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霞
摘 要:良好的空間想象能力是學好《機械制圖》的基礎,所以如何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就成為眾多代課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該文從直觀教學、實踐教學、課后討論和多媒體教學四個方面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一些探索,希望對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提高能有所幫助。
關鍵詞:空間想象能力 空間想象能力的提高 探索
中圖分類號:G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c)-0211-01
《機械制圖》是機械、機電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求學生掌握最基本的繪圖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的繪圖和讀圖能力,為其他專業課的學習做好鋪墊,為學生以后從事技術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其實,不管是繪圖還是讀圖,都離不開空間想象能力。什么是空間想象能力呢?所謂的空間想象能力就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空間形式進入觀察、分析、認知的抽象思維能力,既能根據物體的平面圖想象出空間立體圖形,也能根據物體的空間立體圖形想象出其平面圖形。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學生在學習《機械制圖》時的空間想象能力呢?該就此問題進行詳細分析。
1 采用掛圖、模型等直觀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物與圖之間的聯系
目前,中職院校的在校生多數為初中畢業生或少數高中畢業生,對于空間立體幾何幾乎沒有什么接觸,即便有也是最簡單的基本形體,其知識儲量遠遠不能滿足《機械制圖》的學習要求。這對于初學《機械制圖》的他們可以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那么,教師在上課時,就可以采用掛圖、模型等比較直觀的教學方式,把實物和圖形聯系起來,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比如講基本體的三視圖,我們可以直接拿一些圓柱體、正方體、圓錐體、球體等實物,讓學生比對著實物去畫。畫好以后,再仔細觀察這些基本體的三視圖,抓住其特征,對應地想象出這些基本體的立體圖形。如下圖,看到兩個相同的等腰三角形與一個圓形,那它對應的就應該是圓錐體。看到三個相同的圓形,我們就應該想到它對應的基本體是球體。只要學生看到基本體的三視圖能立馬想象出它的立體圖,或者看到基本體的立體圖能立馬想象出它的三視圖,這樣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第一步就達到了。(見圖1)
2 通過實踐,引發學生興趣,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僅有基本體的空間想象能力對于學習《機械制圖》而言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我們都知道,任何機器零件,單從形體的角度來看,都是由基本體按一定的連接方式形成的組合體,所以我們還要培養學生對組合體的空間想象能力。既然組合體都是由基本體演變而來,那么我們可以把這些組合體分解成基本體來研究。如圖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長方體,然后用一個正垂面P進行一次截割,再用一個鉛垂面Q進行二次截割。這時,我會組織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在操作中收獲快樂。我們可以用刀把土豆先切成一個長方體,再沿著正垂面P切一次,看看形狀的變化,然后沿著鉛垂面Q切一次,再觀察一下形狀的變化。根據形狀的變化,逐漸畫出物體的三視圖。也可以引導學生在這個物體上再加一些基本體,或者在這個物體的基礎上再進行切割,再畫物體的三視圖。如此反復練習,在三視圖和立體圖之間進行互換練習,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當然,除了這些課堂的實踐外,我們還可以帶學生進實習工廠,參觀學習,自己動手加工一些小機器零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多接觸生活中常見的機器零件,多看機器零件的圖紙,對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也是有很大幫助的。(見圖2)
3 課后展開討論活動,總結提高空間想象能力的方法
課后討論是教師教學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課后討論可以讓許多課堂上沒有解決的問題課后得以解決,或者將課堂上的內容做一個延伸。當然課后討論也不是盲目的,需要老師很好地引導。我們可以精心挑選一些圖形,讓學生自己比較,相互探討,最終自己得出結論,總結提高空間想象能力的方法。(見圖3)
如果單看主視圖和俯視圖,它們都是一樣的,但是再加上左視圖,我們就知道這是四個形狀各異的物體。此時,我們就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討論。一個視圖能唯一確定物體的形狀嗎?那兩個視圖呢?是不是只有三個視圖才能唯一確定物體的形狀呢?經過這樣的討論,讓學生反復摸索,不斷比較,自己總結,使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在課后討論中得到提高。
4 教師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開拓學生的思維想象空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傳統的“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方法已被打破,多媒體教學在課堂上應用的越來越多。使用PPT等多媒體教學方式,可以把抽象的、枯燥的學習內容轉化成形象有趣的、可視可聽的動感內容,使教材和媒體之間優勢互補。形象的三維動畫或Flash更容易讓學生多角度觀察物體,認識物體,開拓學生視野,促進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提高。
總之,提高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方法很多,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不斷探索,不斷創新。
參考文獻
[1] 果連成.機械制圖[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2] 孫仲榮.機械制圖[M].煤炭工業出版社,1997.endprint
摘 要:良好的空間想象能力是學好《機械制圖》的基礎,所以如何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就成為眾多代課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該文從直觀教學、實踐教學、課后討論和多媒體教學四個方面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一些探索,希望對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提高能有所幫助。
關鍵詞:空間想象能力 空間想象能力的提高 探索
中圖分類號:G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c)-0211-01
《機械制圖》是機械、機電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求學生掌握最基本的繪圖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的繪圖和讀圖能力,為其他專業課的學習做好鋪墊,為學生以后從事技術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其實,不管是繪圖還是讀圖,都離不開空間想象能力。什么是空間想象能力呢?所謂的空間想象能力就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空間形式進入觀察、分析、認知的抽象思維能力,既能根據物體的平面圖想象出空間立體圖形,也能根據物體的空間立體圖形想象出其平面圖形。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學生在學習《機械制圖》時的空間想象能力呢?該就此問題進行詳細分析。
1 采用掛圖、模型等直觀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物與圖之間的聯系
目前,中職院校的在校生多數為初中畢業生或少數高中畢業生,對于空間立體幾何幾乎沒有什么接觸,即便有也是最簡單的基本形體,其知識儲量遠遠不能滿足《機械制圖》的學習要求。這對于初學《機械制圖》的他們可以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那么,教師在上課時,就可以采用掛圖、模型等比較直觀的教學方式,把實物和圖形聯系起來,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比如講基本體的三視圖,我們可以直接拿一些圓柱體、正方體、圓錐體、球體等實物,讓學生比對著實物去畫。畫好以后,再仔細觀察這些基本體的三視圖,抓住其特征,對應地想象出這些基本體的立體圖形。如下圖,看到兩個相同的等腰三角形與一個圓形,那它對應的就應該是圓錐體。看到三個相同的圓形,我們就應該想到它對應的基本體是球體。只要學生看到基本體的三視圖能立馬想象出它的立體圖,或者看到基本體的立體圖能立馬想象出它的三視圖,這樣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第一步就達到了。(見圖1)
2 通過實踐,引發學生興趣,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僅有基本體的空間想象能力對于學習《機械制圖》而言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我們都知道,任何機器零件,單從形體的角度來看,都是由基本體按一定的連接方式形成的組合體,所以我們還要培養學生對組合體的空間想象能力。既然組合體都是由基本體演變而來,那么我們可以把這些組合體分解成基本體來研究。如圖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長方體,然后用一個正垂面P進行一次截割,再用一個鉛垂面Q進行二次截割。這時,我會組織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在操作中收獲快樂。我們可以用刀把土豆先切成一個長方體,再沿著正垂面P切一次,看看形狀的變化,然后沿著鉛垂面Q切一次,再觀察一下形狀的變化。根據形狀的變化,逐漸畫出物體的三視圖。也可以引導學生在這個物體上再加一些基本體,或者在這個物體的基礎上再進行切割,再畫物體的三視圖。如此反復練習,在三視圖和立體圖之間進行互換練習,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當然,除了這些課堂的實踐外,我們還可以帶學生進實習工廠,參觀學習,自己動手加工一些小機器零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多接觸生活中常見的機器零件,多看機器零件的圖紙,對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也是有很大幫助的。(見圖2)
3 課后展開討論活動,總結提高空間想象能力的方法
課后討論是教師教學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課后討論可以讓許多課堂上沒有解決的問題課后得以解決,或者將課堂上的內容做一個延伸。當然課后討論也不是盲目的,需要老師很好地引導。我們可以精心挑選一些圖形,讓學生自己比較,相互探討,最終自己得出結論,總結提高空間想象能力的方法。(見圖3)
如果單看主視圖和俯視圖,它們都是一樣的,但是再加上左視圖,我們就知道這是四個形狀各異的物體。此時,我們就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討論。一個視圖能唯一確定物體的形狀嗎?那兩個視圖呢?是不是只有三個視圖才能唯一確定物體的形狀呢?經過這樣的討論,讓學生反復摸索,不斷比較,自己總結,使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在課后討論中得到提高。
4 教師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開拓學生的思維想象空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傳統的“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方法已被打破,多媒體教學在課堂上應用的越來越多。使用PPT等多媒體教學方式,可以把抽象的、枯燥的學習內容轉化成形象有趣的、可視可聽的動感內容,使教材和媒體之間優勢互補。形象的三維動畫或Flash更容易讓學生多角度觀察物體,認識物體,開拓學生視野,促進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提高。
總之,提高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方法很多,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不斷探索,不斷創新。
參考文獻
[1] 果連成.機械制圖[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2] 孫仲榮.機械制圖[M].煤炭工業出版社,1997.endprint
摘 要:良好的空間想象能力是學好《機械制圖》的基礎,所以如何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就成為眾多代課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該文從直觀教學、實踐教學、課后討論和多媒體教學四個方面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一些探索,希望對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提高能有所幫助。
關鍵詞:空間想象能力 空間想象能力的提高 探索
中圖分類號:G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c)-0211-01
《機械制圖》是機械、機電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求學生掌握最基本的繪圖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的繪圖和讀圖能力,為其他專業課的學習做好鋪墊,為學生以后從事技術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其實,不管是繪圖還是讀圖,都離不開空間想象能力。什么是空間想象能力呢?所謂的空間想象能力就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空間形式進入觀察、分析、認知的抽象思維能力,既能根據物體的平面圖想象出空間立體圖形,也能根據物體的空間立體圖形想象出其平面圖形。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學生在學習《機械制圖》時的空間想象能力呢?該就此問題進行詳細分析。
1 采用掛圖、模型等直觀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物與圖之間的聯系
目前,中職院校的在校生多數為初中畢業生或少數高中畢業生,對于空間立體幾何幾乎沒有什么接觸,即便有也是最簡單的基本形體,其知識儲量遠遠不能滿足《機械制圖》的學習要求。這對于初學《機械制圖》的他們可以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那么,教師在上課時,就可以采用掛圖、模型等比較直觀的教學方式,把實物和圖形聯系起來,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比如講基本體的三視圖,我們可以直接拿一些圓柱體、正方體、圓錐體、球體等實物,讓學生比對著實物去畫。畫好以后,再仔細觀察這些基本體的三視圖,抓住其特征,對應地想象出這些基本體的立體圖形。如下圖,看到兩個相同的等腰三角形與一個圓形,那它對應的就應該是圓錐體。看到三個相同的圓形,我們就應該想到它對應的基本體是球體。只要學生看到基本體的三視圖能立馬想象出它的立體圖,或者看到基本體的立體圖能立馬想象出它的三視圖,這樣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第一步就達到了。(見圖1)
2 通過實踐,引發學生興趣,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僅有基本體的空間想象能力對于學習《機械制圖》而言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我們都知道,任何機器零件,單從形體的角度來看,都是由基本體按一定的連接方式形成的組合體,所以我們還要培養學生對組合體的空間想象能力。既然組合體都是由基本體演變而來,那么我們可以把這些組合體分解成基本體來研究。如圖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長方體,然后用一個正垂面P進行一次截割,再用一個鉛垂面Q進行二次截割。這時,我會組織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在操作中收獲快樂。我們可以用刀把土豆先切成一個長方體,再沿著正垂面P切一次,看看形狀的變化,然后沿著鉛垂面Q切一次,再觀察一下形狀的變化。根據形狀的變化,逐漸畫出物體的三視圖。也可以引導學生在這個物體上再加一些基本體,或者在這個物體的基礎上再進行切割,再畫物體的三視圖。如此反復練習,在三視圖和立體圖之間進行互換練習,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當然,除了這些課堂的實踐外,我們還可以帶學生進實習工廠,參觀學習,自己動手加工一些小機器零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多接觸生活中常見的機器零件,多看機器零件的圖紙,對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也是有很大幫助的。(見圖2)
3 課后展開討論活動,總結提高空間想象能力的方法
課后討論是教師教學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課后討論可以讓許多課堂上沒有解決的問題課后得以解決,或者將課堂上的內容做一個延伸。當然課后討論也不是盲目的,需要老師很好地引導。我們可以精心挑選一些圖形,讓學生自己比較,相互探討,最終自己得出結論,總結提高空間想象能力的方法。(見圖3)
如果單看主視圖和俯視圖,它們都是一樣的,但是再加上左視圖,我們就知道這是四個形狀各異的物體。此時,我們就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討論。一個視圖能唯一確定物體的形狀嗎?那兩個視圖呢?是不是只有三個視圖才能唯一確定物體的形狀呢?經過這樣的討論,讓學生反復摸索,不斷比較,自己總結,使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在課后討論中得到提高。
4 教師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開拓學生的思維想象空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傳統的“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方法已被打破,多媒體教學在課堂上應用的越來越多。使用PPT等多媒體教學方式,可以把抽象的、枯燥的學習內容轉化成形象有趣的、可視可聽的動感內容,使教材和媒體之間優勢互補。形象的三維動畫或Flash更容易讓學生多角度觀察物體,認識物體,開拓學生視野,促進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提高。
總之,提高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方法很多,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不斷探索,不斷創新。
參考文獻
[1] 果連成.機械制圖[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2] 孫仲榮.機械制圖[M].煤炭工業出版社,19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