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翠
摘要:建立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評價機制,首先必須將就業能力習得作為學生能否順利畢業參考因素之一,在構架上,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測評機制包括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培養體系、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評價體系與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反饋機制,三者相輔相成,自成體系。
關鍵詞:高職學生;就業能力;測評機制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9-000-01
一、引言
能否就業與就業質量如何,直接關系著學生畢業后職業發展與生活狀況、關系著高校招生質量與專業發展、關系著社會穩定與經濟健康發展。建立系統的高校學生就業能力評價機制,將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與評價、反饋一體化,有利于切實全面提升學生就業能力。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有別于本科院校,在學生動手操作等方面要求更高,建立一套操作可行的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評價機制,將有利于高職院校學生畢業時零距離的融于企業,也有利于其今后職業的更好發展。
二、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評價機制概述
建立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評價機制,首先必須打破現有的學生畢業能力評價體系,將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評價結果作為衡量學生能否畢業參考因素之一。如今高職院校教育大致分為兩類,既專業教育與綜合素質教育,學生畢業的衡量因素則相應分為兩類,專業課程習得情況與綜合素質發展情況,畢業時專業學分修滿,綜合素質合格,沒有處分在身則可順利畢業。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評價機制加入后,高職院校教育內容則需分為三類,即專業教育、綜合素質教育與就業能力教育,學生畢業時衡量因素相應的分為三類,專業課程習得情況、綜合素質發展情況與就業能力發展情況。畢業時專業學分修滿、綜合素質合格、就業能力測評合格即可順利畢業。
建立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評價機制,必須具有系統可操作性。內容上包括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培養體系、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評價體系與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反饋體系。
這三種體系的建立必須在大量反復的調查論證基礎上建立,且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培養體系、評價體系與反饋體系需具有一致性,相輔相成性。在具體每個體系的建立上,要考慮具有可操作性,出臺相應的可評價細則時要考慮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特點進行。
三、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評價機制構架
(一)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培養體系構建
建立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培養體系,首先應該鑒定清楚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構成要素,在此基礎上建立相應的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培養體系,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開設專門的課程:現在高校開設的就業指導課,雖然作為必修課在教學,但大多數高校就業課程開設課時很少,沒有專門的師資,也沒有專門的部門來統一協調這門課程。從學校、老師、學生對這門課程都極其不重視。提升學生就業能力,首先必須從重視就業課程的開設開始,首先學校應成立專門的系部從事就業指導課程,聘請培養專業師資從事就業指導課程教學,在課程考核上正軌化,提升學校、學生、教師對于這門課程的重視度。其次在課程上應突破原有的一門課,課時少現狀,就業、課程因開發系統的就業能力課程,至少應該是3---4門相應課程,不是簡單的講講就業形勢、簡歷制作就結束了。最后,課程的開發可以結合就業能力構成要素,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學習能力等方面展開
2.加強企業實踐接觸:就業能力培養首先在于就業意識的培養,培養就業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多多接觸社會與企業,可以安排學生定期到企業不同崗位參觀、鍛煉,也可定期聘請企業人員、成功校友到校做講座,課程中也可聘請一些公司就企業文化等進行講解。
3.成立專門的組織:可以以興趣小組、社團的形式,結合就業能力培養問題,開展豐富多彩的小組活動,可以組織開展就業方面調研、也可以設計相關就業能力提升游戲進行小組成員游戲,也可以開展相應的活動等。
(二)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評價體系構建
在建立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培養體系基礎上,同時要構建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評價體系,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評價體系要自成一體,不融于其他專業教育評價或者綜合素質評價中,最終有自己的評價結果作為學生畢業參考因素之一。
1.建立就業指導課程評價體系:這個可以通過分數的形式進行評價,但就業指導課程的評價不能僅僅以一門期末考試成績來評價,要結合平時多次考核進行。
2.建立企業實踐評價體系:可以通過企業實踐天數、企業實踐報告書寫情況、聽企業人員講座次數及講座心得、訪談企業人員或者訪談優秀校友等各種形式進行量化,最終建立其企業實踐評價體系,得出企業實踐評價成績。
3.建立就業能力組織參與評價體系:這個評價體系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相關興趣小組或者社團組織的評價,通過其活動組織情況、建設情況等對其進行評價;另一方面是對個人參與社團或者興趣小組習得情況進行評價,最終得出個人就業能力組織參與評價成績。
結合學生的就業指導課程評價成績、企業實踐評價成績及就業能力組織參與評價成績,最終得出學生個體就業能力成績,作為其能否順利畢業參考依據之一。
(三)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反饋機制構建
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強或者若,最終是企業評價的,學生能否順利進入企業就職、企業對學生就業能力評價如何、學生在企業職業發展前景如何,都是對學生就業能力的最終考核,為此高職院校應高度重視對企業的聯系,高度重視對畢業生的跟蹤調查,實時根據企業要求,調整自己就業能力培養與評價體系,建立合理的就業能力反饋機制。
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評價機制建設,在組織管理上必須高度重視,在實際中要切實可實施,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培養體系、評價體系、反饋體系要自成一體、相互斜街、相輔相成,如果在實踐中能夠操作實行,將大大提高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幫助其盡快找到工作并快速適應企業文化,助其職業發展更加順利。
參考文獻:
[1]張紅.大學生綜合就業能力評價體系構建[J].山東社會科學,2011,4.
[2]王培君.大學生就業能力模型研究綜述[J],教育與職業,2009,11.
[3]王露艷,童輝杰.扎根研究----大學生的優劣勢說和就業能力模型[J].中國培訓,2008,3.
[4]徐涌金,高秋艷.試析大學生就業競爭能力的基本要素[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4.
作者簡介:趙 翠(1983-),女,山西晉城人,講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學生就業問題。
基金項目:本文是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測評體系構建問題研究》(2014SJD278)階段性成果。
現代經濟信息2016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