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 要 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對高職學生創新性人才的培養, 對學生工程意識及成本核算的培養,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都具有重大意義,本文從第六屆機械創新大賽的實際作品作為出發點,從帶隊過程中經驗的累積,分別提出了帶隊老師及參賽學生的現實狀況及改進空間。
關鍵詞 機械創新 高職學生 畫板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9.005
Abstract Mechanical innovation competition will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eamwork and cost accounting of technical college student; Guiding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mechanical innovation and Engineering consciousness; This paper promotes the objective reality and the space of improvement from the sixth mechanical innovation competition of the adviser.
Key words mechanical innovation; technical college student; drawing board
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大賽是經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準,由教育部高等學校機械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等諸多院校及單位共同承辦,面向大學生的群眾性科技活動。目的在于綜合設計能力與協作精神;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和工程實踐的訓練,提高學生針對實際需求進行機械創新、設計、制作的實踐工作能力、吸引、鼓勵廣大學生踴躍參加課外科技活動,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
對于本科類院校而言,學生在校時間為四年,專業基礎課及專業知識學習得都比較扎實,且從學習態度上而言,主動學習及自學的能力普遍較強;尤其是在專業課的學習上,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及工程制圖等機械類常規課程掌握得較好。高職類院校學生在校時間僅為三年,而且一般大三下學期都需頂崗實習,實際學習時間僅為兩年半,所以從教學內容上也進行了壓縮,機械原理、機械設計、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用機械基礎這門課所代替,降低了理論計算的難度,而更加側重于實際應用;同時高職類院校學生從錄取成績上看,低于本科類院校一百多分,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普遍弱于本科類院校,但是從高職類院校課程安排上,有很多課程都是屬于實踐類課程,所以學生動手能力未必弱于本科類院校。
在第六屆全國機械創新大賽的主題為“幻·夢課堂”;內容為“教室用設備和教具的設計與制作”。我們根據大賽主題,制作了一個多功能畫板,符合本屆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的主旨“幻·夢課堂”要求,屬于“教室使用設備”。此畫板全部為木制產品,長600mm,寬450mm,高20mm,尺寸與普通畫板尺寸一樣。學生結合上制圖課的實際,上課前需要攜帶畫板、制圖工具、課本等與上課相關的資料,不方便攜帶。學生設計的多功能畫板含有一個儲物盒,有一定的存放空間,可以收納鉛筆、三角板、圓規、橡皮等制圖必備物品。儲物盒依靠曲柄滑塊機構推出或收回,在畫板側面設計了一個小的把手,可以手動推出或收回。充分利用畫板內部空間,且畫板內部為鏤空結構,且為純木質畫板,重量也輕,方便攜帶,詳見圖1,伸出后的畫板結構見圖2。
參賽過程中,雖然此次參賽作品結構簡單,但是花費的心血并不少,方案設計幾次易稿,曾考慮過齒輪齒條方案、帶輪方案、甚至凸輪方案,最終確定了實際參賽的曲柄滑塊機構,因為此方案結構好實現,也能鍛煉學生,制作成本也較低,屬于低成本制作的實用產品,最終該產品獲得湖北省預賽的二等獎。
1 從帶隊老師角度來看
(1)務必高度重視機械創新大賽。機械創新大賽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牽頭主辦的,大賽等級高,各高校機械類專業都將該大賽看成是提高學校名譽及綜合實力的一次例證,學校主管部門及機械學院領導都極為重視這個賽項,從參賽人員的選定、資金的配套、方案制作、加工設備等各個方面都提供了支持。但是相對于本科類院校而言,資金配套略顯不足,學生功底略顯薄弱,只能在學生課余時間安排更多的培訓,保證參賽各階段任務的如期完成。
(2)選人、出方案環節至關重要。機械創新大賽的參賽人員的選定,直接關系到大賽的成敗,就我校現實情況而言,最開始是通過學??萍紖f會聯系參賽學生,組織起來一起開會,出方案;由于科技協會人員少,且分布于學校各個專業,機械類的學生就更少,最終不了了之;后來通過學校,將機械創新大賽的通知掛到學校的官方網站上,并聯系學工處,凡參賽學生可以免上晚自習,并且加綜合素質學分來鼓勵學生報名,最終產生了三個方案。但另兩個方案在實施過程中,由于管理的滯后及方案多次修改,到最后也沒形成定稿而最終并未成型。但畫板這一組的學生在有技能高考考上來的學生,他們動手能力、制圖視圖能力強,在中職階段在各類大賽中均獲過獎。所以學生選得好,方案出得好,比賽就成功了一半。
(3)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參賽時,與其他帶隊老師也進行了交流,學習其他學校的先進經驗,總體而言,本科類院校對機械創新大賽的投入是巨大的,高職類院校投入相形見絀。部分本科類院校對參賽學生的獎助學金都有加分,且獲二等獎以上的有減免學生學費的政策,獲得一等獎還有保研加分等政策鼓勵,所以學生參與積極性高,作品較多。而高職類院校參賽有種矮子里面挑高個子的感覺,動手能力雖強,但主觀能動性較差,增加素質學分等政策鼓勵作用不甚明顯,應當建立更為有效的激勵機制。
2 從參賽學生角度來看
(1)高職院校參賽學生綜合能力亟待提高。機械創新大賽實際上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測試。在對機構等基本知識理解的基礎上,還需要制圖識圖功底、三維制圖功底、運動仿真功底、文字寫作及排版功底、視頻制作功底的綜合運用,雖說可以對參賽學生進行分工,但最后的整合、銜接也需要花費很多精力。但由于高職類學生參賽時,有些課程還沒有學到,就需要提前學習。尤其是制圖方面,三維產品的零件與裝配件不分,在零件圖下畫裝配件、視圖關系對應錯誤,視圖表達不清晰、尺寸標的不完全、公差很多標錯、技術要求幾乎沒有等等。幾乎不能稱之為圖紙,而只能稱之為草圖。幾乎沒有一個學生會仿真運動,只能從零起步。Word文檔的排版、字號、目錄等等全部要重新調整。所以應當對學生進行培訓,整合其制圖、排版、運動仿真能力。
(2)團隊協作能力及創新意識有待加強。在同一個作品中,幾個學生組成一個團體,其團隊成員應該從一開始就建立明確分工, 這對后期的管理十分有利,否則就會出現相互推諉,扯皮拉筋的事,最終該完成的工作沒有完成。所以,應盡量避免學生之間產生不信任感及缺乏奉獻精神。
在創新意識上,因為學生知識準備的欠缺,創新意識明顯欠缺,在產品制作過程中過分依賴老師,有一定的創新想法,但是缺少必要的創新技能。這也是高職教育的短板,過分強調培養應用型人才,創新能力不足。
總體而言,機械創新大賽對促進學生轉變思維方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工程運用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積極營造學校創新氛圍,構建學校創新平臺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吳克兵.機械創新大賽對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能力提高的探索[J]湖南農機,2013(1).
[2] 黃勝全,趙成軍.在機械創新大賽中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的研討[J].才智,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