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小琳
摘 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在數字化的網絡環境下,一方面學生希望得到個性化的滿足,結合自身情況有選擇性的進行自主學習,另一方面老師希望有效的改進現有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的效率,探索一種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教學模式。精品課程網站建設也就應運而生了。
關鍵詞:精品課程;網站建設;教育資源
1 精品課程網站建設的發展現狀
隨著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不管是企業、學校或個人都在結合計算機網絡技術對現有的管理或生活中的一些環節進行開發研究。步入21世紀起我國高等教育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進入了國際公認的大眾化教育階段。但是教師隊伍成長速度開始跟不上學生入學的腳步,教育投入嚴重不足,教育基礎設施和教師隊伍的水平都遠遠不能適應教育現代化的要求。網絡教學成為了緩解這種現狀的一個方法,而精品課程網站建設為網絡教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實施平臺,網上的教學資源通過課程網站來進行發布,學生可以通過登陸課程網站來進行有選擇的自主學習。2000年開始,國家教育部連續批準了人民大學等26所高校開展現代遠程教育試點。這一系列舉措,表明國家對網絡遠程教育事業的重視,因此,精品課程網站建設也就格外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來關注和解決。
2 精品課程網站建設的目標和任務
精品課程建設是國家教育部“質量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國家精品課程建設要重點抓好的第四大方面要求我們,要注重使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而在少數高職院校,由于課時緊張,反映學科前沿和工程技術、經濟、文化發展的最新成果的引入與課程基礎內容、經典理論的講授出現了矛盾。由于教學經費投入不足,教學實驗設備更新緩慢,現代化教學手段得不到廣泛應用,實踐教學受到削弱。精品課程網站建設的目的,就是要倡導教學方法的改革和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鼓勵使用優秀而先進的教學資源,提高實踐教學質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3 精品課程網站的整體設計與構思
精品課程網站應具有很強交互性,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全方位的網絡體驗,因此課程網站的整體設計與構思應從操作簡便、界面友好、靈活、實用、安全的要求出發,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搭建平臺,即減少了教師的工作量,又提高了學生們的自主學習效率。完成這一設計目標首先要求課程負責人要組建精品課程建設團隊,應根據精品課程建設通知和精品課程指標體系的要求,組織申請材料、填制申報表,并通過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平臺向學校提出精品課程建設申請。申請完成后的一項主要工作便是搭建設課程支撐網站,無論是團隊自行開發的課程支撐網站還是學校提供的課程支撐網站,都要具有申報功能和課程教學功能。這就需要課程支撐網站除了要提供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課程介紹、教學隊伍、教學大綱、授課教案、教學課件、實訓實習、作業習題、試卷答案、學習指南、在線答疑和教學視頻等網站教學內容外,還需提供課程負責人、主講教師、教學隊伍、教學方法與手段、實踐條件、教學效果、特色與創新、課程建設規劃、學校的政策支持與措施以及現場教學錄像等申報材料內容。
4 精品課程網站的頁面布局和模塊功能
精品課程網站的必設欄目建議以評價指標體系為基礎,同時具備申報功能和課程教學功能,將課程介紹、教學隊伍等教學內容橫置作為網站的主菜單,同時將課程支撐網站的菜單分成兩類,一類是課程支撐網站菜單,課程介紹、教學隊伍、教學大綱、授課教案、教學課件、實訓實習、作業習題、試卷答案、學習指南、在線答疑和教學視頻。一類是申報材料欄目,課程負責人、主講教師、教學隊伍、教學方法與手段、實踐條件、教學效果、特色與創新、課程建設規劃、學校的政策支持與措施以及現場教學錄像。將課程支撐網站的數據分為兩類,一類是上傳下載類,授課教案、教學課件、實驗實訓、作業習題、試卷答案、教學視頻;一類是超文本類,課程介紹、教學隊伍、教學大綱、學習指南、在線答疑、課程負責人、主講教師、教學方法與手段、實踐條件、教學效果、特色與創新、課程建設規劃、學校的政策支持與措施以及現場教學錄像。
總之,精品課程建設是我國高校教育改革的重大舉措,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精品課程的資源共享,因此,精品課程網站建設的好壞也就成為了決定性因素,由于其是一個龐大而又系統的工程,只有不斷的實踐并汲取經驗教訓,不斷的發展完善才能真正發揮出精品課程網站建設的作用,實現優秀教學資源的共享。
[參考文獻]
[1]鄒應貴,袁松鶴,等.網絡教育精品課程的整體結構設計與核心要素建設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9,(7):67-73.
[2]項國雄.高校開放式課程支撐體系的模塊建設與運行質量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08,(3):43-51.
[3]劉玉娟.高職院校精品課程建設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5):48-50.
[4]柯和平.精品課程高效開發模式探索[J].電化教育研究.2008,(7):9-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