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超
摘 要:定向運動是一項新興的運動項目,深受大眾喜愛。普通高校開設定向運動課程,不僅能豐富高校體育教學內容,也可以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根據定向運動的特點,分析了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開設定向運動課程的可行性,旨在為定向運動列入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定向運動 體育教學 可行性研究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1(a)-0119-02
隨著我國國力的增強,經濟的快速發展,普通高校的體育場館與設施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體育教學內容也隨之增加,從過去的傳統項目足球、排球、籃球發展到今天的瑜伽、網球、健美操等,極大的豐富了學生的體育鍛煉方式。定向運動是近年來在國內興起的一項運動項目,它具有技術性、趣味性、探險性、競爭性等特點。因此,本文對在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開展定向運動課程的可行性進行討論和研究。
1 定向運動簡介
定向運動19世紀末起源于瑞典,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于1983年傳入我國, 1994年在北京市懷柔縣舉行了第一屆全國定向錦標賽,標志著定向運動正式引入國內,揭開了嶄新的一頁。定向運動引入初期,只是在部分軍隊院校中開展,后來在普通高校中的一些軍訓試點院校和部分中學也逐步展開。近年來,定向運動開始在全國各地加速發展起來,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首先把定向運動作為學校體育課程內容之一并全面推廣和普及。
定向運動是指利用詳細精確的地圖(Map)和指北針(Compass),自行設計行進路線,憑借身體素質和識圖技能,依照順序到訪地圖上所標示的各個點標(Controls),以按順序到達全部點標用時最短者為勝利的一種體育運動[1]。定向運動一般在森林、郊外、公園里進行,也可以在大學校園里進行。定向運動把理論知識運用于體育活動中,能夠培養參與者的觀察、判斷、應變能力和野外生存等能力。
2 開展定向運動課程的可行性分析
2.1 開設定向運動課程需要具備的基本條件
2.1.1 師資力量
定向運動是一項綜合性的運動項目,而定向運動在高校中的普及和推廣需要一批具有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高校中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他們掌握了科學的訓練方法和相關知識,并且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這些教師在經過一系列的相關學習及系統的培訓,理論聯系實際,能很快的掌握定向運動的定向技能,將定向運動更好的普及和推廣[2]。
2.1.2 場地、定向地圖和器材
定向運動對于場地的要求非常隨意,不需要固定的場地,一個建筑群,一塊綠化園區均可以開展,目前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的校園規模比較大,占地1800余畝,建筑面積54萬平方米,利用校園環境和學校周邊的環境便可以簡單的開展定向運動的課程教學。而且,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地處沈陽北部大學城,附近的遼寧大學、沈陽師范大學、沈陽工程學院等均可以作為定向運動場地,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在擴大招生中所引起的學校場地設施不足的壓力。定向地圖可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進行繪制。定向運動的器材包括:指北針、點標旗、點簽器、計時卡等,這些器材的投入均為一次性投入,在每學期的定向運動教學中均可循環使用。根據這些特點,高校開展這項運動具有優越的地理資源條件。
2.2 定向運動的教學模式及教學內容
2.2.1 理論教學
定向運動的開展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地形學知識,并且能熟練掌握指北針的使用方法,因此,理論課的教學是定向運動課程的基礎。理論課的教學可在教室或者操場進行,在教室中進行理論課教學可以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多引入圖片進行圖文對照,使教學更加直觀,能最大限度的調動起學生的興趣,主動參與到定向運動中去。
2.2.2 實踐教學
在實踐教學中,要把理論知識和運動實踐結合起來,教學內容采用循序漸進的原則,初級階段可在校園內采用簡單的地形,運動距離較近,在教師可控制的范圍內進行,并且設置5個以內的點標,讓學生對定向運動有初步的概念;中級階段可加大難度,多設置點標,擴大場地范圍和距離;高級階段可參照國內校園定向比賽的路線設置,拓展學生視野,為參加上一級別的定向運動比賽打好基礎。同時一定要注意,在路線的選擇上應充分考慮安全因素,任何時候,都應將安全放在第一位。另外,在教學形式上應采用多樣的定向運動練習方法和游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定向運動的特點,要求學生加強紀律性,增強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勇敢頑強的精神和自信心。
2.2.3 定向運動教學內容安排
定向運動課程學時安排為每學期32學時,其中包含理論課教學,實踐課教學及教學比賽和考核,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的評價從理論部分、實際部分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見表1)
2.2.4 教學要求
定向運動具有場地范圍廣、學生分散、環境變化大等特點,不可控因素較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和教學組織管理。在進行教學時,一定要事先仔細考察地形,對危險地域要在地圖上詳細標注,在實地設置警示標志,在設計線路時,應避免進入危險區域,保證學生定向運動的安全。
在教學練習時,每次每組安排的學生控制在一定數量內,遵循小型多次原則。設計路線時,將練習起點與終點安排在一處,預計好每組出發的時間。在進行具體路線設計時,盡量避免踩踏花草,破壞校園設施等。各點標的位置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設置。
3 定向運動對促進高校體育發展的作用
3.1 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
定向運動是一項融合了知識性、趣味性、刺激性、健身性等特點的新興體育項目,它對人的跑、跳、爬等基本運動能力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練習,對提高學生的速度、耐力等素質具有非常明顯的效果。在定向運動的實踐教學中,安排了中長跑練習、越野跑練習、力量練習、速度練習等,全面發展了學生的身體素質,是一項體力與智力并重的體育項目。相對于枯燥的中長跑練習,定向運動所特有的趣味性更加吸引人,使學生樂于在快樂中進行耐力素質練習。而且在教學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組織紀律性,提高環保意思,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對培養學生的勇敢頑強、吃苦耐勞的精神。定向運動課程一般以小組為單位,在練習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團結一致,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對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有一定的益處。endprint
3.2 拓展學校體育的內容和空間
我們在大力發展高等教育的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隨著各普通高校每年招生人數的逐年增加,學校體育場館設施不足的現象非常普遍。而各高校的新校區擁有廣闊的校園,這就為定向運動的開展提供了契機,它不用太多的投資,只用繪制定向地圖和很少的器材就可充分利用校園內現有地形條件,迅速擴大學生體育活動的范圍,這不但極大緩解了高校擴大招生與體育場館相對不足的矛盾,而且讓學生們充分的融入到大自然中去,保證了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果,適應了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需要。同時定向運動技術簡單,參與性非常好,只要你有興趣,誰都可以參加,受運動技術等因素的影響很小,符合學校體育向終身體育、健身體育、娛樂體育和大眾體育發展的趨勢[3]。
3.3 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終身體育的意識
定向運動是一項必須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運動項目,既注重定向運動理論課、實踐課的學習和練習,又注重發展學生體育基本知識,提高學生身體基本素質和身體基本活動能力,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學生在實際的定向運動實踐中,還要具備一定的基礎體育理論知識作為基礎以便在定向運動中科學的分配體力、正確地判斷體力的消耗、身體狀況、合理地呼吸以及運動中出現的遇險急救等。從而通過定向運動這種學習方式使學生所學基礎理論知識在實踐運用中不斷加以總結,并進一步使學生在這些方面加以靈活運用,使學生能夠獨立運用所學知識、致力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4]。高校大學生通過定向運動課的理論學習與實踐,激發了其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豐富了其課余文化生活、校園內的定向比賽也帶動了其他學生的積極參與,這樣整個校園的課外文化生活也更加活躍起來,學生們在一個體育運動開展非常熱烈的、學生積極參與校園體育活動的濃厚氛圍中,對于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有著積極的意義。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定向運動作為一項新興的體育課程,拓寬了普通高校體育課程的內容,將定向運動納入普通高校體育教學已是大勢所趨,這不僅可以進一步普及定向運動,還可以培養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定向運動納入大學體育課符合當前教學改革趨勢,與學校體育向終身體育、娛樂體育、大眾體育方向發展相適應。因而將定向運動納入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體育課程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4.2 建議
學校在推行定向運動課程時應注重學生安全問題,把保證學生安全放在首位。任課教師應在課程開展之前對活動開展場地進行嚴格檢查,并合理設計路線,避開危險區域,以保證學生安全。
參考文獻
[1] 陳小蓉.定向運動與野外生存訓練[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
[2] 張劍光,陳黎.高校開展定向運動教學的實踐與研究[J].教育探索,2008(4).
[3] 姜麗,吳秋娟.高校開展“野外生存生活訓練”課程的意義[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4(1):72-75.
[4] 王新寶,趙雪敏,張文濤,等.定向運動在我國高校開展的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8(12):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