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東
(晉城市市政工程總公司,山西晉城 048000)
路燈種類目前有氣體放電燈、無極燈、LED燈等。氣體放電燈需加電容做單燈補償,普通情況下燈具內系統仍呈感性,是典型的均勻分布負荷。路燈電纜大約30 m~40 m為一檔,配電點如選擇在負荷中心,每個回路大約有20檔電纜。如能快速地排查出故障點在某一檔內的話,可以更換電纜或使用儀器精確定位,快速完成電纜維修。路燈電纜容易在燈桿、燈頭內等有電纜頭的部位發生故障。在制作、運輸、安裝過程中產生的隱形損傷可能使任何部位發生故障。本文探討怎樣把故障點快速定位在某一檔內。
路燈線路發現有短路跳閘后,故障點的檢測較難,應盡快處理。一般情況下每個回路有500 m~600 m長,檢查井20個左右、路燈20個左右,要檢測出故障范圍(桿內、井內、保護管內),實踐中最普遍采用的是直流電阻法,需要截斷電纜,費工多,速度慢。因為需做很多電纜頭,所以一個故障點往往耗時3 h~5 h才能處理完畢。實際上,電容限流法更簡便易行,速度可大大提高,還不截斷電纜。下面簡單介紹兩種方法。
1)電容限流法。可以就地取材。維護常備材料中電容器是一直有的,電容限流法的步驟:a.確定故障電纜的走向。b.把短路的兩根電纜芯線終端頭從配電盤拆除下來,使其與其他所有電纜芯線分開獨立。c.電纜芯線一個頭在配電柜內串接一30 μf電容器,另一個頭接地。d.加電后。e.短路點接觸電阻會變小,約為幾歐,可以忽略不計算。新的回路通過電容,經過短路點形成純電容電路,回路中有一穩定的交流信號,測量電流,約為2 A(見圖1),此時電容器起到了限流作用。f.自電源點開始,用鉗形電流表進行測量,按照“每三根桿測量一次”原則,向故障點方向,逐點測量桿內或井內故障芯線中電流。g.如有電流,故障點在離電源更遠方向,繼續向下測量。h.當測量電流越來越小直至無電流時,故障點在最后兩個監測點之間。i.在最后兩個監測點之間再對每個電纜頭逐點測量,逐步縮小范圍。j.最終很快可以確定短路點在某一檔內。整個過程大約30 min。

圖1 電容限流法檢測電纜故障示意圖
2)短路故障直流電阻檢測法。路燈線路是很典型的均勻分布負荷類型,路燈把線路分成30 m~40 m的段落。三相四線制中,一般一個回路不超過20基路燈,編號為1號~20號,每一相平均7基路燈,如A相:1號,4號,7號,10號,13號,16號,19號,B相、C相依此類推(見圖2)。如A相發生短路故障,直流電阻變得很小(在幾歐到幾十歐之間),利用電阻特性排查故障點很直觀。可采用“一半距離”的原則,先在10號桿內或井內截斷電纜A相,測量直流電阻,確定故障范圍在一半路燈線路之內,確定為檢測范圍(1)。若測量發現故障在1號~10號路燈之間,可再采用一半的原則,在5號桿內或井內截斷電纜A相,測量直流電阻來確定故障范圍在檢測范圍(2)。若測量發現故障在1號~5號路燈之間,可再采用一半的原則,在3號桿內或井內截斷電纜A相,測量直流電阻,確定故障范圍在檢測范圍(3)。若測量發現故障在1號~3號路燈之間,可采用一半的原則,在2號桿內或井內截斷電纜A相,測量直流電阻,確定故障范圍,至此可確定短路故障在桿內、井內或保護管內。桿內、井內短路可進行重新做電纜頭后消除故障,要注意有的燈頭內短路也表現為桿內短路。若短路在保護管內要對電纜進行更換。

圖2 電線故障檢測范圍示意圖
“一半距離”原則:用萬用表監測電纜,先監測電纜1/2點(中點),再監測異常段的1/2點,再監測剩余電纜異常段的1/2點,以此類推,逐步縮小范圍,最終確定電纜故障范圍。
注意:如線路內掛接有載波防盜模塊等電感原件,用萬用表測量會顯示異常,應以區分。
優缺點:
電纜短路時,直流電阻檢測法需要截斷電纜才能測量、判斷故障點的方向,故障點找到后,還要逐個把截斷的電纜重新連接、做頭。增加了人工、材料消耗,延長了故障排除時間,搶修效率大大降低。而且有時桿內電纜長度不足,截斷后有效長度不能滿足做電纜中間頭的要求,造成很大難度。
電容個頭小,重量輕,連接方便,拆除方便。電容限流法是通過電容的使用,使得電纜內出現一個穩定的、明顯的電流值,電流值是不需要截斷電纜就可測量的,有鉗形電流表即可。路燈維護中,電容也是常備的材料,現場隨時都能找到。這種方法很適合路燈線路的排查,不需截斷電纜,當然也不需要再連接、做電纜頭,可以大大減少人力、材料消耗,大大提高搶修速度。不會減少電纜有效長度,增加了電纜使用壽命。
安全注意事項:第一種方法由于不帶電,對人體沒有安全威脅。電容限流法中電纜線路帶電,應隨時注意產生安全隱患。
1)相線斷開故障。可通過查看滅燈情況快速確定電纜斷線范圍。
2)零線斷開故障。單相供電線路當零線斷開,斷點之后的燈將不亮,很容易發現故障點。而三相四線供電線路中,如負載平衡度高,零線斷開后路燈仍可能全部正常亮燈,不容易察覺到零線斷線。運行一段時間后,在斷點后出現滅燈情況后,負載的不平衡度增大,零線斷線表現為線路末端相電壓明顯不平衡,中性點明顯偏移。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判斷零線已斷路,需檢修。如任憑相電壓增高,會影響燈內電器元件壽命。
本文列出一種較簡便的方法,在懷疑零線斷開后可以確認是否斷開并快速發現斷開部位(見圖3)。

圖3 路燈斷路故障點示意圖
前文講過,路燈采用三相四線制供電并加專用接地保護線,在零線和PE保護線分開的系統中,我們可以利用它的特點來排查斷點。
排查步驟:1)要把回路上所有單燈故障全部修好,使所有路燈全部亮燈。2)在配電柜內對配電線路進行調整,故障回路的相線終端頭要拆下來。3)三個相線連接在一起接到電源的同一相端子,如A相,即對路燈采用單相供電。如圖3所示,L1,L2,L3三個相線都接同相220 V交流電。4)查看亮燈情況。可以看到,路燈分為兩段,路燈L1~Ln是亮燈的,從Ln+1開始后邊的路燈將滅燈。5)測量Ln+1處路燈分支線供電電壓,讀數為零。測量其零線對地線電壓也為零。6)測量Ln處路燈分支線供電電壓,讀數為正常工作電壓。測量其零線對地線電壓,讀數較小但不為零。7)檢查Ln燈、Ln+1燈下的桿內或井內,如電纜頭斷開,故障即查找到。如電纜頭無斷開,則可確定斷線故障在兩燈之間的保護管內。整個過程大約需30 min。
需要注意的是在路燈維護過程中,有時出現零線和PE保護線會在末端重復連通,這樣是不安全的,對零線斷開后的排查也是不利的,此時如零線斷線,在三相負荷基本平衡時,運用以上方法時路燈仍保持亮燈。所以利用以上辦法時要確保零線和PE保護線是分開的。
[1]金代中.電工速查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
[2]郗書堂.路燈[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