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靜
[摘 要]圖書館辦館理念是圖書館的靈魂,決定著高校圖書館的發展方向,縱覽全國很多高校圖書館的辦館理念,將其歸納為六個堅持:服務是核心、資源是基礎、素養是前提、技術是保障、創新是動力、特色是生命,本文圍繞這六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辦館理念
圖書館辦館理念是圖書館的靈魂,明確辦館理念,才能有努力的方向和目標,才能有科學合理的規劃,縱覽全國很多高校圖書館的辦館理念,各有側重,例如:“人為本、和為貴、變則通為浙江大學圖書館辦館理念;讀者為中心、服務為主導”為清華大學圖書館的辦館理念;南開大學圖書館辦館理念為“服務第一,積極進取”;“努力創新”為山東大學圖書館辦館理念;山西大學圖書館辦館理念為“嚴格管理、科學管理、圍繞教學、服務第一”。這些高校圖書館的辦館理念基本涵蓋了讀者服務、人文精神、管理模式、創新發展等理念,可以概括為六個堅持:服務是核心、資源是基礎、素養是前提、技術是保障、創新是動力、特色是生命。
一、堅持服務是核心
服務是圖書館工作永恒的主題,陳光華教授提出:“圖書館無處不在”,簡單說就是圖書館的服務無處不在,圖書館的一切工作都是圍繞讀者服務展開的,以讀者為本的服務宗旨貫穿于服務的全過程,讀者服務是因讀者的需求而變,需在服務內容的深度和細節上下功夫,體現在充滿人文關懷的主動服務,如浙江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他們服務的方式為:以用戶需求為目標驅動,面向知識內容,加入用戶決策過程幫助用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上海交通大學在基本學科服務體系總體框架下,增強加了創新服務模式,即通過館員走進院系基地,融入學科團隊,嵌入研究過程服務模式,節省師生的寶貴時間。
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不斷拓展和增強服務范圍和能力,創造良好的借閱環境,營造一種尊重讀者、理解讀者、教育讀者的氛圍,變“被動型”為“主動型”服務,工作人員走出圖書館,面向讀者,主動與用戶聯系,了解需求,采用新的服務方式,主動為讀者服務。如:延長圖書館開放時間,實現一周七天全天為讀者服務;開辟讀者休閑區、交流空間等等方式。都可以極大地激發讀者的學習興趣,贏得讀者的認同和配合,減少館員與讀者的隔閡和不必要的摩擦,有效地保證圖書館各項制度的落實,有力地提高服務管理工作的實際效果。
同時注重圖書館文化建設。圖書館文化對館員具有凝聚、激勵、約束、導向的功能。圖書館要真正做好讀者服務工作并使其成為一種文化,就要創造最好的條件,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要求,形成具有圖書館行業特色的服務模式和體系。
二、堅持資源是基礎
資源是圖書館開展一切工作的物質基礎,是圖書館的生命線,是學校教學和科研向前發展的有力保障。本著資源統籌、管理優化的原則,建立方便快捷的文獻資源管理體系,提高文獻資源保障率。各高校館也在采取不同的措施努力提高采購的質量,同時十分重視本地資源的收集與建設。如上海交通大學采取“三一”原則的采購方式,即由院系師生、圖書館學科館員和圖書館采訪專家共同負責,同時與若干院系資料室建立合作關系,進行協同采購。
在紙本文獻資源建設中,建立圖書采購反饋機制,實現圖書館與讀者、學院的有效溝通和互動,提升館藏文獻的讀者需求的滿足率。在不斷豐富紙質圖書的同時,著力構造紙質館藏和虛擬館藏的共存與互補的館藏結構,積極推進和不斷完善數字化資源建設工作。構建統一完善的數字化圖書館系統,整合現有自動化系統數據、各類數據庫,同時實現虛擬參考咨詢、知識管理、資源加工建設、構建元數據倉儲、提供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服務、特色庫建設、學位論文服務、隨書光盤和音視頻資源管理服務等功能,促進資源建設。
三、堅持素養是前提
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是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基礎,組建高素養、業務強、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圖書館員隊伍,是推進圖書館工作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
實施“人才強館”戰略,努力創造條件,要系統制定館員培訓計劃,對每年培訓人員、培訓內容方向做出詳細設計,采用多渠道多方式強化館員培訓工作:(1)館內集中培訓:主要針對新理念、新技術等方面向全館做集中培訓;(2)部門培訓:主要針對各部門緊密相關的具體業務,突出部門特點及專業,著重解決部門業務關鍵問題;(3)外出進修:由館派至其他高校圖書館進行有針對性學習;(4)外送短期培訓:主要對各業務發展方向,優選人員,外送參加短期主題培訓。
實施“人才興館”戰略,通過多種途徑,優勝劣汰,努力打造一支由學科專家、學科館員為主體的多學科、高素質、高水平的專業服務隊伍。首先是加大人力資源調整力度,逐步改善全館專業結構、年齡結構,優化性別結構,重點提高新進人員計算機、外語、圖情專業比例,增強資源建設和學科信息服務的人員比例,降低閱覽開放崗位人員比重,不斷滿足圖書館數字化發展的需要。其次是進一步加強業務人員的專業培訓,通過各類培訓、協作交流等形式,大幅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補充新知識,逐步成為圖書館的學術帶頭人或現代化技術應用的業務骨干。
四、堅持技術是保障
現代化數字圖書館的建設過程中技術是基本保障,國內大部分高校圖書館都是采用國外先進的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如復旦大學圖書館用的是Horizon系統(Horizon系統是上海圖書館從國外引進的、目前居于世界領先水平的一個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這些國外引進的圖書館系統,系統集成性好,功能模塊覆蓋圖書館全部業務、各個工作環節,具有快捷的查詢、完備的統計等先進功能。但先進管理系統必須要符合自身發展需要,在西部一些高校圖書館少數民族語言類圖書是其館藏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圖書館選用金盤NET圖書館集成系統(金盤圖書館集成管理系統軟件GDLIS.NET),這套系統能解決維、哈、蒙語言圖書的編目問題。
圖書館可以組織專業人員,根據圖書館自身條件,在現有自動化平臺下開發出了許多功能應用讀者的特點進行個性化定制,不僅功能實用,而且十分方便。如華東師范大學圖書館在OPAC(在圖書館學上被稱作“聯機公共目錄查詢系統”)上實現了手機二維碼的識別,實現了手機圖書館,手機書目查詢,讀者借閱排名等功能。這也為圖書館自動化工作從基本技術保障工作到創新服務工作轉型提供了一個參考。
五、堅持創新是動力
創新是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動力,體制機制創新是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的中心環節,關鍵在于加強人力資源建設和管理體制改革。要通過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完善管理機制等措施,逐步形成人才第一機制和科學有序的管理模式,以適應學校教學科研發展的需要,從而充分發揮圖書館的各項功能。如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進行了全面的組織機構改革,將原來的13個部門整合為“三部一所”,形成了垂直化、扁平化、多分館協同的管理模式,有效控制命令傳遞周期、簡化工作流程,促使各項目標任務得到優質完成。同時建立了系列館員培訓體系,并針對新進館員和老館員設置了兩套館員素質培訓計劃,培訓后將進行專門考核檢測培訓效果。
六、堅持特色是生命
傳統的館藏方法、服務方式已不能滿足現代圖書館發展,要想獲得競爭力,就必須重新思考研究,通過建設特色館藏拓展特色服務的新理念,以便在新的信息環境中創造新的價值。應以學校辦學目標為指針,圍繞重點實驗室、優先發展學科和“重大項目”的建設及其研究方向,逐步建立代表學校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標志性成果的特色文庫資源,能夠突出地域性、民族性、專業性、和唯一性等特質,同時加強與各高校館的聯合,有效促進高校圖書館聯盟機制建設。
要形成特色,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長時間系統地積累,如華東師范大學圖書館、浙江大學圖書館都根據學科建設的發展方向,根據現有館藏和資源自身的特點,圍繞學校重點學科建立相匹配的特色館藏庫,以服務于高校的教學與科研。同時他們更加重注的是特色資源建設,包括浙大文庫、民國大型叢書文獻等,并牽頭浙江省數字圖書館建設,甚至還與塔里木大學合作建設絲綢之路文化特色資源。新疆師范大學建設的黃文弼先生特色藏館收納的書籍不僅包括考古學、文學著作,還涉及地理、美術、天文、宗教等學科。受贈與西域有關的書籍近百種,包括有《新疆圖志》《西陲總統事略》《蒙古西域諸國錢譜》等重要文獻,為新疆學者研究西域提供了豐富的史料。其中書籍中有手抄本《佛祖統紀》《西域匯鈔》,及1915年阿拉伯文《古蘭經》等文獻,為國內罕見文獻。書籍既有國內學者的研究成果,又有國際學者的研究成果。且語種豐富,包括有漢、俄、德、英、日、阿拉伯文。
總之,圖書館辦館理念是圖書館的靈魂,對其自身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代表了各個圖書館在發展階段所具有的其各自的時代特色,為圖書館事業健康、快速的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武金渭,袁青.淺談現代大學圖書館的辦館理念[J].高校圖書情報論壇,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