業,兩片同時吊裝抽以抱桿只要保持正直位置不需要考慮傾斜變幅,也可以省去上拉線的調節裝置。抱桿長度的確定,可用其公式計算:L=KbH,其中,H為系數,單吊法取1.75,對雙吊法,Kb取決于B/Hi,B為塔段寬度,Hi為鐵塔分段時最大一段高度,m。當 B/Hi<1.2 時,Kb=1.5;B/Hi=1.4 ~1.6 時,Kb=2。b.朝天滑車:與單吊法所不同的是雙吊法的朝天滑車是雙輪,通過一個單角型聯板裝置將兩個滑輪分為兩側,以保證牽引鋼繩不磨抱桿(見圖3)。c.腰滑車:為減少抱桿所受的軸向壓力和避免牽引鋼繩與塔身或抱桿等發生摩擦(或碰撞)而設置的一種轉向滑車(見圖2)。雙吊法施工時必須是每根牽引鋼繩穿越自己一側腰滑車,不可共用。腰滑車的設置,要與吊裝構件的位置相對應,并保持相互對稱,用時與抱桿、起吊構件基本成135°角度,雙吊時腰滑車固定位置不變,僅在塔的上下方向上變化。在吊裝腿部、身部時,腰滑車可設置在各接頭處的主材上(即上、下拉線綁扎處)。酒杯型、67型、貓頭型鐵塔頸部、橫擔及瓶口以上構件吊裝時,腰滑車一律設置在瓶口處的主材上。d.地面轉向滑車:通過該滑車將牽引鋼繩引向塔身以外的牽引設備或平衡滑車(用一臺牽引設備雙吊時,必須使用平衡滑車)。地面轉向滑車的布置應使引向塔外的兩牽引鋼繩等長。地面轉向滑車應盡可能使用一個組二滑輪組,布置點應盡量接近鐵塔中心,轉向滑車的固定可采用兩根等長的鋼繩套,分別與塔腿連接固定。e.起吊方式:牽引穿越動滑輪后綁扎在抱桿頂部成雙繩,它的特點是起吊重量大、牽引力減少近一半,抱桿的軸向受力可減少1/3,但起吊速度也慢了近一半。注意在雙吊法施工中,兩側應采取同樣的方式進行。f.牽引鋼繩長度的確定:牽引鋼繩的長度應根據起吊方式的不同分別計算。采用直接起吊方式時:A=2H+C;采用加動滑輪起吊時:A=(2N+1)H+C,當N=1時,A=3H+C。其中,A為牽引鋼繩長度,m;N為支滑輪的數目,即組一或組二、組三等等;H為朝天滑車離地的最大距離,m;C為常數(一般取5 m)。按以上的計算長度為起吊構件至塔腿外平衡滑車距離。單吊時還應加上至牽引設備距離,雙吊時則是兩根牽引繩連接在一起。所以實際工作中應取2A的長度,也有施工單位在塔身高度達到一定距離,再接續一根的辦法,但注意鋼繩連接器必須要保證在腰滑車和地面轉向滑車之間活動,否則連接器無法過滑車。g.牽引設備至塔間距離的確定:牽引設備的設置,應由牽引鋼繩長度、構件起吊高度和設備負載能力的大小來確定。其方位應盡量布置在鐵塔正面或側面方向上,切忌與塔成45°夾角布置。因為這種布置使轉向滑車的受力由一個塔腿承受,易產生變形、位移。設備與塔位間的距離不應小于鐵塔高度的1.2倍。h.因每段鐵塔分成兩片構件同時起吊、同時就位、同時安裝,所以兩片構件的綁扎位置、綁扎方式及綁扎所用的鋼繩長度要基本相同。i.當兩片構件吊離地面后,應停止起吊,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檢查內容包括:牽引設備、地錨、牽引鋼繩、各部位滑車的受力情況、構件的綁扎、兩片構件的離地高度等。經檢查未發現異常時,再繼續起吊。j.在檢查或起吊過程中,若發生兩片構件的離地高度不等時,應保持提升得較高的一側牽引鋼繩利用塔腿或在平衡滑車上側加錨樁的辦法加以制動。此時繼續起吊即可將較低的一側升高。當兩構件一樣高時,解除制動,兩片同時起高。

圖3 朝天滑車示意圖
鐵塔大件、主格全部吊裝完畢、封頂后,應將抱桿拆除組裝塔內材。拆除時,在塔頂掛上滑車,把起吊鋼繩一端的抱桿上部綁牢,并利用這根鋼繩作牽引繩。通過塔頂滑車引下至塔腿轉向滑車和牽引設備、啟動牽引將抱桿提到適當高度,解除承托系統,上拉線,然后回松牽引,同時拉緊抱桿根部大繩,使抱桿引出塔身以外。當抱桿頭部出塔身時,應同時用繩索將抱桿頭套在牽引繩上,并外拉抱桿根部大繩,以免抱桿碰撞塔身,直至抱桿落到地面,再分段拆除轉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