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錫花++江浩
摘 要:近年來,測繪技術發展速度加快了,該文對其現狀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對測繪新技術和數字城市建設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探討,并對測繪新技術對數字城市建設的促進作用進行了一定的論述。
關鍵詞:測繪新技術 數字城市建設 聯系 促進
中圖分類號:TU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9(a)-0098-01
在進入21世紀后,信息化進程不斷加大,我國各城市開始規劃數字化城市的建設。“數字城市”成為當前信息化城市建設的先鋒,而在這一變革之中,測繪工作將充當不可替代的作用。測繪技術日新月異,已由數字測繪時代步入信息測繪時代。測繪技術的發展為數字城市建設提供技術支持和數據信息,同時數字城市建設對測繪技術的發展起促進作用。
1 測繪新技術發展現狀
1.1 對地觀測技術
對于地面觀測技術,我國已經完全具備對國外高分辨率的接收能力,并且能夠獨立的研制與發射地面觀測衛星。目前,我國已初步完成了對國家級遙感衛星與服務系統的建設。且航空遙感的探測能力已經達到了全波段的水平,高光譜分辨率、三維成像的機載等對地觀測平臺也都已研制成功,并積極探索了無人機低空遙感等領域。
1.2 大地測量理論和技術
目前為止,對于空間大地網和全國天文網的聯合平差已初步完成了必要的建設。北斗一代衛星導航定位系統也已初步建成,該定位系統具有全天候區域導航定位等高新技術功能。于此同時,北斗二代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建設工作也已積極展開了。
1.3 制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技術
我國現在開發的大部分地理信息系統基礎軟件都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同時也有多種應用軟件杯開發出來了,雖然技術還不純熟,但是這些軟件已經廣泛的應用于地理信息系統的建設與數據生產之中了。另外,在結合地理信息系統和虛擬技術的基礎之下,我國已完善了地理信息的三維動態表達。
2 測繪和數字城市建設的關系
2.1 測繪和基礎地理信息
空間位置關聯性是城市空間信息的基本特征,其主要在于對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地理位置以及空間分布關系進行表征,而地圖就是其最好的表現形式。而測繪能夠對多種數字化以及網絡化等手段進行充分的利用,并且專門從事城市基礎地理信息的獲取、存儲、更新等產業。所以,測繪在建設城市空間信息設施領域屬于一個主干產業,在建設數字城市方面更是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產業。
2.2 數字城市與基礎地理信息
建設數字城市的基礎在于城市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因為在缺乏必要的城市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就很難完成數字城市的建設。數字城市的建設將會進一步促進城市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城市空間信息基礎設施作為基礎的設施,能夠為城市各職能部門與各行業實時提供統一、精確的基礎地理信息。因此,建設城市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的質量與速度會直接關系到數字城市的建設。
2.3 測繪和數字城市
目前,“3S”作為測繪高新技術的代表得到了不斷的推廣和應用,測繪在其促進下得到迅速發展。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數字化的技術體系及現代測繪的生產模式,傳統的測繪隨著數字化的建設逐步得到轉變,已轉變為具有現代技術的地理信息產業。現今,我國已將測繪正式納入國民經濟發展的計劃之中。測繪是保障城市規劃和建設的有力工具,并且依托測繪,社會各相關產業也將發展的更好。數字城市建設的前提和基礎在于建設城市空間信息基礎設施,若將數字城市發展的更好,建設城市空間信息基礎設施是必要。制定標準的空間數據,創建共享的地理數據機制,才能夠將城市空間信息基礎建設的更加完善,讓全社會都能實時共享地理空間數據資源。測繪部門應根據國家提供的統一標準數據和信息技術,對城市基礎地理信息進行必要的生產和管理。通過這些信息,實現城市空間數據框架的構建,進一步滿足建設數字城市的發展需要。
3 測繪新技術對數字城市建設的促進作用
3.1 對數字城市建設的支撐
建設一個能夠支撐數字城市的公共平臺的運作的核心工程是建設基礎的地理信息數據,其應用都是源于基礎的空間數據的應用。數字城市獲得的大量地理信息數據都是來源于遙感和GPS的,應用地理信息系統能夠為城市提供大量數據的查詢、檢索以及空間分析等深度應用。強大且成熟的地理信息技術能夠為數字城市的建設提供海量數據,建設多樣化、多尺度的數據庫,逐步完善數字城市的地理信息共享平臺的搭建。因此,測繪技術為數字城市建設、發展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
3.2 對解決資源環境人口等重大問題的提供更多的支持
隨著人類對地球的認識程度不斷加深,及時的了解環境資源、地質災害信息對于人類更好的生存、生活是非常必要,測繪高新技術與具有海量地理信息是認識地球的有力工具。因此,對地觀測系統應該建立成多分辨率且多時相的,空間分析技術、可視化技術等更有待完善和更新,并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創建一個完善的地球空間信息系統。利用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共享平臺并結合地質災害等一些災難的預警特點,可創建一個能夠輔助預警的地質災害預警預報會商系統。
3.3 支撐國民經濟建設以及社會的發展
城市規劃管理以及交通管理等方面對數字高程模型(DEM)以及三位模型等技術的需求度都是非常大的,其能夠更好地支持建設國民經濟。同時,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雖不需要精確的勘探工作,但海量實時的地理信息數據能夠輔助工程決策。一般,類似地域覆蓋廣的工程、空間與時間跨度大的重點工程等會需要得到更多的遙感數據與數字模型等的支持。另外,在發展智能交通、構建電子商務以及發展精準的生態農業等方面,更需要測繪技術的綜合應用,使其各個領域都能實現信息化。
3.4 保障政府管理和決策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自然關系的復雜度的加深,不斷加大了人們對現代經濟及社會問題的解決難度。政府在實施管理與決策時,需要做到民主化、科學化,這就要求地理信息數據庫能夠實現更加廣泛、更加通用,并在此基礎上整合社會上所有的信息,將其歸納到一個真實世界的空間分布之中。如在建設數字城市地理信息系統的公共平臺的基礎上,搭建一個國土執法系統,以決策和支持類似土地違法案件等的處理。由此,創建一個空間的決策支持系統十分必要,該系統能夠實現政府進行空間管理和分析決策,科學的完善政府的管理與決策,能夠滿足政府在建設數字化城市的真正需求。
4 結語
發展測繪,有利于城鄉居民的生活,能夠為城市創造出更多的財富,讓城市更快的步入信息化、數據化時代,讓人們更好地共享城市的數據資源。測繪技術為數字城市建設提供基礎的技術保障,同時數字城市的建設與推進也促進測繪技術不斷發展,測繪技術的發展為建設數字城市提供更多更豐富的基礎信息。
參考文獻
[1] 徐景顏.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努力推動全省測繪事業的新發展[J].山東國土資源,2009(4):1-4.
[2] 測繪發展戰略研究項目組.中國測繪事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M].北京:測繪出版社,2005.
[3] 柏捷.淺談“數字城市”在城市建設中的重要性[J].現代測繪,2006(4):54-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