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曜文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下,對小學語文提出了新的教學理念,也為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指明了方向。新課改在全國各個學校的貫徹落實,對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針對新課改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對策進行探討,找出適合新課改教學方法的思路和理念。為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提供依據。
關鍵詞:新課改 小學語文 教學方法 教學質量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5(b)-0170-01
新課改的全面實施,給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帶來生機和活力,改變了學習方式,提高了教學質量,但是新課改的實施正處于探索的初級階段,但本人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得知無論怎么改革,都不能忽視語文教材的內容,不能忽視語文教學的本質規律,更不能忽視小學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我們必須根據實際情況,辯證的看待問題,進而吸取和繼承傳統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精華,將新的課程理念引入課堂,達到揚長避短,實現新課程改革的目的。
1 優化課堂教學,減輕學生思想負擔
在語文的課堂教學中,由于小學生的自主能力較差,所以整堂課都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學習的。由于小學生的注意力較差,課堂教學內容不能過多,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不要一味的給學生灌輸知識,教師要科學合理的利用課堂時間,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使學生快速的跟上教師的思路,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比如,在學習《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篇課文的時候,文中提到作者少年時代心季中華的振興,立下遠大理想,教師自然的過渡到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明白讀書不是為了老師和家長的淺顯道理?并為之奮斗終身,要求學生努力學習,發憤圖強,為建設一個全新的、更加富強的中國而努力讀書,時刻影響學生的思想。教師針對課文的不同內容進行重點能力的培養。例如,在上課前,教師可以風趣幽默的向學生提出問題,問學生你們讀書是給誰讀呢?讀書以后為了什么?給學回答和思考的時間,然后教師再解讀這篇課文。當課文講解結束以后,學生會恍然大悟,自然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對的還是錯的,并且從這篇課文中學到了人生的大道理。這樣學生帶著老師的問題去讀書,會很輕松的掌握本課的重點,同時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 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習慣
語文是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門重要學科,是語言、文字規范的綜合體,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直接的說,進行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使用能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言實踐活動中,幫助他們交流與溝通。為此,小學語文教學必須結合點點滴滴的生活實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語言表達和運用的欲望。例如,教師要真確的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知道學生喜歡什么,哪怕學生喜歡漫畫,也要讓他讀,然后再慢慢的引導,讓學生發現和體驗到讀書的樂趣,養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讓學生意識到,語文就像吃飯一樣,是我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生的。讓學生在生活中多留心學習,比如,在生活中遇到不認識的字要著重學會,在生活中學會好詞好句的積累,在生活學會與人和諧的交往與溝通,讓語文成為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生活中享受語文文字給人們帶來的快樂。教師要主動承擔責任,指導學生課外閱讀、學會與人交流。鼓勵學生融入大自然了解社會,開闊的視野、身臨其境的體驗生活,助于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有助于語文知識的積累。總之,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語文的教學,這是新課改提出的要求,也是目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必然選擇。
3 激發學生興趣,滿足學生心理需求
小學生年紀較小,自覺性差,自控力也差,一整天的室內課不可能每節課都達到精力旺盛的標準,教師要切合實際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掌握其心理變化,科學有效的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的興趣,據有關資料證實,小學生在一節課中,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呈現倒U型,所以,教師要準確的把握學生的最高興奮點,在下降的時候有意識的引導與自然過渡,比如說新學期的開始,上課時教師應考慮一個假期不見,同學們非常喜歡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與大家分享,教師應當滿足學生的心里需求,讓同學們敞開心扉的進行交談,在同學們七嘴八舌的交談過程中,教師可以幽默的問學生,那我們是接著放假還是新學期的開始呀?教師可以提醒學生,假期已經結束,面臨新學期的開始,要把心收回了,將所有的事情拋于腦后,集中精力努力學習。
4 調動學生積極性,營造課堂氛圍
營造課堂教學的氛圍還要考慮小學生自身的具體情況。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培養學習興趣,是營造課堂氛圍和提高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前提條件。單純的教授知識,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教學中教師巧妙的運用語言,為語文課堂營造輕松快樂的氛圍,教師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運用多媒體教學彌補課本知識的不足之處,或者根據課文的具體情況,讓學生以話劇的形式真實的刻畫人物形象,使課文的情景更加明了,學生易于接受,給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教師要恰到好處的掌控自己的情緒,及時的鼓勵和表揚學生,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給與肯定,語文不但是專業知識的教學,也是對學生智商和情商的培養,讓學生對語文產生興趣,使學生一生一世都在不斷地學習,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長久有效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講解景色描寫的課文時,可以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周邊的現實條件,讓學生親自接觸自然,擁抱社會,了解事物的具體特點,然后再進行寫作。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師,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自然會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課堂氛圍,教學效果也明顯得到了改善。
總而言之,教學質量可以衡量一名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需要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不斷的探索和尋求的方法,語文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其他學科的基礎以及學習興趣,教師必須千方百計的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培養自覺主動學習習慣,體會語文聽、說、讀、寫給學生帶來的樂趣,感覺到自己的不斷進步和提高,從而提高了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張葵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J].快樂閱讀:經典教學,2011(10):48-49.
[2] 羅艷.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實踐探索[J].學周刊:B,2011(6).
[3] 鄭芳.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策略初探[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3(4).
[4] 張海燕.淺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