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強,劉春長,李玉洪,秦東,莫豪葵
(廣西桂林市蔬菜研究所,541004)
廣西桂林市龍勝縣泗水鄉種植朝天椒已有悠久的歷史,由于缺乏對辣椒品種特性及栽培先進技術的熟練掌握,朝天椒產量和生產效益極為低下,而且種植品種單一,承受市場的沖擊力弱。本試驗旨在通過在龍勝縣泗水鄉進行朝天椒新品種引進種植篩選試驗,同時采用先進的栽培技術,為龍勝縣泗水鄉選出適宜種植的朝天椒新品種,以達到高產優質、有效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本試驗參試品種共6個,紅利(Bonus F1)、郁金香(Tulip F1)由廣西德沃迪農業有限公司提供,為匈牙利雜交一代,艷紅、雅平為韓國引進雜交一代,朝天二號由桂林市蔬菜研究所自選種,以當地朝天椒為對照品種(CK)。
試驗于2013年在桂林市龍勝縣泗水鄉細門村農戶責任田進行。試驗品種于1月29日干種播于桂林市蔬菜研究所溫室大棚內,3月15日移栽到營養穴盤,4月20日定植于試驗田。3次重復,采用隨機區組排列,四周設有保護行。每小區面積為15m2。小區長10 m,寬1.5 m。采用起壟栽培,地膜覆蓋,雙行栽培,行距80 cm,株距50 cm,單株栽培,小區栽培總株數42株。
試驗期間主要記錄播種期、出苗期、定植期、坐果期、終收期,最后計算全生育期天數,出苗期以子葉出土50%的日期為準。全生育期為出苗期至終收期的天數。植物學特性:隨機抽取10株和10個果實測定株高、有效分枝數、果長、果橫徑、平均單果鮮質量、單枝果數等性狀,最后統計單株結果數和單株產量,換算成667m2產量。抗性:重點考查各品種的抗倒性、抗旱性及枯萎病、炭疽病、病毒病辣椒三大病害的抗性。
從表1可以看出,種子出苗以雅平最快;坐果以郁金香最早,表現出早熟性,艷紅、紅利和當地朝天椒(對照)比朝天二號和雅平早5 d坐果,可提早上市;從全生育期來看,郁金香和當地朝天椒相對早衰,其他品種全生育期165 d左右。
從表2可看出,郁金香的有效分枝最多,當地朝天椒的最少;紅利、艷紅、郁金香3個品種的平均單果鮮質量大于其他品種;艷紅果大、單枝果數明顯高于其他品種,商品性好,商品椒率達80.5%。

表1 不同品種物候期比較
從表2可以看出,艷紅的鮮椒產量和干椒產量都極顯著高于其他品種,當地朝天椒的鮮椒產量和干椒產量極顯著低于其他品種,郁金香和雅平產量差異不顯著。
從表3可知,參試品種艷紅、郁金香的抗倒性最強;耐旱性最好的是艷紅、朝天二號和當地朝天椒;抗病性方面,艷紅對辣椒三大病害的抗性極強,特別是抗枯萎病能力,未發現病株;而當地朝天椒三大病害的發病率較高。

表2 不同品種植物學特性及產量比較

表3 不同品種抗性比較
綜合以上試驗數據,艷紅在試驗中綜合表現突出,表現為抗病性強,產量高,果實性狀好,長勢強,商品性好,可以作為主栽品種在桂林地區大面積推廣應用;郁金香(Tulip F1)和紅利(Bonus F1)在生產過程中,可以適當密植,提高產量;而當地朝天椒由于不是雜交種,種性退化嚴重,生產上應該淘汰。
本試驗引進的國外朝天椒品種屬于首次試驗試種,大面積推廣應用前還應進行多點、分期試驗示范,以進一步鑒定其推廣應用價值。
[1]郭太忠,常法平,李書紅,等.朝天椒品種比較試驗[J].農業科技通訊,2013(9):101-103.
[2]韋優,藍慶江,唐君海,等.朝天椒新品種夏季栽培的適應性研究[J].廣西熱帶農業,2010(2):20-23.
[3]宋德友.朝天椒良種及栽培關鍵技術[M].北京:中國三峽出版社,2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