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莎
(湖南師范大學 體育學院,湖南 長沙 412000)
女子技術男性化是指在擊球力量、速度、旋轉上女子運動員要致力接近男子的實力;在落點、弧線、節奏和戰術意識上要達到近似男子的水平;在施行過程當中從尋求技戰術男性化、訓練方法男性化、思維形式男性化、思想作風男性化和競賽意識男性化五方面著手。
本文將以郭焱、郭躍、李曉霞等較為突出女子技術男性化的代表人物為研究對象,對其男性化的特點進行分析研究。
2.2.1 文獻資料法
瀏覽大量乒乓球技戰術和女子技術男性化方面的書籍,查閱與其有關的文獻與資料,并對所查閱到的文獻和資料進行整理并概括綜合分析。
2.2.2 錄像分析法
通過觀看比賽錄像,分析其打法及技戰術特征。
2.2.3 數理統計法
使用三段統計法將比賽分為發球搶攻段,接發球搶攻段和相持段,對這三段進行得失分統計,并對所得數據加以整理歸納。
得分率=段得分/(段得分+段失分)*100%,使用率=(段得分+段失分)/(全局得分+全局失分)*100%。
表1 三段技術評估模式標準表
2.2.4 邏輯分析法
通過歸納法,演繹邏輯原理,進行系統的理論研究,并得出正確的結果。
通過郭躍、郭焱、李曉霞分別與帖雅娜的比賽分析其技戰術,發現她們身上男性化的特點以及不足。
通過三段統計對郭躍比賽中的使用率及得分率統計得出表2。
表2 郭躍三段使用率得分率統計表
從表2能夠看出,郭躍在發球搶攻階段上手相對較為積極,但得分率相對較低,也就是說郭躍具備男子前三板積極搶攻的意識,但在實踐過程中的發揮有所欠缺;接發搶攻段也相對較為積極,而進入相持階段的概率較高,可以看出郭躍在前三板中給對方造成的威脅并不是很大,郭躍相持階段使用正手及側身比較多,但得分率一般,甚至有一局正手相持沒得一分,說明郭躍的正手進攻能力并不強大且失誤率較高。
而通過錄像分析,可以得出:郭躍發球后的搶攻較為積極,但較多的是用反手以穩定起板,包括在接發段還是較多的具有女運動員穩定控制的特點,而進入相持后使用正手的頻率還是相對較多的,不過其失誤率也相對較高。
通過三段統計對郭炎比賽中的使用率及得分率統計得出表3。
表3 郭焱三段使用率得分率統計表
由表3可以看出,郭焱在發搶段的使用率與得分率并不相平衡,根據錄像統計,郭焱在某一單局的發搶段得分率高達77.8%,而有一局才50%,這說明郭焱具有積極搶攻的意識,但在發揮上不是很穩定,導致進入后階段更多的采用控制,不敢搶攻,而進入相持階段后得分率也不高,甚至有一局低至15.4%。
通過錄像分析得知,郭焱在與帖雅娜的比賽中,在旋轉和控制上比較占優勢,比如通過發長短結合的轉與不轉球以及接發球擺短或劈長直接得分;而進入到相持階段后落點意識不夠強,并沒有將對方調動起來,反倒是自己處于一個被動狀態以致失分較多。
通過三段統計對李曉霞比賽中的使用率及得分率統計得出表4。
通過表4可以看出李曉霞在發搶段的上手能力良好,但得分相對不太理想;而盡管接發搶段使用率較低,但成功率較高,說明李曉霞在接搶段有一定的優勢,不妨在此階段增強上手率;進入相持階段后,雖然使用率很高,但得分率明顯不高;通過錄像統計可知,在相持階段中李曉霞的步伐移動并不積極,導致在相持過程中過多依賴反手,而反手的威脅也不大,因此得分率并不高。
從李曉霞對帖雅娜的比賽錄像可以看出,李曉霞的發球搶攻大多依賴的是反手搶攻,而在接發段也大多采用控制的手段,雖然看得出進攻意識較強,在相持階段有使用正手的欲望,但由于體能等方面的原因,步伐移動較慢,總是處于被動,被迫依賴于反手防守。
(1)通過以上結果得知,郭躍、郭焱、李曉霞都具備男性化的基本特點,即搶攻意識強,但得分點不高,也就是說在該技術上發揮的還不是很穩定,對于不同來球判斷并不是很準確,以至于失誤率較高。
(2)前三板給對方造成的威脅并不是很大,以至于進入相持階段,而在相持階段中的優勢也并不明顯,尤其突出的是李曉霞在相持階段總是處于被動。
(3)在進入相持階段后,大都還是采用的快攻型兩面攻的進攻形式,而反手威脅相對小,且失誤多,導致在相持階段也并不占優勢。
(4)在錄像中可以看出,本文的調查對象在比賽中的心理素質并不過硬,郭躍、李曉霞在幾局大比分的領先中,都被對手反超并輸掉了比賽。
如今,郭躍進入低谷時期,郭焱已退役,中國乒乓球女隊男性化的技戰術特點并未成熟,國家隊還需在這一領域中不斷探索、研究、創新,使女子技術男性化成為國家乒乓球女隊甚至世界乒乓球女子運動員的一個新亮點。
因此本文通過以上研究,針對男性化的特點提出以下幾點個人看法:
(1)進一步加強女子運動員積極主動意識的同時,提高其進攻的穩定性。為了提高在實際比賽中根據對手及臨場情況作出正確應對的能力,我們在平時訓練中不妨培養她們在復雜多變的條件下判斷形勢、預測變化和果斷判斷的能力,以提高擊球的穩定性。
(2)加強前三板的進攻能力,以及提高后續的進攻能力。通過與男運動員訓練,將其前三板的精確性作為女子運動員前三板訓練的指導思想;通過多球單練,在規定的板數內達到一定的命中率,確保前三板質量的提高。
(3)加強體能訓練,擴大正手的使用范圍,加強正手在相持階段的威懾力。多加強跑動中正手進攻的練習,比如1/3臺連續的正手走動拉(攻)。
(4)提高女子運動員在比賽中過硬的心理素質。通過各類模擬大賽,讓運動員感受到競賽的壓力和緊迫感,讓她們在實踐中得以接受磨練。并且可通過增加觀眾、升降制、讓分制等比賽氛圍來增加比賽的壓力,提高女子運動員的抗壓能力。
[1]樊蕾.對我國優秀乒乓球運動員李曉霞的技戰術分析[J].科技信息,2010,9.
[2]江小燕.李曉霞在第52屆世界乒乓賽錦標賽比賽中的技戰術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12:70-71.
[3]李霖,劉雅玲.由郭焱“奪冠”看乒壇女子技術男性化發展[J].教練園地,2012,12.
[4]蘇丕仁.現代乒乓球教學與訓練[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5]梁宏達.“女子技術男性化”有多遠[J].乒乓世界,2004(1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