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阮 華

夜晚小區散步,發現天空中的月亮又圓又大,一輪皓月掛在深藍色的天幕中,我也像是喝下一碗醇厚芳甜的桂花酒,無數浪漫活潑的小細胞在腦海中跳躍著。我想到了膾炙人口的嫦娥奔月的典故,假如清冷的廣寒宮內真住著貌比花美的嫦娥仙子,那砍伐桂花樹的吳剛是不是也是玉樹臨風?那可愛的玉兔是不是常伴仙子左右?神話是古人留下的美好傳說,它指引著人們向著真善美靠近。
我看到月亮底下飄來兩朵潔白的云彩,變幻著各種形狀各異的造型,不一會兒云彩遮住了月亮,天地一片朦朧,鳥朦朧樹朦朧,月朦朧人朦朧。后來在我不經意間,兩朵云彩不翼而飛了,月亮睜開它惺忪的雙眼,重新變得璀璨耀眼起來。沿著逶迤的小路我行到一座石拱橋上停下腳步,橋底下一泓靜如處子的湖水倒映出一輪明月,此時天上一個月亮水中一個月亮,湖面也折射出波光粼粼的紋路來。湖岸邊上的一片綠樹林也在月光的襯托下勾勒出綽約多姿的剪影,鳥雀也躲在枝頭靜靜地做著美夢。
桂花那甜絲絲的香味,從小區的綠樹林中飄來。桂花開花時濃香致遠,其香氣具有清濃兩兼的特點,清可蕩滌,濃可致遠,又花開于秋,所以稱謂“秋香”。每年它都和瓜果的幽香、稻米的清香結伴,依季節的時序襲來,醉我一個秋天。桂花不美,卻有精神。滿樹金黃細小的花兒,點綴著紅葉嬌艷的季節。雖然它沒有玫瑰的花枝招展,沒有百合的高貴淡雅,但有那濃郁的芳香,襲人心懷,沁人肺腑。又在芳香中帶有一絲甜意,使人久聞不厭。桂花有一個特點,花朵總是挨在一起,一團團、一簇簇地開,為它們的集體獻出一份美、一份力量,這一切的一切都來源于它們團結和氣的精神。因為有這點精神,它就高貴起來。每當微風吹來時,桂花隨風舞動著它那優美的身姿。花的香味四處飄散,四處彌漫,讓人感覺它不是一朵花而是一位身著華麗衣服,有著一種高貴氣質的貴婦人。
秋是香的季節,也是收獲的季節,我卻是兩手空空,總是在不安和焦慮中。偶讀南宋詞人朱敦儒的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無拘無束無礙;青史幾番春夢,紅塵多少奇才,不消計較與安排,領取而今現在。”我把“領取而今現在”一句反復吟哦,覺得人該有一種悠然自得的境界。不必“深杯酒滿”,也不必“小圃花開”,只在心中領取,便得逍遙。那么,我該領取自己那一份,即領取秋香,學一點團結和氣的精神,修一個寧靜的心靈,就像桂花那樣改變“是在適應環境的變化”罷。
心靜了,環境才會靜下來。工作一天下來很疲倦,但聞到桂花香時,這種疲倦感如同被花香洗掉一般,有種說不出的愉快。站在桂花樹下,仰望著黝黑的天、璀璨的群星,靜觀身旁寧靜的小區,感受清新舒適的風兒拂過,這是桂花在人心上描繪的圖畫,有時看似不經意的輕描,卻隱含了精彩美麗,讓人有無限遐想的意境;有時經過濃裝艷抹的粉飾,卻是質樸、淡雅,韻味無窮。這就是最高明的畫師,以巨筆繪素雅,以輕描摹濃彩。當我領悟到這一層意境后,又猶如醍醐灌頂,徹底大悟,心情如洗,一切煩惱俗事妄念皆去矣,心已化在這片寧靜的和諧中了,頓時輕盈如飛。
環繞小區一圈后,我踏著夜的影子意猶未盡地向著家的方向走去。我知道秋天已經隨風潛入夜地悄悄來到,它帶著雨的清涼,風的舒爽和大地的豐收,送給翹首盼望已久的人們,不久后它還會帶來菊花的清香和芬芳。秋夜,濃淡相宜,宛如一幅清秀淡雅的水墨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