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卓
摘要 目前,我國正處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社會轉型日益完善的特殊時期,多元文化的沖擊下,對傳統的社會價值觀念和教育模式都產生了較大的沖擊,尤其體現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在現實的文化背景下,高校教師如何通過科學的教育模式,增強大學生的價值觀認同教育,進而促進民族文化價值觀的重塑,是當前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基于此,針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的相關問題進行簡單的探討。
關鍵詞 大學生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價值觀認同 教育模式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在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各個領域中都產生了重大的變化。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們的精神文明狀態也在時時發生著變化。大學生作為年輕的一個群體,他們對新鮮的事物和信息有著很強的接受能力,同時也不斷向社會傳播著新的知識和信息。但是他們尚未走入到社會中,缺乏自主的、獨立的人格,在思想政治狀況方面很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目前,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的政治、文化和經濟生活都不斷發生各種變化,尤其是西方價值觀的滲透,對大學生的價值觀產生了較大的沖擊,也影響著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在這種背景下,我們需要對新時期大學生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所產生的變化,并且通過有效的教育模式,對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進行重塑,幫助大學生構建健康的、獨立的價值觀念,這對于培養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必要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我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和建設者,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中堅力量,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在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建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對高校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能夠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凝聚力,有利于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事業的發展。具體的說,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必要性:1.滿足社會主義和諧發展的需要在經濟和文化全球化日漸明顯的背景下,我國社會和文化也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西方文化的滲透對我國傳統精神文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社會價值觀多元化的發展形勢下,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教育,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想基礎,也是重要的前提和保證。2.滿足大學生個人發展的需要在多元文化背景的沖擊下,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教育也受到了前所未有有的挑戰,尤其體現在價值觀認同方面,很多大學生都存在著信仰迷茫、缺乏明確的價值觀判斷標準、功利主義明顯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因此,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缺失的現狀進行深入的剖析,有利于對大學生的價值觀體系進行全面審視,并且為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提供詳細的理論指導。3.滿足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在市場經濟體制建立與完善的過程中,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這種變化對于尚未進入到社會的大學生來說,無疑是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思想的彌漫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取向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對于高校來說,必須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通過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價值觀教育,幫助大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取向,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缺失的表現1.對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作用缺乏理性的思考馬克思主義是我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指導思想,但是在西方國家存在著一些非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并且認為這些思想將最終取代馬克思主義。針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這一理論的基本內涵和重要性,有大部分學生表示并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而是停留在表面。由于大學生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尚缺乏全面而且系統的認識,有少數的大學生政治信仰產生動搖,這說明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勢在必行。2.對集體主義價值觀的認同感較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建設的著眼點和落腳點在于讓大學生認同和接受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立場和政治信仰,切身體會到人民群眾的利益與大學生自身的利益是一直的,從而促進大學生共產主義理想的堅定性。而當前的大學生群體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對于集體利益都缺乏認同,他們更加偏向的是個體和自我利益的實現,在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缺失。3.存在著民族虛無主義傾向愛國主義思想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我國民族精神的核心主義思想,因此民族主義在大學生群體中應當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但是,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西方國家的民族思想或多或少的對我國民族主義思想產生了一些負面的影響,大部分學生都認為在西方外來文化的接受方式上,需要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但是仍有少數大學生走入了西方國家的民族主義精神更好的誤區。4.大學生知行分離現象明顯通過對當前大學生群體榮辱觀的調查和分析可以發現,大學生群體都具體有正確的榮辱觀,并且對于社會意識和思想道德的正確與否有著明確的判斷力。但是實際的情況是,有些大學生存在明顯的知行分離現象,雖然在思想上具有正確的價值觀思想,但是在行為上卻存在著明顯的脫節現象,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在思想道德的踐行方面較為缺乏。
三、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缺失的原因1.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識片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首先是利益層面的認識,才能上升到理想信念層面的認識。大部分的大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都有一定的片面性,這主要體現在大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體和內容的認同方面不夠平衡。大學生作為一個群體,而每個大學生作為一個個體,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決定了他們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程度。2.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與實踐存在脫節現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是指導大學生實踐行為的前提和基礎,大學生對于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和認同是處在不同層級上的。由于大學生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方面較低,因此在實踐行為方面,他們往往是依據個人的情感體驗和利益角度做出選擇,而忽略集體的利益。3.多元文化影響制約了大學生的價值觀選擇和判斷多元文化背景的沖擊下,很多大學生的個體意識逐漸增強,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也更加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大學生處在思想價值觀念初步形成的階段,對于西方思想中的新事物尚且缺乏足夠的判斷能力,如果缺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大學生便很難對西方的價值觀進行判斷和選擇。所以,必須要依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確引導,才能抵消西方價值觀不良因素的入侵。endprint
四、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模式的分析當代大學生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方面的主流是積極的、健康的,而且大部分學生都能夠對自己的價值觀做出正確的定位,清楚自己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因此,需要通過科學的教育模式,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培養,主要包括:1.明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導地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導價值體系,在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化事業發展方面發揮這重要的作用。對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說,必須要明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導地位,充分發揮其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與此同時,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充分發揮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力和凝聚力。2.促進教育模式的改進要對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進行改進,將灌輸與滲透進行有機地結合,才能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灌輸方式是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最為基本和傳統的教育方式,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將教育目標和教育者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但是這種灌輸的方式并不能將價值觀進行全面的滲透,所以僅僅依靠灌輸是不夠的,還需要營造合適的教育環境,充分利用相關的教育資源,對大學生進行情感的感染和熏陶,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3.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是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關鍵因素,大學校園的和諧建設,能夠為大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政治環境,通過內在環境和外在環境的建設,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全面滲透。當校園文化建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目標和方向相一致,這時就會促進大學生形成合乎社會發展的價值觀認同情感,并且充分發揮其熏陶和引導的作用,為大學生核心價值觀認同的培養提供助力。4.鞏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成效由認知、認同到情感認同、行為認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基本過程,而要完成這一過程,需要建立有效的內化機制。內化機制主要包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的解讀機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的教育機制,理論認知與社會實踐的聯動機制,從教化、體驗到體認、固化的心理機制。
五、結束語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制度建設的進程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確立是其核心內容,對于培養培養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與此同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是共產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一項戰略任務,而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和建設者,因此對高校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培養,不僅能夠幫助大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且能夠使大學生形成科學的價值觀體系,在學習和生活中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引導,不斷探尋價值觀教育的新模式,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引領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促進精神文明建設事業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3-294.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3-296.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4]李友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解與培育[J].理論月刊,2007,(10).
[5]羅愛軍.論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樹立[J].遼寧大學學報,2007,(03).
[6]英健.重建當代價值認同的思理路和方法解答[J].湖南社會科學,2006,(02).
[7]張懷重.加強大學生政治認同教育的探析[J].社科縱橫,2008,(06).
[8]賀善侃.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價值認同與沖突[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3,(05).
[9]李斌雄,張小秋.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04).
[10]郭永云.試論和諧社會視野中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福建大福清分校學報,2007,(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