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孫軍工10月11日透露,截至2014年9月30日,全國四級法院中有2995家法院設立新聞發言人3281人。目前,這些新聞發言人的信息資料已在中國法院網集中公布。這被外界視作中國司法公開的又一進展。近5年來,最高法力推司法公開,用事實和行動打消部分社會公眾有關“最高法院是否作秀”的疑慮。
網民“林琳”:法院系統如此公開程度和力度,需要勇氣和自信。“呼叫”新聞發言人,每一次的接聽、傾聽都很重要。希望每一位發言人都能清楚意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和使命,認真履職、用心工作,耐心回應輿論;期待每一次“呼叫”背后,“服務區”里都有法治和公正在守候。
網民“正林”:公權力的行使原則上都應當公開透明,這是法治的基本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講,法院的任何推進信息公開制度的努力都是屬于方向正確的。但法院行使的是審判權,它所涉及的主要是當事人之間的權益,因此,它的運作主要應當向當事人公開,從而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讓當事人感受到公平正義,而不是首先向社會公開。
網民“顯龍”:公布電話,對新聞發言人和法院來說,是壓力,更是責任。我們允許新聞發言人說錯話,但絕不能亂說話、不說話。如果面對媒體動輒“推擋壓”、“無可奉告”或者干脆玩失蹤,這樣的發言人豈不成了“稻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