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利++李羅++姚聰++楊密淵++王志勇++李青翠
摘 要:大學是培養綜合能力的舞臺,是為實現自我價值儲蓄力量的階段,班團活動是提高自我能力的平臺,班團活動在豐富了我們的課外生活的同時又陶冶了我們的情操,鍛煉了我們的能力,提升了我們的內涵,同時還凝聚了同學對所在班級、學院的向心力,提高了協作能力和團隊精神。本文論述了大學生成功開展班團活動的現狀,討論其意義,并針對現狀提出了成功開展班團活動的建議,以期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導做出有益指導。
關鍵詞:大學生 班團活動 現狀調查 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5(a)-0178-02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班級是大學生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主要組織載體。高等學校團組織要把加強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充分發揮在教育、團結和聯系大學生方面的優勢,竭誠為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服務。[1]該研究著力于探討大學生參與班團活動的情況,揭示班團活動對大學生的意義以及影響大學生參加班團活動的因素,以便引導學生正確的對待班團活動并且為高校學生班團活動管理者提供參考。
1 調查對象與方法
此次調查是在我校2010、2011、2012、2013四個年級的臨床、影像、口腔、麻醉、護理、檢驗等系別中,分別在每個年級隨機選擇300名學生共1200名學生作為調查對象進行的問卷調查。以自行設計的《大學生參加班團活動情況調查問卷》表作為工具。問卷共涉及16道封閉性問題,包括2個基本情況調查,4個多選,10個單選,以及一道開放性問題。1200名學生獨立完成問卷,有效回收1118份,回收率高達93.2%,符合統計學標準。統計用SPSS 17·0軟件整理分析,進行描述性統計。
2 調查內容與數據
2.1 大學生對班團活動的認識與態度
從調查問卷分析可見:我校53.33%的同學一學期參加的班團活動不超過4次,平均每個月一次都不到,8次及其以上班級,相當于每月兩次的僅有8.49%??梢娢倚i_展班團活動不頻繁。
表1分析可見:在被調查的大多數同學認為開展班團活動意義不大,沒有意識到班團活動的重要性。雖然大多數人覺得占用的時間不多,而且也偶爾和其他班一起開展,這樣擴大了交際范圍,但絕大多數人對班團活動還是不滿意。僅34.55%的同學積極參加,19.39%的同學毫無興趣,甚至反對??偟脕碚f,同學們對開展班團活動的積極性不高,而且效果也不好。
2.2 大學生參加班團活動的目的與感受
從表2中我們可以發現,同學們參加班團活動的目的具有多樣性,很豐富。但其中以鍛煉能力的還是大多數,大學就是一個鍛煉自己的平臺。對于培養興趣和交友的相差不多。也有少部分人是應學校老師規定,不得不參加。但是活動的效果卻不太理想,大部分同學參加活動之后,感覺平淡無奇,對自己沒有提高,15.76%的人居然沒有把自己投入到活動中去,沒有絲毫感覺??梢娢倚i_展活動的質量不高。
2.3 大學生對班團活動的評價
據調查,66.67%的人覺得現在開展的班團活動流于形式,缺乏實質內容。超過半數的人認為活動內容主題古板,沒有新意。24.45%的人認為活動過于頻繁,占用了太多空余時間。甚至少數人認為活動時間與學習時間相沖突。對于現階段班團活動存在的主要問題,58.18%的人認為同學們在活動中凝聚力不夠,40.61%的人認為影響力不夠,18.18%的人認為學校不夠重視,7.88%的人認為活動開展次數太少。由此可知,我校開展班團活動存在較多問題,亟需解決。
2.4 大學生對班團活動的展望
大學生理想中班團活動的效果
分析數據可知,52.12%的人期待可以通過參加班團活動提高專業技能、綜合素質,9.7%的人認為應該服務社會,32.12%的人覺得應該引導青年。大學生參加班團活動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大多數都是想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確實的為社會服務,在這一點上高校領導應該給予重視。
分析表3可見,我校學生對開展加班團活動的地點有較多想法,思維豐富。超過半數的人希望在在校內,在開展活動的同時,也服務學生,并且給校友留校印象。校外地點大多數人寧愿在公園,有個舒適的環境能個釋放心情。絕大多數人喜歡在戶外開展班團活動,而且是一些輕松搞笑娛樂型的,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喜歡教育型的班團活動??傮w看來,學生參加班團活動不僅希望提高自己能力,同事還想借此放松自己。豐富多彩的形勢,表明了大學生思維活躍,對成功開展活動有較大幫助。
3 大學生參加辦活動的現狀分析
3.1 同學們對班團活動的積極性不高
3.1.1 活動形勢單一:就我院來說,每月團組織生活是由團委統一規定主題,大都是一些傳統單調的主題,限制了同學們的活動方式以及形式,不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時代在快速變化,但很少有班團活動為了適應學生而發生些許變化。
3.1.2 追求數量、忽視質量:學工團委每月都要求學生開展班團活動,而且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活動。就我校實際情況來說,課程相對其他院校安排得比較緊,學習任務比較重。在時間不足的情況下,來不及做充分準備,大家只能草草了事。
3.1.3 個人因素:就我校實際情況來說,課程相對其他院校安排得比較緊,學習任務比較重。因此,大家平時的空余時間不是很多,一到節假日都有自己的安排,不愿意去參加一些枯燥乏味的活動。
3.2 學校重視力度不夠
學校沒有意識到班團活動對于班級建設以及學校發展的重要性。班集體凝聚力強不強,是衡量高?;鶎咏M織建設優秀與否的標準之一。[2]而凝聚力則體現在平時的集體班團活動中。當一個班級的大部分同學都具有很高的集體榮譽感與集體歸屬感時,這個班級的核心價值觀—— 集體主義價值觀才得以形成。[3]但我校并沒有如此深刻的認識,學校在活動方面的制度不完善,只是一味的為同學們在規定的時間安排活動。endprint
3.3 社會對大學生開展班團活動沒有大力支持
分析調查問卷可知,學生組織課外、校外班團活動并不是很順利。外出活動經費地點都是一個炙熱的問題。學生沒有能力支付所有活動經費,需要社會資助。但現實中,很多商家都不愿意給予學生幫助,帶著懷疑態度。
4 大學生參加班團活動建議
4.1 大學生自身方面
4.1.1 端正自己對待班團活動的態度。摒棄學習至上、自命清高的心理。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大學生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需要我們全方面發展。
4.1.2 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開展活動。班團活動應以專業知識位依托,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起來,相互進步。在現實中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讓學生們知曉自己的不足,這樣會成為激發他們努力學習好專業知識的動力。
4.2 教育機構與學校制度
4.2.1 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角度去開展班團活動
學生作為班團活動的主體,是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體驗者、實踐者。新世紀的教育,需要具有新觀念的老師來實踐?!?】教師必須更新觀念,擺正自己的位置,退居到幕后,留足夠的空間給學生們去發展。學生才是活動的主角,讓學生自己當家做主,他們才會發揮自己最大的才智成功開展活動。
4.2.2 加大對班團活動的重視
現如今,很多學校已經意識到班團活動對加強班級、學校管理建設的重要性,班團活動有利于同學們培養協作精神,通過班級活動讓整個集體更加團結。增加班級凝聚力,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也隨之鞏固。
4.2.3 完善對參與班團活動的獎勵政策
一方面,學院可以出臺一些政策支持,及給予積極參加班團活動的同學適當的加分措施;另一方面,對于學生綜合測評“活動”一欄的加分要嚴格把關,建立健全更完善的獎學金評比制度,防止學生為了綜合測評加分而過多地參與班團活動。
參考文獻
[1] 江旭梅.高校班團活動現狀及對策分析[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1(5):10-12.
[2] 張娟娟.班團活動對班級管理的促進作用[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2(9):164,174.
[3] 葉建國,毛筱媛.高?;鶎影鄨F組織建設的探討[J].高教與經濟,2007(3):56-58.
[4] 邵敏,易申君.高職院校班團活動開展現狀及對策措施分析[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3(1):218-219.endprint
3.3 社會對大學生開展班團活動沒有大力支持
分析調查問卷可知,學生組織課外、校外班團活動并不是很順利。外出活動經費地點都是一個炙熱的問題。學生沒有能力支付所有活動經費,需要社會資助。但現實中,很多商家都不愿意給予學生幫助,帶著懷疑態度。
4 大學生參加班團活動建議
4.1 大學生自身方面
4.1.1 端正自己對待班團活動的態度。摒棄學習至上、自命清高的心理。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大學生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需要我們全方面發展。
4.1.2 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開展活動。班團活動應以專業知識位依托,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起來,相互進步。在現實中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讓學生們知曉自己的不足,這樣會成為激發他們努力學習好專業知識的動力。
4.2 教育機構與學校制度
4.2.1 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角度去開展班團活動
學生作為班團活動的主體,是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體驗者、實踐者。新世紀的教育,需要具有新觀念的老師來實踐。【4】教師必須更新觀念,擺正自己的位置,退居到幕后,留足夠的空間給學生們去發展。學生才是活動的主角,讓學生自己當家做主,他們才會發揮自己最大的才智成功開展活動。
4.2.2 加大對班團活動的重視
現如今,很多學校已經意識到班團活動對加強班級、學校管理建設的重要性,班團活動有利于同學們培養協作精神,通過班級活動讓整個集體更加團結。增加班級凝聚力,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也隨之鞏固。
4.2.3 完善對參與班團活動的獎勵政策
一方面,學院可以出臺一些政策支持,及給予積極參加班團活動的同學適當的加分措施;另一方面,對于學生綜合測評“活動”一欄的加分要嚴格把關,建立健全更完善的獎學金評比制度,防止學生為了綜合測評加分而過多地參與班團活動。
參考文獻
[1] 江旭梅.高校班團活動現狀及對策分析[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1(5):10-12.
[2] 張娟娟.班團活動對班級管理的促進作用[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2(9):164,174.
[3] 葉建國,毛筱媛.高?;鶎影鄨F組織建設的探討[J].高教與經濟,2007(3):56-58.
[4] 邵敏,易申君.高職院校班團活動開展現狀及對策措施分析[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3(1):218-219.endprint
3.3 社會對大學生開展班團活動沒有大力支持
分析調查問卷可知,學生組織課外、校外班團活動并不是很順利。外出活動經費地點都是一個炙熱的問題。學生沒有能力支付所有活動經費,需要社會資助。但現實中,很多商家都不愿意給予學生幫助,帶著懷疑態度。
4 大學生參加班團活動建議
4.1 大學生自身方面
4.1.1 端正自己對待班團活動的態度。摒棄學習至上、自命清高的心理。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大學生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需要我們全方面發展。
4.1.2 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開展活動。班團活動應以專業知識位依托,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起來,相互進步。在現實中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讓學生們知曉自己的不足,這樣會成為激發他們努力學習好專業知識的動力。
4.2 教育機構與學校制度
4.2.1 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角度去開展班團活動
學生作為班團活動的主體,是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體驗者、實踐者。新世紀的教育,需要具有新觀念的老師來實踐。【4】教師必須更新觀念,擺正自己的位置,退居到幕后,留足夠的空間給學生們去發展。學生才是活動的主角,讓學生自己當家做主,他們才會發揮自己最大的才智成功開展活動。
4.2.2 加大對班團活動的重視
現如今,很多學校已經意識到班團活動對加強班級、學校管理建設的重要性,班團活動有利于同學們培養協作精神,通過班級活動讓整個集體更加團結。增加班級凝聚力,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也隨之鞏固。
4.2.3 完善對參與班團活動的獎勵政策
一方面,學院可以出臺一些政策支持,及給予積極參加班團活動的同學適當的加分措施;另一方面,對于學生綜合測評“活動”一欄的加分要嚴格把關,建立健全更完善的獎學金評比制度,防止學生為了綜合測評加分而過多地參與班團活動。
參考文獻
[1] 江旭梅.高校班團活動現狀及對策分析[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1(5):10-12.
[2] 張娟娟.班團活動對班級管理的促進作用[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2(9):164,174.
[3] 葉建國,毛筱媛.高?;鶎影鄨F組織建設的探討[J].高教與經濟,2007(3):56-58.
[4] 邵敏,易申君.高職院校班團活動開展現狀及對策措施分析[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3(1):218-2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