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鳳 馬姝
摘 要:隨著社區醫療改革及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社區醫院所承擔的社會醫療責任越來越重,其發展前景不可估量。但社區醫院護理人才現狀不容樂觀,從高校畢業的高素質人才到社區醫院就業的不多,此種情況與國家高速發展社區醫院的現狀相矛盾,為了提高高校畢業生到社區醫院的就業率,更好的發展社區醫院的護理事業,高校要從根本上拓寬從事社區護理工作的途徑。
關鍵詞:缺乏護理 護生實習 提高福利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9(a)-0234-01
1 社區護士的現狀
1.1 社區護理人才缺乏
社區普遍重醫輕護,導致護理人員的編制受到嚴重的控制,人員極度缺乏。有資料顯示,2001年我國護士總數為128.69萬人,而其中從事社區護理工作的卻不足10% [1]。
1.2 學歷結構不合理
在社區護士從業人員當中,仍然以中專學歷為主,護理人員的不合理學歷結構與多層次學歷的患者發生矛盾,此種矛盾影響了社區護理的質量。而我國現階段,大專以上的學生就業多數也不會選擇社區工作,社區護理人員仍然以醫院護士轉崗為主,并且社區護理人員的繼續教育開展較晚,導致社區護士知識陳舊,阻礙了社區護理工作的發展。
1.3 缺乏護理理念
在社區護理工作中,要長期定時的向居民開展健康教育、預防保健及常見病、多發病預防知識的宣傳工作,而現階段社區護理人員多來自于臨床護理人員轉崗,所以社區護理還局限于臨床護理理念。多數護理人員還停留在只為患者服務的狀態忽略了健康人群,而健康人群同樣也是社區護理工作中的重點人群,因此社區護理在健康護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沒有發揮出來。
1.4 缺乏有力的財政支持
我國現今已加大對社區醫療的財政支持力度,但只是部分試點社區醫院條件有明顯改善,大多數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仍然存在檢查設備、護理儀器、保健設施的欠缺,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區護理工作的發展。
1.5 缺乏社會認同感
歷史原因導致人們普遍對護理工作認同感極低,加之社區護理人員學歷程度低,知識掌握不夠全面,導致社區護士對一些問題的處理能力較差,使得人們普遍對社區護理工作的信任度降低。
2 高校護生在社區護理就業率低
2.1 護生的實習經歷
現階段各大高校實習基地基本上都是大中型綜合性醫院,這一類醫院對于護生來說發展空間大,就業前景廣,利于實現自身價值,使護生對自己的就業期望增高、盲目定位。大多數護生都本著自己的個人志向選擇就業意向,因此經歷過大中型綜合性醫院實習后,大多數護生更愿意選擇進入到大中型綜合性醫院工作。
2.2 護生對社區工作的認知
對社區工作的認知是護生將來能否選擇社區工作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現在多數護理院校都開展了社區護理這門課程,但真正走進社區醫院見習和實習的護生并不多,所以對社區醫院具體的工作情況了解較少,對于社區工作認識不夠。社區醫院相對大型綜合型醫院工資偏低,護士地位及就業地點等因素造成部分護生對社區工作持有消極評價[2],從而使得最終走入社區護理工作崗位的護生少之又少。
2.3 護生的擇業觀
現階段我國社區衛生服務的發展還不夠完善,給予護理人員的發展空間不大,而新一代的護理人才更多重視自我發展,較少關注社會需求[3],他們沒有發現社區衛生服務更符合今后我國居民的衛生保健需求,由此導致多數護生不愿意加入到社區工作當中。
3 促進就業途徑
3.1 開展課程改革和就業指導
加大《社區護理》課程改革力度,多介紹國家針對社區衛生服務的政策,使學生認識到隨著醫療改革的力度加大,社區護理工作與醫院護理工作同樣重要,對于我國現階段社區衛生事業的發展有一個正確定位,使護生能認識到在社區工作發展空間也很大,是長久穩定的就業選擇。在就業指導中要幫助護生分析就業形勢,相對于大型綜合型醫院,社區醫院高學歷人才比例相對不足,就業發展前景好且工作壓力小,如果能進入到社區醫院工作,能更好的實現自我價值。
3.2 加大學生社區見習及實習,使其全面了解社區工作
高校應結合自身情況,積極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學生的實習及見習基地,讓學生參加社區見習及實習,充分了解社區護理工作的內涵,加強護生的專業觀,重點培養護生對社區護理工作的興趣。
3.3 轉變學生就業意愿
多數護生的就業意向為綜合型醫院,而社區工作僅僅作為迫不得已的選擇,但凡有其他就業途徑,社區醫院就會被學生忽略掉,所以必須轉變學生的就業意愿,加大社區護理工作的宣傳。
3.4 提高社會地位,轉變教育理念,加強護生職業道德素養的培養
現階段整個國內護士地位低,從而愿意到一線臨床工作的護士學歷較低,職業吸引度差,如此導致了惡性循環。政府應加大對護理行業的宣傳,學校在教育中要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從根本上引導學生提高職業道德素質,最終從事臨床工作的護理人員素質得到整體提高,如此良性循環才能提高護理人員的社會地位,吸引更多更好的高素質人才。
3.5 提高福利待遇
我國社區衛生事業剛剛起步,很多社區工作環境簡陋、條件落后、設備不足[4]。社區衛生工作配套政策不到位、薪資待遇低是影響護生社區就業意向的主要因素[5]。而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經濟效益低,人員的工資福利主要靠政府財政支持,社區護理人員的薪資水平與大醫院相差甚遠。現階段政府雖然加大投資,但仍不能滿足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的需求,致使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不能完全得到保障。因此,只有政府配套政策和資金的及時投入,社區衛生服務得到良性發展,護理工作人員薪資水平得到提高,才能更好的吸引高校畢業護生投身于社區衛生服務工作。
3.6 培養專門的社區護理人才
社區工作不同于其他護理工作,有其特殊性。想要更好的完成社區護理工作,社區護理人員必須要具備其特有的職業素質。高校應具有針對性的進行人才培養,同時可加快社區護理課程體系的建設,加強老年人護理、預防保健、急救、心理社會等知識的學習,加強組織管理能力及健康宣傳能力的培養。
3.7 創造就業機會
提高護生的社區就業率要在加大宣傳的同時,為學生搭建良好的就業平臺,學校及社會應積極為護生提供良好的就業途徑,利用舉辦招聘會等方式,增加護生到社區工作的機會。
參考文獻
[1] 辛莉.社區護士現狀分析[J].社區醫療,2012(9):51
[2] 陳文專,吳桂麗,黃少薇.香港社區護理模式對廣東社區護理發展的啟示[J].護理學報,2011,18(10):67-69.
[3] 吳欣娟,馬麗莉,賈朝霞.護理專業畢業生擇業意向及影響因素的質性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9):837-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