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
摘 要:21世紀是網絡信息時代,多媒體技術和信息高速公路在改變人們學習方式的同時,也使受教育者成為教育者,成為能夠進行自我管理的個人。高職教育是我國教育結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網絡信息時代,為了使學生成為具有綜合素質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高職學生必須加強自我調控的能力,提升自我的管理能力。
關鍵詞:網絡信息;高職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
當今世界,人才的發展是知識經濟時代發展核心。高等職業教育在堅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的同時,要以培養數以萬計的高素質人才為目標。網絡環境為學生提供技術環境和創設學習情境支撐,也為學生實現自我的優化管理帶來了一些弊端,有些學生無法在紛繁的信息中篩選有益信息,為教師教學和學生的自我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壓力。本文從行為心理、社會關系以及知識技能三個維度,考量網絡時代下實現高職院校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徑。
1 網絡時代下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必要性
自我管理能力是學生在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態度的基礎上,實現學習活動自我支配和控制的能力。不僅包含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對問題的分析,實現對問題的診斷,從而掌握某項技能的學習需要的能力。也包含實踐管理的能力,具體表現在對學習進行計劃執行的能力上,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意識性的集中體現。高職學生在無人監管的條件下,通過自主監控自身的行為,合理調整自身的學習行為,從而達到預期目標。最后,通過自我的評價,在管理過程、管理態度以及管理方法上實現自我管理的提升。
網絡時代下,高職學生通過學習客體的選擇和利用,能夠有效利用網絡這一信息載體充實自身的信息,拓寬自身獲取信息的能力。但是,高職學生在高速運轉的信息體系中,往往顯得不知所措,對信息的篩選能力較弱,各種暴力、色情以及血腥、反動的不健康信息的傳播,不斷侵蝕著高職學生的生理和心理。有些學生終日面對電腦,忽視對自身的管理,產生了較為嚴重的道德冷漠與精神麻木的問題。
因此,網絡時代下,培養學生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明確學習的目標,合理調整自身的行為,在生活和學習中提升自身的素養,實現良性的自我管理[1]。
2 網絡時代下實現學生自我管理的策略研究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指的是生活上的自理、行動上的自律、決策上的自主、知識上的自學和感情上的自悅。這些方面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是學生形成良好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標。其中,高職學生自我管理主要指的是行為心理的強化、社會關系的暢通以及知識技能的提升。
2.1 行為心理的強化
自我的行為管理能力指的是高職學生按照學校日常的行為規范和本校制定的學生手冊,以此為標準來規范學生的行為。自我的行為管理是以職業化為參照目標,在專業培訓中,提升學生職業道德操守和學生的職業化素質的能力。自我的心理管理能力包含自我的心態、情緒以及自我反省等多個方面。在網絡時代下,將自我心理的重點放置在和人的溝通中。盡量減少在網絡無效交流上耗費的時間,在實際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提升自我心理強化的能力。
2.2 社會關系的暢通
學校本身就是一個小社會,在不同的人際關系中,學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網絡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盡管有所淡化,但是,為了實現自我與外界的順利溝通,應當在遵循集體主義的原則下,處理不同境遇下的人際關系。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與同學關系,是實現自我交際管理的重要形式。
為了保證自身社會生活的順暢,還應當完善對自我的實踐管理。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有些同學在漫無邊際的上網、聊天、游戲中耗費了許多時間。不僅未能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也不利于良性學習習慣的形成。
最后,每個人都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而存在。因此,在與外界進行交流的同時,必須要實現進行自我的認知。在精神上,嚴格控制自身不受網絡信息的侵害;在物質上,培養自身管理金錢的能力,盡量減少在網上游戲的時間花費[2]。
2.3 知識技能的提升
對于學生而言,不斷提升專業技能是其學習的主要目標。高職學生通過不斷整合自身的目標,實現個人志向,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科技人才。通過自我的學習管理,學生能夠在激烈的競爭時代,主動運用先進的網絡工具,實現自身的管理和進步。就自我的技能管理而言,高職院校將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作為教學的中心,高職學生應針對自身專業的特殊性,運用信息技術和網絡平臺,進行自我技能的提升。比如說,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除了利用電腦進行編程外,還應當及時掌握社會訊息,在和自身技術相結合的過程中,創造出具有市場價值的軟件產品。
3 結語
實現高職學生良性的自我心理管理,能夠在面對人生重大選擇的時候,保持良好的心態。在網絡信息的不斷轟炸中,保持自身的品格,克服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實現自我價值。
[參考文獻]
[1]王媛媛.高職學生時間管理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高職教育.2010,4(13):56-58.
[2]呂勇.高職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初探[J].時代教育.2010,5(17):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