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日前,北京市平谷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金海湖鎮組織召開轄區內餐飲企事業單位座談會,會上,金海湖鎮副鎮長、鎮食藥監管所所長曹靜介紹了該鎮食藥監管所的成立情況及其職責,分析了當前金海湖鎮餐飲行業的現狀。各參會企業代表結合自身管理經驗,對如何加強餐飲行業規范化管理展開座談。金海湖鎮10 余家餐飲企事業單位參加座談。
(賈玉文)
本刊訊 日前,為了方便轄區企業、百姓,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開發區分局在開發區行政服務中心辦事大廳開設食藥窗口的同時,還通過短信發送、電話提醒、網站公布、人工應答、實地張貼等多種方式向行政相對人公布了全部辦公時間、辦公地點、受理窗口和聯系方式,并承諾電話24 小時有人接聽,食品藥品突發事件24 小時有人處理,受到了企業和群眾的一致肯定和稱贊。
(楊天一)
本刊訊 (記者 陳淑玉) 2013 年11 月22 日上午,在“四大懷藥”的道地產地——河南省焦作市溫縣的一片山藥種植田里,來自北京的一行人在專家的帶領下,邊察看正在采收的山藥,邊和藥農一起動手采挖。大家興致勃勃地參與著在京城難得一見的山藥從田里“新鮮出爐”的全過程。這是記者在北京中醫藥學會與《首都醫藥》雜志社聯合舉辦的“傳統中醫藥”欄目系列活動之一——“道地藥材鑒別與特性”學術交流活動現場看到的一個片斷。
近年來,一些不良藥商把作假的手腳伸到了藥材加工源頭上,以次充好,將非道地藥材經偽裝、轉運、貼假標簽等手段冒充道地藥材;對藥材進行不法硫磺熏蒸、染色等,嚴重威脅患者的用藥安全。中藥飲片源頭質量也成為中藥飲片行業及監管部門關注的重點之一。為此,2013年,“傳統中醫藥”欄目將活動重點放在道地藥材的鑒別,讓企業與醫療機構認好藥、做好藥、用好藥,堅決抵制假劣中藥混入首都中藥市場。此次活動中,欄目組織20 多家醫療機構及飲片生產企業,走進河南焦作“四大懷藥”道地產地,參觀學習道地藥材的種植與鑒別,舉辦“道地藥材鑒別與特性”學術交流活動。

▲當地藥農正在采挖山藥
下午,欄目組一行人參觀了保和堂(焦作)制藥有限公司的飲片加工現場,并舉辦了學術交流會。交流會上,北京中醫藥學會資源與鑒定委員會秘書長李京生、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藥劑科副主任林曉蘭等專家講解了四大懷藥的特性及鑒別。保和堂(焦作)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單洋、總經理單小淞也分別介紹了該企業在運用現代的低溫烘干技術手段,實現飲片無硫加工所做的近十年的研究及實踐,經多批次驗證檢測,該工藝生產的中藥飲片二氧化硫殘留量未超過10mg/kg,遠低于國家暫行標準,符合歐美、韓日對二氧化硫的限量要求。2013 年2 月5 日該公司申請的無硫懷山藥加工工藝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受理。交流會上,大家還就無硫加工飲片的性狀與《中國藥典》現行標準的要求等方面提出了各自的見解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