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蕾++朱慶華++?,?/p>
摘 要:利用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技術使得教學行為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種新的網絡教學方法具有相當大的靈活性和交互性。在該文中,我們分析了網絡教學平臺的需求,提出了互動式網絡教學平臺。
關鍵詞:網絡教學平臺 B/S 交互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9(a)-0029-02
1 介紹
作為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推動力,教育一直吸引著人們的注意。各國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來推動教育的進一步發展。與此同時,隨著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網絡教學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注意和認識,從而出現了網絡教學平臺。網絡教學平臺發展于計算機輔助教學和遠程學習。這是一種依賴于計算機網絡的新型教學模式。學生能夠觀看指導視頻、下載學習材料、或與老師在線交流,這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時空限制[1]。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學生能夠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點學習,這不僅突破了傳統教學中獲取知識的簡單途徑,而且它能夠更好地訓練學生的積極性,它強調單個學生學習。
2 網絡教學平臺架構
2.1 總體構造設計
該系統設計的總體目標是使用.net技術和SQLServer2000(其將提供數據庫服務)來構造針對許多課程的網絡教學平臺。圖1示出了平臺總體設計圖。
網絡教學平臺具有三種用戶:學生、教師和系統管理員。該平臺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基于瀏覽器/服務器(B/S)的系統管理員接口、基于瀏覽器/服務器(B/S)的教師管理接口以及針對基于客戶端/服務器(C/S)進行學習的學生的大廳。用戶通過使用學生賬號、教師賬號和系統管理員賬號分別運行針對學生的學習系統、教師服務平臺和系統管理員服務平臺。
2.2 具體功能的實施
網絡教學平臺主要包含課程學習模塊、合作學習模塊、評估模塊、Q/A模塊和基本信息管理模塊。平臺中實施的關鍵模塊是課程學習模塊、合作學習模塊和評估模塊。這些模塊詳細說明如下。
2.2.1 課程學習模塊
在該平臺中,為了實現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查看學習進程的課程設計,使用由IMS在2003中規劃的LD標準來設計和計劃學習活動。圖2中示出了學習設計的概念圖。教學系統的設計描述教學進程、制定系統對學習進程和學習資源的安排、并解決教學問題。通過設計相應的指導性設計模版來詳細解釋教學進程。這類描述的語言變成XML文件,其中計算機可使用學習設計標準原理對這些文件進行區分。
2.2.2 合作學習模塊
通過網絡傳送的學習內容在傳統網絡教學平臺處強調,且主要支持學習者的獨立
摘 要:利用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技術使得教學行為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種新的網絡教學方法具有相當大的靈活性和交互性。在該文中,我們分析了網絡教學平臺的需求,提出了互動式網絡教學平臺。
關鍵詞:網絡教學平臺 B/S 交互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9(a)-0029-02
1 介紹
作為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推動力,教育一直吸引著人們的注意。各國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來推動教育的進一步發展。與此同時,隨著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網絡教學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注意和認識,從而出現了網絡教學平臺。網絡教學平臺發展于計算機輔助教學和遠程學習。這是一種依賴于計算機網絡的新型教學模式。學生能夠觀看指導視頻、下載學習材料、或與老師在線交流,這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時空限制[1]。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學生能夠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點學習,這不僅突破了傳統教學中獲取知識的簡單途徑,而且它能夠更好地訓練學生的積極性,它強調單個學生學習。
2 網絡教學平臺架構
2.1 總體構造設計
該系統設計的總體目標是使用.net技術和SQLServer2000(其將提供數據庫服務)來構造針對許多課程的網絡教學平臺。圖1示出了平臺總體設計圖。
網絡教學平臺具有三種用戶:學生、教師和系統管理員。該平臺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基于瀏覽器/服務器(B/S)的系統管理員接口、基于瀏覽器/服務器(B/S)的教師管理接口以及針對基于客戶端/服務器(C/S)進行學習的學生的大廳。用戶通過使用學生賬號、教師賬號和系統管理員賬號分別運行針對學生的學習系統、教師服務平臺和系統管理員服務平臺。
2.2 具體功能的實施
網絡教學平臺主要包含課程學習模塊、合作學習模塊、評估模塊、Q/A模塊和基本信息管理模塊。平臺中實施的關鍵模塊是課程學習模塊、合作學習模塊和評估模塊。這些模塊詳細說明如下。
2.2.1 課程學習模塊
在該平臺中,為了實現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查看學習進程的課程設計,使用由IMS在2003中規劃的LD標準來設計和計劃學習活動。圖2中示出了學習設計的概念圖。教學系統的設計描述教學進程、制定系統對學習進程和學習資源的安排、并解決教學問題。通過設計相應的指導性設計模版來詳細解釋教學進程。這類描述的語言變成XML文件,其中計算機可使用學習設計標準原理對這些文件進行區分。
2.2.2 合作學習模塊
通過網絡傳送的學習內容在傳統網絡教學平臺處強調,且主要支持學習者的獨立
摘 要:利用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技術使得教學行為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種新的網絡教學方法具有相當大的靈活性和交互性。在該文中,我們分析了網絡教學平臺的需求,提出了互動式網絡教學平臺。
關鍵詞:網絡教學平臺 B/S 交互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9(a)-0029-02
1 介紹
作為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推動力,教育一直吸引著人們的注意。各國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來推動教育的進一步發展。與此同時,隨著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網絡教學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注意和認識,從而出現了網絡教學平臺。網絡教學平臺發展于計算機輔助教學和遠程學習。這是一種依賴于計算機網絡的新型教學模式。學生能夠觀看指導視頻、下載學習材料、或與老師在線交流,這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時空限制[1]。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學生能夠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點學習,這不僅突破了傳統教學中獲取知識的簡單途徑,而且它能夠更好地訓練學生的積極性,它強調單個學生學習。
2 網絡教學平臺架構
2.1 總體構造設計
該系統設計的總體目標是使用.net技術和SQLServer2000(其將提供數據庫服務)來構造針對許多課程的網絡教學平臺。圖1示出了平臺總體設計圖。
網絡教學平臺具有三種用戶:學生、教師和系統管理員。該平臺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基于瀏覽器/服務器(B/S)的系統管理員接口、基于瀏覽器/服務器(B/S)的教師管理接口以及針對基于客戶端/服務器(C/S)進行學習的學生的大廳。用戶通過使用學生賬號、教師賬號和系統管理員賬號分別運行針對學生的學習系統、教師服務平臺和系統管理員服務平臺。
2.2 具體功能的實施
網絡教學平臺主要包含課程學習模塊、合作學習模塊、評估模塊、Q/A模塊和基本信息管理模塊。平臺中實施的關鍵模塊是課程學習模塊、合作學習模塊和評估模塊。這些模塊詳細說明如下。
2.2.1 課程學習模塊
在該平臺中,為了實現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查看學習進程的課程設計,使用由IMS在2003中規劃的LD標準來設計和計劃學習活動。圖2中示出了學習設計的概念圖。教學系統的設計描述教學進程、制定系統對學習進程和學習資源的安排、并解決教學問題。通過設計相應的指導性設計模版來詳細解釋教學進程。這類描述的語言變成XML文件,其中計算機可使用學習設計標準原理對這些文件進行區分。
2.2.2 合作學習模塊
通過網絡傳送的學習內容在傳統網絡教學平臺處強調,且主要支持學習者的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