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 春,許 銘,楊麗梅,肖紅婕,李紹榮
(云南鹽化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00)
食鹽加碘是持續消除碘缺乏病的重要策略,為此國家制定了相應碘鹽監測方案。方案對監測對象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為碘鹽生產加工或分裝和批發企業;第二層次為居民戶。碘鹽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對全面、準確了解碘鹽生產、銷售和居民食用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保證居民食用合格碘鹽具有重要意義。
某縣疾控中心按照《全國碘鹽監測方案》規定的抽樣方法,抽取居民戶碘鹽樣品若干,通過檢測發現部分樣品碘含量達不到該地區規定食鹽標準碘含量要求,為不合格碘鹽。通過隨機抽取上述4組樣品在不同的實驗室,由不同的分析檢測人員進行比對分析,結果精密度較差,甚至超過誤差允許范圍。
通過以上試驗,初步斷定樣品受到其他雜質污染,干擾了樣品的分析結果。為了保證樣品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客觀性,找到影響樣品檢測結果的因素具有重要的意義。
鹽碘含量測定均按照國標GB/T 13025.7中直接滴定法定量測定。
1)隨機抽取居民戶碘鹽4個,編號分別為0237、0238、0240、0252,分別由某疾控中心、昆明鹽礦、普洱制鹽分公司進行碘含量檢測比對試驗;
2)編號分別為GBW 10 006m、GBW 10 008m的“食用鹽中碘成分分析標準物質”(標準物質的碘含量標準值分別為12.0 mg/kg(不確定度2.0 mg/kg)、28.5 mg/kg(不確定度3.0 mg/kg))。分別采用不同碘酸鉀基準標定的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某疾控中心和昆明鹽礦的碘酸鉀基準標定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和不同的分析人員對兩種標準物質進行比對分析;
3)隨機抽取未開袋的食用鹽樣品,由昆明鹽礦、喬后鹽礦、普洱制鹽分公司采用不同的分析人員進行碘含量檢測比對試驗;
4)模擬居民戶食鹽碘含量檢測試驗:分別在未被污染的食用鹽中加入白糖、雞精、味精、生姜、大蒜、辣椒、醬油、食醋、小粉、花椒等物質,模擬居民戶廚房、餐桌、灶臺用鹽過程,分別由喬后鹽礦、普洱制鹽分公司進行碘含量檢測比對試驗。
居民戶食鹽碘含量檢驗結果見表1。
通過表1結果可以看出,樣品的檢測結果精密度較差,在分析的過程中發現有雜質干擾滴定終點的判斷。
食用鹽中碘成分分析標準物質比對試驗結果見表2。

表1 食鹽碘含量檢驗結果Table 1 Test results of iodine content in salt

表2 食用鹽中碘成分分析標準物質比對試驗結果Table 2 Comparison test results of analysis standard materials of iodine ingredients in salts
表2數據表明,分別采用不同碘酸鉀基準標定的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和不同的分析人員對兩種標準物質進行比對分析,分析結果均在相應的不確定度范圍內,證明在樣品沒有污染或者沒有被其它物質干擾的情況下,用不同的標準溶液和由不同的分析人員的分析結果在誤差允許范圍內。
批號為 20130120K3、20130120L3、20130129X2、20130208E1的未開袋的食用鹽樣品,由昆明鹽礦、喬后鹽礦、普洱制鹽分公司采用不同的分析人員進行比對試驗,分析結果見表3。

表3 未開袋食用鹽碘含量比對試驗結果Table 3 Comparison test results of iodine content in unopened bagged salt
由表3結果看出,在樣品沒有污染或者沒有被其它物質干擾的情況下,不同的標準溶液和不同的分析人員的分析結果均在誤差范圍內,且精密度很高。
模擬居民戶用鹽過程,分別在未被污染的食用鹽中加入白糖、雞精、等物質,分別由喬后鹽礦、普洱制鹽分公司進行碘含量分析比對試驗,結果見表4,表5。
表4,表5結果顯示,居民戶在廚房、餐桌、灶臺使用碘鹽的過程中,由于廚房、餐桌、灶臺溫度較高,濕度較大,食鹽中的碘非常容易升華而流失,導致碘含量偏低;第二方面在食鹽使用過程中,常用的佐料、食品添加劑很容易帶入,例如白糖、雞精、味精、生姜、大蒜、辣椒、醬油、食醋、小粉、花椒等物質。特別在農村,因使用習慣和方便,經常所有的調味料只用一把勺子,導致鹽樣中可能帶入其它物質,從而影響居民戶碘鹽碘含量監測結果。

表4 普洱制鹽分公司模擬居民戶碘含量檢測結果Table 4 Test results of iodine content in simulated household salt from Pu'er branches company

表5 喬后鹽礦模擬居民戶碘含量檢測結果Table 5 Test results of iodine content in simulated household salt from Qiaohou salt mine
我國是世界上碘缺乏病(IDD)流行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食鹽加碘是目前消除IDD唯一具有長期性和生活化的防治方法,是我國消除IDD長期堅持的主導措施,是最為經濟的補碘方式。而定期動態的居民戶碘鹽監測是全面、準確了解碘鹽生產、銷售和居民食用情況的重要依據,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和代表性直接影響政府相關部門的決策和判斷,所以居民戶碘鹽監測工作非常重要。對居民戶碘鹽檢測結果偏差較大的樣品,應及時分析原因,找出影響結果不穩定的因素。對找不出原因偏差較大樣品建議不列入統計分析,從而確保整體監測結果的代表性和準確性。加大食用碘鹽貯藏、使用的宣傳:碘鹽應密閉儲存,盡可能放置在溫度較低,濕度較小的環境,防止碘鹽中碘的升華流失;碘鹽使用時應采用單獨的工具(例如勺子)進行盛放,避免帶入其他物質,一方面影響碘鹽的穩定性,第二方面對碘鹽中碘離子的監測也會有影響,導致結果偏差,從而影響消除碘缺乏病的效果。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GB16006-2008.碘缺乏病消除標準[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
[2]李立明.流行病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351.
[3]陳祖培.中國2004年碘鹽監測行動在碘缺乏病監測中的意義和評價[J].中國流行病學雜志,2005,26(10):733-734.
[4]Pandav CS,Rao AR.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in livestock·Ecology and economics[J].New Delhi:Oxford UniversityPress,1997:1-228.
[5]鄒艷,水黎明,韓仕哲,等.影響海島成年居民尿碘水平的多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02,18(11):1350-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