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文
摘 要:隨著我國高速公路橋梁建設數量的不斷增加,對于橋梁基礎施工的質量控制也越來越嚴格,其不僅直接影響著橋梁建設的安全和穩定性,同時也是保障后期維護便捷和增強公路養護經濟性的關鍵。由于橋梁工程的特殊性,在進行樁基礎施工和處理的過程中與一般的高速公路基礎施工相比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所以該文在認真分析目前橋梁樁基礎施工中存在的典型質量問題基礎上,就施工的不同環節對其質量控制重點及相關措施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就相關問題做了討論。
關鍵詞:橋梁 基礎施工 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TU4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5(a)-0079-01
樁基礎施工是高速公路橋梁建設的基本環節,其常見的質量問題包括成孔不垂直、整體密實度不能滿足施工要求、井壁坍塌或鋼筋籠不能順利入孔等,要想從根本上避免這些質量問題首先要明確施工各環節中可能產生的質量問題并分析其產生的可能原因,根據施工環節及工序的不同明確相關的質量控制要點,其次是要建立有效的質量預防措施和嚴格的質量控制標準,在提升施工人員的整體質量控制意識基礎上規范施工的操作流程。
1 準備階段
樁基鉆孔之前首先要進行場地的處理和準備,其主要目的是對地表的雜物進行清理,對地下的土質特點、水電管線及地理環境進行探測,對基礎上空的電纜、高壓線及其他障礙物進行標注和處理。地表的雜物主要包括垃圾、廢品、石塊、樹枝及其他雜物等,而地下如果存在廢棄的管線,則應該進行必要的清除或截止處理,對于仍在使用過程中的管線則應該進行改線或變更設計處理。其次是要根據施工前的測量確定樁孔的位置和標記出每個樁位的中心位置,其中標樁的埋設必須做到醒目和牢固,當然對于樁位確定的偏差應該控制在10 mm以內,必要時還可以根據施工地形、施工圖紙和實際施工的工程量對施工樁位進行復測,以保證施工的精確性和施工進度的穩定性。最后對于護筒的埋設和鉆機的就位應該保證護筒形式選擇的合理性、護筒埋設的準確性和鉆機就位的平衡性等,當采用回轉鉆時護筒的內徑和上端應大于鉆頭直徑和高于地面至少100 mm,此外為了避免施工的過程中護筒位置的偏移還應該使用粘土對坑壁與護筒間的間隙進行填實處理。而為了避免鉆機在施工的過程中出現鉆頭的偏移,在使用之前應事先使用經緯儀從兩個方向進行鉆桿垂直度的測量和進行偏差的調整。
2 鉆孔過程
鉆孔是樁基施工的關鍵環節,也是最容易出現質量問題的環節,主要包括坍孔、斜孔、縮孔、擴孔、孔內漏漿和掉鉆、卡鉆等。當產生坍孔時多表現為孔口的進尺不動但出渣量明顯,孔內的水位出現突然的下降又緩慢的回升,而出現塌孔的原因較多,包括孔壁與機具的碰撞、泥漿的性能和質量不符合施工要求、孔內水頭的控制不到位等。導致斜孔的原因包括施工土質的偏軟、巖面傾斜、鉆頭遇到探頭石或鉆機出現移位等,擴孔或縮孔問題的出現主要與現場施工的土層不良、鉆桿的擺動過大或鉆頭磨損過大等相關。要想提高這一環節的施工質量首先應根據樁基施工地質條件和相關的施工技術要求,合理的選擇具體的鉆孔方法和安排相關的施工鉆機,當出現坍孔時應優先查明坍孔的位置和問題的嚴重性,在改善泥漿性能和加大泥漿比重的基礎上,采取緩慢的鉆進操作,如果坍孔較為嚴重則應利用礫石土或粘質土進行回填,而出現斜孔時可通過吊住鉆頭和反復掃孔來使其恢復正直,偏斜嚴重時則應在孔沉積密實后再繼續操作。
3 清孔過程
樁基清孔的主要目的是保證沉渣厚度的合格和灌注混凝土的質量,在施工的過程中首先應避免因換漿過快、加水過多或泥漿含砂率過高等導致的塌孔問題,而如果出現上述質量問題則可以根據損壞的嚴重程度合理的選擇改善泥漿性能或回填重新鉆孔等操作。此外由于該環節的施工質量多依賴于施工人員的規范操作,所以適當的加強施工人員的質量控制意識是保證該環節施工質量的重點。在進行正式施工之前應該對施工人員進行基本的質量管理培訓,編制施工質量控制計劃和有針對性的分配質量控制目標,爭取做到質量控制責任到人和控制目標明確,在進行控制的過程中還應該針對發現的質量問題應及時的調整質量控制計劃,并進行檢查和糾偏。此外還應按照施工工序的安排,深化施工現場的質量管理重點,要求施工人員掌握不同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重點,嚴格按照質量控制要求進行報驗。必要時應該安排專門的質量監測人員對施工質量進行檢測,對于專業性要求較高的實驗人員,應該保證持證上崗和熟悉相關的操作規程。而施工人員還應該積極配合現場監理人員做好施工質量檢測和控制工作,對于監理人員需要收集和整理的數據應該及時進行提供,并積極幫助分析產生質量問題的原因。
4 樁基灌注過程
樁基灌注首要環節是進行的是鋼筋籠的吊放,其質量控制的重點包括制作成型與設計圖紙相一致,吊裝和運輸的過程中預防發生變形,吊起或下放的過程中保證平穩和垂直,如果出現下放困難的情況時,應先進行問題原因的查明和鋼筋籠的保護,以免因強行下放導致的孔壁坍塌或其他質量問題。而對于樁基混凝土的制備也是影響樁基施工質量的關鍵,在進行拌制的過程中除嚴格按照設計配合比的要求進行之外,還應控制粗集料的粒徑(>40 mm)和塌落度(18~20 cm)滿足施工要求,如果出現離析或拌合不勻等問題時應進行廢料處理或重新拌制,當然運輸的過程中還應避免因漏漿事故導致的原料浪費。混凝土的灌注屬于樁基灌注的最后一個環節,其質量控制的重點包括避免導管堵塞或進水,防止灌注的坍孔或鋼筋籠的上升等,而為了增強這一環節的質量控制首先應該控制混凝土的初灌數量和灌注的時間,如果灌注時間過長可能會導致拔管的困難。其次如果在灌注的過程中出現坍塌則應用吸泥機吸出坍塌混凝土表面的泥土,待恢復穩定后再繼續進行正常灌注。最后為了避免灌注過程中鋼筋籠的上浮,可以事先將鋼筋籠的頂部焊接在護筒上或適當的降低灌注速度。
此外高速公路橋梁建設通常需要經歷較長的工期,而在這一時間變化的過程中已經處理好的樁基通常會面臨環境影響因素的變化或其他施工條件的變化,所以應該及時對施工的路面進行定期的檢查,具體內容包括對樁基的超聲波透射檢測、灌注質量問題的排除、保護措施的完善和周圍植被的護理等。橋梁基礎施工結束后應對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藝進行及時的總結和經驗分析,整理工程的質量控制數據,并做好收集和存儲工作,為日后的質量措施改進和施工方案制定提供科學的依據,此外還應避免雨季施工也是保證橋梁樁基礎穩定性的關鍵。
5 結語
通過該文對橋梁樁基礎施工質量控制重點的簡單介紹,不僅認識到其對橋梁建設安全和穩定的重要性,同時也更加明確了要想提高樁基礎施工的整體質量,就要從場地準備、路基清理與測量、工序安排及質量監測等多個方面進行,針對容易出現質量問題和存在質量隱患的關鍵環節進行重點控制。隨著我國對樁基礎施工重視性的提升和施工質量控制措施的不斷完善,未來的橋梁基礎施工質量一定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崔慧德.橋梁基礎施工技術質量控制措施[J].現代商貿工業,2013(23):181-182.
[2] 王慶玲.高速公路橋梁樁基礎施工方法探討[J].科技與企業,2012(21):173-173.
[3] 曾賢超,張燕.淺談公路橋梁樁基礎施工技術和質量控制[J].建材與裝飾:上旬,2011(6):381-3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