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婭麗
[摘 要]如何在實現對博物館藏品管理保護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利用博物館藏品的價值,一直以來都是博物館收藏管理者研究的焦點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我國有著明確的法律規定——《藏品管理工作手冊》之中明確的指出,只有在保證博物館藏品管理保護的基礎之上,才能夠對博物館藏品進行合理的利用。因此,在進行對博物館藏品保護和利用的過程之中,要明確管理保護是前提,合理利用是目的。針對這樣的情況,本文將具體的結合博物館藏品管理保護和利用所要注意的具體事項,分別介紹博物館藏管理保護以及博物館藏品的利用的具體方式。
[關鍵詞]博物館;藏品;管理保護;利用
博物館之所以花費很多金錢進行對藏品的收藏,根本目的就是在管理保護博物館藏品的前提之下,盡可能利用好博物館藏品的內在價值,將蘊含在博物館藏品之中的人文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展現給世人。如果不能夠對博物館藏品加以利用,那么儲存再多的博物館藏品也沒有用處。因此,在盡可能的對博物館藏品進行管理保護的基礎上,將博物館藏品向世人展示,利用好博物館藏品的內在價值,是進行博物館藏品管理保護和利用研究的重要領域。
一、進行博物館藏品管理保護和利用的重要意義
博物館是為人民群眾提供文物參觀機會的地方,是我國社會公共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博物館之中所收藏的文物也是我國社會的寶貴財產。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隨著而來的就是人民群眾對于精神文化需求的逐步提升,為數不少的人民群眾正在把自己的目光轉向文化休閑事業。為了滿足自身對于文化知識的渴求,圖書館、博物館等能夠為人民群眾提供文化休閑場所正成為人民群眾新的選擇。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有效的利用好博物館內部儲存的豐富藏品,采用科學的陳列方法呈獻給人民群眾,在合理保護博物館文物的基礎上,讓人民群眾能夠充分的享受到參觀文物帶來的快樂,是目前博物館管理人員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只有有效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才能夠讓博物館更好的肩負起自身的社會責任。
在傳統的博物館管理過程之中,博物館管理機構往往只是重視博物館內部收藏物品的數量的增加和收藏藏品的珍貴程度,單純的把保護好這些文物作為博物館的根本目的,并沒有把充分利用這些博物館藏品的寶貴的文化價值作為收藏目的,這就導致人民群眾的訴求難以得到有效的保證,博物館也就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針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求博物館不能只是一味的追求對于博物館藏品的收藏保護,而是要在注重對博物館藏品的管理與保護的基礎上,合理的利用好博物館藏品背后珍貴的文化價值。簡要的來說,就是要將博物館藏品的管理與保護以及博物館藏品的合理利用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在最大限度上保證博物館藏品的價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體現。
二、如何做好博物館藏品的管理保護工作
一般情況下,對博物館藏品進行利用的情況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種是用于正常的博物館文物陳列,以供人民群眾進行參觀;第二種是科學家對博物館文物進行科學探究;第三種是用于對博物館文物的影視宣傳活動;第四種是對博物館文物進行文物復制,以便于博物館文物可以利用復制品在全國各地進行展出;第五種是文物異地展出,以便于提升博物館文物的知名度。這些活動都有可能再利用的過程之中給博物館文物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害,為了有效的防止這些問題的產生,就需要在進行博物館文物利用的過程之中,在以下兩個部分做好對博物館文物的管理保護工作:第一,在進行博物館文物的運輸的過程之中,注意保護博物館文物不要因為路途顛簸而產生損害問題;第二,在博物館文物展示的過程之中注意保護博物館藏品的安全。
具體的來說,在進行博物館藏品異地運輸的過程之中,最重要的就是保證博物館藏品可以妥善的包裹在合適的包裝材料里面。鑒于博物館文物的寶貴價值,在選擇包裝材料的過程之中,也要具體的分析每一種博物館藏物的具體特性在進行對博物館藏物的選擇。對于那些相對體積比較大的博物館藏物,博物館工作人員要先使用囊盒對博物館藏品進行包裝,再將這些藏品放置進入柜箱之中,與此同時,還要保證柜箱之中的空隙都是用泡沫材料填充,防止藏品出現晃動的情況。至于體積比較小的博物館藏品,博物館工作人員要先使用囊匣對博物館藏品進行包裝,囊匣的大小要根據藏品的具體形狀和體積進行設計,并使用相應的填充物料進行填裝,以便于保護博物館藏品免受破壞。除此之外,在進行運輸的過程之中,每一個集裝箱都要合理的配置好裝箱卡,以便于運輸的工作人員可以清晰的知曉每一個集裝箱之中具體裝的是什么藏品,運送的過程之中也要有專門的人員進行保護。對于那些對特定的環境有需求的博物館藏品,例如對溫度和濕度要求比較高的紙類文物和絲綢類文物,就需要在運輸的過程之中盡可能的保證藏品處于正常的溫度和濕度范圍之內。
在博物館藏品的使用過程之中,要根據博物館藏品使用的不同方式采用不同的管理保護措施。在進行博物館藏物的展示過程之中,由于參觀的人數較多,博物館藏品所處的位置也比較暴露,這就導致博物館文物很容易受到破壞。針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在博物館藏物的展示過程之中,對于那些比較容易受到破壞的文物,要做到輕拿輕放,雙手捧持的要求,盡可能的減少對博物館文物的接觸。與此同時,在進行與博物館收藏的書畫類、金屬類文物接觸的時候,為了防止手心出汗對文物的破壞,要在接觸之前,事先帶好相應的手套,防止汗水對博物館文物造成損害。除此之外,博物館工作人員在進行書畫布置的時候,要嚴禁使用釘子直接將書畫掛在墻面上。在參觀博物館藏品的過程之中,也要規定參觀者不能吸煙飲水,防止對博物館文物造成破壞。當博物館收藏的藏品出庫的時候,都要對出庫的情況做好登記,在藏品回庫的時候要嚴格檢查是否出現了問題,并及時針對找出的問題予以解決。
三、如何做好博物館藏品的利用工作
截至目前為止,我國的博物館在進行對博物館藏品的管理的過程之中,仍然難以做到在最大限度上滿足各個社會群體的需要。具體的來說,博物館在進行文物的展示的過程之中,難以滿足參觀的人民群眾的需要,在進行專業研究人員的研究的過程之中,又難以讓研究人員可以更加便捷的利用博物館的藏品進行科學研究工作。針對這樣的情況,為了有效的提升博物館藏品的利用效率,就需要博物館的管理人員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自身的觀念:首先,博物館應當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將博物館內部的藏品資源整理成數據庫,以便于在利用的過程之中可以方便的進行提取;其次,做好對藏品開放的準備工作,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博物館藏品的管理技術也在不斷上升,但是距離完善的建立一套快速的博物館藏品檢索系統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就需要博物館管理人員做好基礎準備工作,在保證博物館藏品安全的基礎上,盡可能的向公眾展示博物館的藏品;最后,要定期開展博物館藏品的巡回展覽,提升博物館藏品的利用率,為了滿足這一點的需求,就需要博物館完善內部展廳建設,縮短藏物陳列周期,盡可能的向公眾展示博物館的藏品。
四、結論
綜上所述,為了有效的利用好博物館藏品的內在價值,首先就要管理保護好博物館藏品。但是,在實際的管理保護過程之中,由于博物館藏品有很多一部分具有一定的歷史年限,并且是易受損害的類型,這就導致進行博物館藏品的保護工作變得相對比較繁雜。針對這樣的情況,博物館管理者在進行對博物館藏品管理的過程之中,必須高度重視對博物館藏品的管理保護,有效的承擔起自身的責任,在保護好博物館藏品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博物館藏品的內在價值。
參考文獻:
[1]劉慶平,宋亦簫:《武漢博物館免費開放后的實踐與思考》,《中國文物報》2014年1月13日,第7版。
[2]陳燮君:《新的價值體系中的博物館文化的力量與智慧》,載《浙東文化》(2008年第1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1頁。
[3]續顏:《21世紀博物館藏品與社會責任》,載《21世紀博物館核心價值與社會責任》,科學出版社,2013年,第49頁。
[4]郭桂香,馮朝暉:《“這是我們這代人的責任”》,《中國文物報》2013年2月25日,第5版。
[5]馬自樹:《保護是永恒的主題》,載《文博余話》,紫禁城出版社,2013年,第169頁。
[6]段勇:《關于我國博物館若干概念的思考》,《中國博物館》2014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