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可
摘 要 本文從分析完善臨床教學體系的重要性入手,建議從要求各教學醫院增加學生的實踐操作機會、提高臨床教學管理水平、加強醫院的硬件建設、滲透人文素質科學思想四個方面加強完善臨床教育體系。為全方位提高學生的臨床技能探索一條有效的途徑。
關鍵詞 臨床教學體系 臨床技能 實踐操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臨床教學環節是醫學生本科教育環節的重要一環,它的作用主要是對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進行培養,為學生畢業后迅速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打下堅實的基礎。臨床教學環節主要是為了解決學生在學習完基礎理論和臨床技能之后,如何應用到醫學實踐中去,如何具備醫生所必需的臨床技能和動手能力,畢竟醫學是一門實踐操作型很強的科學。并且臨床技能和臨床思維只能通過臨床實踐才能獲得。如果在實習中缺少跟病人的接觸,對所學醫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就會比較抽象,各科知識難以融會貫通,這樣的畢業生往往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適應臨床工作的要求。因此臨床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醫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實踐水平是否合格。并且教育部“本科教育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文件也明確說明了這一點,要“從注重知識傳授向更加重視能力和素質培養的轉變”,“重視學生的實踐環節,提高實踐能力”。因此,構建完善的臨床教育體系是十分必要的,為以后能培養出合格的醫生有著重要的意義。
1 要求各教學醫院增加學生的實踐操作機會
有個普遍的現象是,由于近幾年大學不斷擴招,醫學類院校也是如此,隨著實習生和進修人員的增多,每個醫院的教學資源是變得越來越緊張,因此每個學生得不到充足的實踐教學機會,這對學生提高自己的臨床技能和動手能力有了很大的影響。另外,隨著社會的進步,患者對自己的權益要求很高,時常會發生隱患糾紛。因此教學醫院為了避免一定的醫患糾紛,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壓縮學生與病人接觸的機會,這又縮小了學生鍛煉自己臨床技能的空間。所以,第一,我們各個醫學院校在與臨床教學醫院簽署協議時,應該著重強調學生臨床技能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并且由學校教學單位組織,每年定期去醫院進行檢查,與學生溝通,保證學生每年有充足的機會與患者接觸,鍛煉自己的臨床技能。第二,臨床模擬訓練盡管與臨床實際操作存在一定的區別,但是模擬訓練有其自身的一些特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各教學醫院教學資源緊張的情況。臨床模擬訓練具有可以調節控制,且能反復操作等優點,在幫助學生掌握基本操作規范方面具有獨特優勢,使學生在進入實戰前,可以對實際操作技能進行扎實的培訓。這樣不僅可以緩解教學資源緊張的問題,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技能,減少醫患矛盾。
2 提高臨床教學管理水平
學生在臨床教學環節所出現的諸多問題,比如臨床實踐技能不高、操作不規范等都是因為臨床教學管理系統不規范所導致的。首先,我們應對臨床醫學生的培養不僅要按照大綱上內容進行,而且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和臨床技能思維模式。應該在教學管理過程中運用現代科學理論和方法,對教學管理經驗進行總結和提煉,建立起符合現代臨床教學要求的科學的教學管理體系。完善教學管理體系和部門設置、加大教學人員的配備、細化教學管理制度的規定。其次,臨床帶教老師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醫院帶教老師一方面要承擔自己的主業,醫院的臨床業務,另一方面還要承擔學生的帶教授課工作,所以從工作量來說,是十分繁重的。但是,兩方面的收入卻是差距很大,臨床帶教雖然占用醫生的精力多,時間長,但是卻遠沒有醫院臨床收入高。所以導致了,醫生比較重視醫院的臨床業務,忽略了對學生的關心和教導。針對此現象,醫院一方面應該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將對學生的帶教工作寫入對醫生每年的業績考核中,另一方面,提高醫生的帶教收入,讓醫生對學生的付出物有所值。因此,通過提高醫生對學生的責任心和付出,來使學生在臨床見習和臨床實習過程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自己的臨床技能和動手能力。
3 加強醫院的硬件建設
醫院的教學環境和條件是臨床教學質量的有效保證,然而臨床教學是一項投入大、見效慢的工作,醫院的教學硬件建設應該是一項長期的、動態的過程。面對目前臨床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新形勢下對醫學人才的要求,臨床實踐教學工作亟待加強。醫院教學資源不足、床位數不能滿足需要、教學設施陳舊、經費缺乏等嚴重制約了臨床教學工作的開展,限制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全面加大臨床教學硬件設施的投入已經成為了當務之急。比如,改善教學設備、教學用房、學生生活的條件,添置用于臨床教學的先進儀器和設備,開發具有醫院特色的多媒體等輔助教材,建設臨床技能實驗室和手術教學室等等諸多方面。
4 滲透人文素質科學思想
人文素質科學對醫學的發展和醫學人才培養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傳統的純專業技術訓練模式,走文理兼容的綜合大學之路是醫學教育發展的必然。醫學應該是自然學科與人文學科交匯滲透的綜合學科。醫學生不僅面對疾病個體,而且面對社會群體。在學生進入臨床前夕,邀請知名醫學專家相繼開展“如何做一名合格實習醫生”的教育活動,讓學生了解自身的責任和義務;通過開展醫、患溝通模擬,讓學生進行“醫”、“患”角色的扮演,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引導學生樹立為社會服務的思想。
臨床教學環節是醫學專業在本科學習最后階段的延伸和升華,要提高臨床教學的質量,從要求各教學醫院增加學生的實踐操作機會、提高臨床教學管理水平、加強醫院的硬件建設、滲透人文素質科學思想四個方面,來完善臨床教學體系,使學生在臨床教學環節獲取更多的知識、提高臨床實踐技能。本研究受研究水平、時間精力等因素的影響,缺乏更詳盡的實踐資料支持,缺乏進一步的實踐檢驗,對于臨床教學體系構建的研究還有待深入。構建臨床教育體系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醫學生從業后是否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因此構建完善的臨床教學體系,應引起醫學教育界的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 呂兆豐,張成蘭,郭述賢,賴豫建.醫學教育臨床教學實踐面臨的法律困境與對策思考[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6(1).
[2] 黃翠萍,楊和平,李偉民,李岱,高卉.新時期臨床實踐教學的現狀與思考[J].咸寧學院學報,2009(2).
[3] 齊德廣,秦銀河,王云貴等.教學評價常態化引導下臨床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中華醫學教育探索,2011.5.10(3):257-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