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飛玲
摘 要: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推進,時代發展對企業資產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電企業也不例外。由于供電企業與一般企業不同,固定資產不僅更新換代速率快,而且種類繁多,價值頗高,因此供電企業需要不斷強化資產管理,推動自身長遠發展。但就目前來看,我國供電企業固定資產管理仍然存在許多不足,本文重點針對這些不足展開討論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供電企業 固定資產管理 重要意義 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2(c)-0167-02
1 我國供電企業強化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意義
經濟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國家對基礎建設的重視度日益加深,投入力度不斷擴大,很大程度擴大了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規模,供電企業電力資源供給的工作性質決定了自身存在的重要意義。與一般企業相比,供電企業自身涉及的固定資產范圍更廣,內容更豐富,價值更高,其復雜性很大程度加深了管理的難度。因此,供電企業強化固定資產管理勢在必行。
2 我國供電企業固定資產管理中的不足
目前,我國多數供電企業實行的粗放型固定資產管理模式已經跟不上社會發展的步伐,與實際嚴重脫軌。供電企業固定資產規模不斷擴大,管理難度隨之加深,但無論是管理模式還是管理手段依然沿用以往的傳統,未能切實結合企業自身發展實際,導致固定資管管理漏洞百出,嚴重阻礙了供電企業的健康發展。
2.1 原始數據完整性與準確度缺乏保障
據調查發現,多數供電企業的固定資產卡片內容缺失現象十分嚴重,究其根本原始,發現是由于資產卡片在填寫的過程中不嚴謹、不規范,導致數據流失嚴重。與此同時,固定資產卡片“打包入賬”現象也時有發生,導致資產分類與折舊年限方面頻繁出現問題。以某供電局為例,由于未能按期完成工程竣工決算報告,工程資產使用明細情況表未交付,導致入賬時只能實行打包入賬,后期固定資產核算過程中,發現難度較大,一直未進行拆包處理,加劇了固定資產分類的復雜性,對固定資產分類管理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2.2 缺乏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管理不力,賬實不符
一方面,供電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落實不到位,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資產的價值管理與資產實物管理嚴重脫離,與此同時,固定資產修理、挑撥、報廢等一系列管理信息未能完整記載,及時反饋,反饋信息的準確度較低,賬目信息記載滯后,導致賬目與固定資產實物實際狀況嚴重不符。另一方面,由于供電企業未能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導致管理工作缺乏制度保障,執行難度大。
2.3 固定資產管理缺乏先進的信息技術支撐
網絡信息技術發展突飛猛進,先進的信息技術為人類的生產生活帶來許多便利,供電企業也不例外。但由于我國多數供電企業依然采用人工管理的手段管理固定資產,未能積極開發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企業內部各部分之間缺乏溝通與聯系,信息共享效率低,導致固定資產的監督管理工作舉步維艱。
2.4 固定資產閑置情況嚴重,利用效率偏低
目前。我國多數供電企業針對固定資產項目的投資過于盲目,忽視預算的重要性,在投資前未能充分考慮投資后的收益成果。同時,固定資產相關管理部門在資產問題處理上不科學、不合理、不嚴謹,當固定資產面臨更新或改造時,未充分結合實物的實際狀況,未能切實考慮資產的利用效率,存在部分固定資產已經沒有更新改造的必要,盲目投資改造,與此同時,基本建設的成本控制得不到重視,導致大量的資產處于閑置狀態,資金浪費現象嚴重。
2.5 經營性、資本性支出混淆不清
通常情況下,供電企業都有大量的歷史遺留,至始至終都很難徹底把經營性資產和資本性資產區分清楚,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難度較大,因為所涉及的內容多且復雜,因此,至今都沒徹底將二者區分開來。尤其是部分技術改造項目使用的費用,數目龐大,形成帳外資產,導致后續管理難度大。
3 我國供電企業強化固定資產管理的有效對策
3.1 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為管理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供電企業想要強化自身固定資產管理,第一步需針對自身現有的所有固定資產進行統計清算,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為管理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端正固定資產卡片填寫態度,不斷完善填寫內容,確保卡片信息的完整度與精確度。固定資產的統計清算需要采用先進的技術,例如現代條碼技術、信息庫系統等,將固定資產一一編碼,隨后放入信息庫嚴加保存,此外,在進行固定資產的清算工作時,打包入賬的部分資產必須實行拆包處理,有效避免資產分類混亂,強化資產的分類管理。
3.2 充分利用先進信息技術,建立現代條碼管理系統
供電企業固定資產管理難度大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數量繁多、變動頻繁、價值較高等,想要切實解決以上難題從而提高固定資產的管理水平,必須學會利用現代條碼技術,同時需要實現條碼技術與軟件技術的有機結合。供電企業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建立現代條碼管理系統,有效的把企業內部固定資產管理信息收集整合,形成一套功能齊全系統化的管理模式?,F代條碼技術的優勢在于為每一項固定資產設定一個編號,保證每一項資產都有唯一的屬于自己的條形編碼,條形編碼就如同居民的身份證,為固定資產的盤點工作帶來了便利,不僅提高了工作速率,效率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從而有效提升供電企業的效益。
3.3 實現各業務流程的緊密結合
供電企業固定資產的使用周期普遍很長,為了強化其管理工作,需加強各項核心業務流程的重視度,進行流程梳理或再造。加強各流程之間的溝通、交流與協作,保證各業務流程之間的高效銜接,尤其重點關注跨部門協作,完善業務流程交接關鍵節點設計,保證各業務流程之間的緊密度。
3.4 優化供電企業內部組織管理結構endprint
供電企業強化固定資產管理首先需要在思想上重視,企業內部組織管理結構的優化至關重要。主要分三個方面進行優化。
第一個方面,優化決策組織。設立專門監管固定資產生命周期部門,主要負責把握企業最終戰略目標,整體發展策略,站在全局的角度上,對企業的所有工作進行統一部署與管理,固定資產生命周期具體管理策略由該部門負責。
第二個方面,優化管理組織。設立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團隊或小組,聽命于決策組織,負責日常資產管理的監管工作。
第三個方面,優化執行組織。顧名思義,執行組織需要按照管理組織制定的詳細工作流程、工作規范以及工作目標負責工作的具體落實,規范執行組織的工作行為,完成科學、合理、規范的業務,將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3.5 完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強化信息化建設
為實現供電企業固定資產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需要完善管理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制定明確的評價標準,無論是企業頂層還是企業核心業務流程都需設立明確的績效指標。
供電企業加強信息化建設首先需要摒棄傳統落后的管理理念,科學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完善固定資產管理。加強執行層信息化建設能夠有效規范資產管理行為,實現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高效統一;加強管理層信息化建設確保符合企業審核需求;加強決策層信息化建設,制定適合供電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目標。
3.6 加大力度培養高素質管理人才
管理人員是供電企業執行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主體,管理人員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固定資產管理的質量。因此,供電企業需要加大培訓投入,組織形式多樣的培訓活動強化管理人員業務學習,同時可以大力引進高素質專業管理人才,壯大企業管理隊伍。
4 結語
雖然目前我國供電企業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仍然有許多不足存在,但是通過落實本文有效對策: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為管理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充分利用先進信息技術,建立現代條碼管理系統;實現各業務流程的緊密結合;優化供電企業內部組織管理結構;完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強化信息化建設;加大力度培養高素質管理人才,定會實現固定資產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 張志廣.淺析如何做好固定資產管理工作[J].經營管理,2010.
[2] 陳海濤.加強供電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思考[J].會計之友,2011(15).
[3] 劉明輝,陳旭強.SAP系統在浙江電力固定資產管理方面的應用[J].電力信息化,201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