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前

近十幾年來,中拉經貿以年均30%以上的增速突飛猛進。2013年,中拉經貿總額達到創紀錄的2616億美元。官員們在不同場合表達了“力爭在10年內推動中拉貿易規模達5000億美元、對拉投資存量達到2500億美元”的目標,同時能源資源、基礎設施建設、農業、制造業、科技創新和信息技術是中拉合作的六大重點領域。目前拉美市場已經成為中國企業非常看重的新興市場,進入該市場較早的企業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海爾:用互聯網思維開拓拉美
海爾1984年開始創業,到2013年已經成為連續四年獲得全球白電第一的企業。海爾集團電器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瞿迎春在2014年9月12~13日舉行的第八屆中國—拉美企業家高峰會上說,2014年海爾步入了30歲。“海爾是跟著時代在走,跟著時代的節奏踏著節拍。張瑞敏說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
瞿迎春認為,張瑞敏在2000年就提出“不觸網就死亡”,這個網就是互聯網,針對互聯網的特點,海爾做了三個方面的探索。
第一,互聯網的時代用戶和企業的距離不存在了,企業生產出來產品放在倉庫,通過大量的廣告和推銷手段實現銷售,如今這種模式已經被顛覆。海爾針對這個變化,主要把過去大規模的制造變成了大規模的定制,所有的產品都必須先獲得用戶的訂單,才在工廠進行生產。
這種模式也被海爾用在了拉美市場。瞿迎春說,在與拉美各國的合作方面,海爾最初也是靠中國國家領導人出訪古巴,帶著電視和冰箱走出去。現在完全改變了這樣的狀況,轉變成根據不同的機構和用戶需求,提供解決方案。比如一家一臺電腦,并不是簡單地將海爾的原有電腦往外推銷,而是根據實際需要來提供定制產品和服務。
第二,在互聯網時代,用戶的需求變化非常快。針對這種情況,海爾整個集團8萬多人的組織機構,打破了原來的層層匯報架構,由市場端和用戶端的員工進行決策,同時鼓勵所有的員工把大企業化小,進行小微的創業。這樣就可以避免大企業流程長和層層匯報而耽誤市場決策。
例如,海爾在委內瑞拉有三個85后員工組成的團隊,他們提出了在這個區域將要達成的目標,并且拿出自己的商業計劃書來說服海爾集團和風投支持他們。在他們負責的區域里,擁有自己的用人權、決策權、用財權等,而不是有了訂單和合作的機會,才往國內層層匯報,再由國內總部決定應該不應該做。
第三,海爾打破了自身封閉的墻,擁抱互聯網時代的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神。由以往所有分工都發生在企業內部,變成了現在全球的資源為我所用。海爾每個部門或者每個開辦公會議的地方,都是來自全球各個公司的員工共同來討論。這樣海爾可以與全球最優秀的資源進行合作,從而為用戶提供最優秀的解決方案。
舉例來說,海爾在古巴的數字電視項目上作為總承包商,提供的是符合古巴標準的電視機和機頂盒。海爾和清華大學進行了合作,因為清華大學擁有非常先進的數字電視技術標準。同時,海爾與北京數字電視工程實驗室也展開了合作,由該實驗室來負責測試數字電視平臺的搭建。可以說,同一個項目海爾整合了各方的優勢資源。
三一重工:用創新優勢贏得拉美市場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向文波在第八屆中國—拉美企業家高峰會稱:“三一是中國最大,也是位居世界第五的工程裝備機械企業。三一很多產品在中國都是第一品牌,我們有能力滿足南美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他表示,創新一直是三一的競爭優勢,三一的發展一直依靠創新驅動。創新很重要,難度也大,投資的回報也更高。在國際化過程中間,三一全球每個地區的客戶對產品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每個地區的法律法規對產品的要求也不一樣。每個國家的客戶購買力、消費水平也千差萬別。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唯一的渠道是創新。”向文波說,除了通過技術創新,去滿足客戶對產品的要求以外,還包括商業模式的創新,企業文化的創新,甚至企業組織機構的創新。如果以一個中國的思維方式和文化,產品想放之四海去滿足客戶的需求那是不行的,必須創新來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找到有競爭力的產品。
中成集團:借技術改造深入拉美農業
可以說,中國成套設備進出口(集團)總公司是中國最早進入拉美地區的企業之一。該集團成立于1959年,之后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組織實施了1400多個援助項目,其中在拉美地區12個國家援外項目17個。
中成(集團)總公司總經理顧海濤在第八屆中國—拉美企業家高峰會上介紹稱,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到最近幾年,中成集團在拉美地區主要利用中國政府的優惠貸款和出口信貸,實施工程承包項目和國際貿易項目,其中在加勒比地區承接了5個工程項目。與此同時,中成集團在南美地區和加勒比地區開展的國際貿易,這期間貿易額達到6億多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成集團在拉美承接了牙買加糖業項目。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8月,中成集團以900萬美元的金額收購了牙買加政府3家國有糖廠。接手之初,該項目面臨人員不足、缺少檢修配件和物資等重重困難,但中成集團頂住了壓力,用不到4個月的時間完成了牙買加需要6個月以上才能完成的工廠設備檢修工作。該糖業項目已于2012年初開榨。
顧海濤表示,目前該糖廠項目年產糖量達到13萬噸,直接雇傭當地2000多人就業。現在中成集團正在對糖廠進行工農業技術改造,預計到2016年完成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