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明
摘 要:本文剖析高校圖書館新生入館教育的目的、現狀,進而提出新生入館教育的方式、內容。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新生 入館教育
中圖分類號:G2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5(c)-0256-01
1 高校圖書館新生入館教育的目的
高校圖書館是集學習、閱覽、上網、人際交往于一體的、為教學與科研服務的學術性機構。可以說大學生有1/3的學習時間是在圖書館渡過的,圖書館開展新生入館教育就是為了提高大學生高效、合理、正確的使用圖書館以及圖書館中的資源,以免違犯圖書館的規定,給自己和圖書館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 高校圖書館新生入館教育的現狀
2.1 對新生入館教育重視不夠
目前,高校圖書館基本都對大學新生開展入館教育,但是不少學校的相關部門及受教育者卻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并且在新生入館教育的時間、方式、內容等方面也缺乏合理的規劃。高校圖書館只是根據上級的安排,在教育時間、人員、內容、方式做出相關安排。作者在圖書館工作多年,曾參加過新生的入館教育工作,教育時間很多安排在新生軍訓期間或者軍訓結束后的周六、周天兩天;授課人員一般由信息部、流通閱覽部或者其它部室承擔,沒有專門的授課隊伍;而在教育的內容、方式方面,一般是發放讀者手冊,工作人員帶領學生邊參觀邊介紹圖書館概況、館藏資源、借閱規則、上網查詢等。培訓時間短、參觀人員多、理論與實踐脫節、沒有相應的考評機制,使得新生入館教育多流于形式,很難提高學生對入館教育的重視和培訓效果。
2.2 新生入館教育效果不理想
學校圖書館對入館教育工作缺乏合理規劃,使得新生入館教育流于形式、效果不理想。大部分高校多采用發放圖書館讀者手冊、課堂培訓和實地參觀相結合的傳統教育方式,在時間短、任務重的情況下圖書館無法對新生進行具體的、系統深入的入館教育;而新生也很難在培訓時間短,內容多理論化、參觀多走馬觀花的前提下短時間消化吸收,對圖書館的認識只停留在表面現象,缺少深入了解。而學校圖書館后續教育跟不上,也沒有考評機制,這樣就使得教育的效果更是大打折扣,有的學生在四年的學習期間竟然沒有進過圖書館、沒有借過書,有的不知道如何查找圖書,有的不知道可以借幾本書,有的不知道如何查找信息等等,這是教育的失敗,同樣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地深思和更好地關注新生的入館教育。
2.3 新生入館教育的師資力量薄弱
雖然新生入館教育工作在各高校圖書館中都已有相當長的歷史,但是卻沒有針對新生入館教育的專門的師資培訓部門,大多是由信息部、流通閱覽部抽出人員來承擔。由于師資力量的不足,授課者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學經驗、教學方式、執教水平等參差不齊,加上現在由高校擴招帶來急劇增加的新生人數,授課者一次次的重復講解,身心疲憊,而使得入館教育的質量、效果不很理想。
2.4 缺乏對新生入館的后續教育
很多高校圖書館只是簡單地進行了基礎教育,缺乏對新生的后續教育,這就使得教育有點虎頭蛇尾,新生無法高效、正確的使用圖書館,無形中也增加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尤其進入21世紀信息時代,信息資源的獲取、查找、使用越來越重要,這就要求我們圖書館更要加大對新生入館的后續教育,這樣才能提高大學生對信息資源的利用率和與信息社會的接軌。
3 高校圖書館新生入館教育的方式
3.1 編印讀者手冊、向新生發放讀者手冊
很多高校圖書館為了迎接新生的到來,都積極編印圖書館讀者手冊,以便向新生發放讀者手冊,使大學新生能夠初步認識圖書館。讀者手冊較為詳細地介紹了圖書館概況、布局、規章制度、資源分布、借閱規則、聯機數據庫、信息檢索方法等信息,并且還附有各類圖表,如館舍示意圖、文獻檢索步驟圖、圖書借還流程、《中圖法》簡表等。手冊內容簡明扼要,圖文并茂,這樣的好處是便于大學生攜帶和保存,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查閱。
3.2 講座形式
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讀者手冊的有關內容,可以制作多媒體課件,由圖書館抽出資深館員,以多媒體課件配合讀者手冊作講座的形式對新生開展入館教育。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在圖書館的應用,多媒體教學的興起,尤其是后續教育,高校擴招帶來新生人數的增加,使得這種形式得以開展。當然這種方式也受時間、人數、場地等情況的制約。
3.3 實地參觀
由圖書館工作人員帶領學生實地參觀,可以更直觀形象地感受圖書館。圖書館可以與學校相關部門或各院系協商,采用以班或院系為單位,分批到圖書館實地參觀。圖書館抽調工作人沒帶領大學生采取邊參觀邊講解邊操作邊實踐的方式,向讀者介紹圖書館的概況、布局、規章制度、資源分布、借閱規則、圖書的檢索與查找、計算機的使用等內容,并在掌握理論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親自操作,切實感受圖書館。但這種走馬觀花的方式不能保證教育效果,并且影響到正在利用圖書館的讀者。
3.4 利用入館教育系統,自主學習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信息技術進入圖書館,圖書館業進入了一個展新的時代,而在新生的入館教育方面也有了極大的發展——圖書館新生入館教育系統的開發和利用。在學生觀看完制作好的教學錄像、動畫、PPT課件等的基礎上,然后登陸這一系統,隨后到系統題庫隨機抽取試題進行考試,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答題提交后系統會實時評分,成績合格的,系統自動會將學生信息轉入圖書館自動化系統,,辦理借閱證,這樣學生就可以入館享受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這是一種適合時代發展的教學模式,符合目前高校新生人數多,入館教育時間有限的特點,并且符合新生的自我意識強、好奇心大的心理特點。目前國內已經有部分高校圖書館的新生入館教育采用這種模式。
4 高校圖書館新生入館教育的內容
高校圖書館對大學新生進行入館教育是必需的,在教育的內容方面我認為可以分為基礎教育和后續教育兩個階段。
4.1 基礎教育階段
這一階段的內容可以包括圖書館的機構設置、館內布局、館藏資源分布、規章制度、《中圖法》、借閱規則、檢索機的使用、圖書的檢索、查詢、借還以及圖書超期的有關處理、計算機設備的操作使用、消防安全逃生。通過這一階段的學習可以讓同學們初步了解圖書館、圖書館的資源情況,為下一步的高效、合理、正確的使用圖書館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在有突發事件的情況下如何安全逃生得以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
4.2 后續教育階段
這一階段的教育內容可以包括數據庫的使用、電子信息資源的檢索與使用、學位論文的查詢與利用。通過這一階段的學習可以讓同學們進一步的更科學的使用圖書館的各種資源。
5 結語
總之,大學生要想正確、合理、高效的利用圖書館,使用圖書館的各種資源,就必須從新生的入館教育做起,圖書館也要合理安排、規劃部署,把入館教育落到實處,提高新生入館教育的效果,創建和諧、健康、安全的圖書館。
參考文獻
[1] 廖麗艷.高校圖書館新生入館教育現狀分析與對策[J].晉圖學刊,2009(4):41-43,54.
[2] 李娜.淺談高校圖書館新生入館教育工作[J].陜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2):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