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梅鳳
摘 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機動車輛大量增加,隨之而來的是交通事故的數量及其損害后果令人驚嘆。交通事故的發生必然涉及到損害賠償問題,這就使得“合理地界定交通事故的損害賠償范圍”成為問題的關鍵所在。目前,我國現行法律對交通事故的損害賠償范圍的規定基本合理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需加快步伐制定一部完善、系統、合理、科學的《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法》,合理、科學地確定道路交通事故的損害賠償范圍,最大限度地保護事故受害人的合法權益。
關鍵詞: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范圍;損害賠償標準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迅速增長,汽車走進了千家萬戶,但是其所引發的一些負面影響令人深思,如交通阻塞、交通事故頻繁發生且呈上升趨勢。發生交通事故后,輕者造成一定的財產損失,重者傷人甚至死人,這向人民的生命健康權和財產權提出了挑戰。交通事故的最終解決必然會涉及到損害賠償,正確、合理地確定道路交通事故的損害賠償范圍,有利于及時、穩妥地解決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
1 目前我國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范圍的現狀
損害賠償制度設立的目的在于使受害人的損失得到最大限度的補救,合理確定道路交通事故的損害賠償范圍是處理好交通事故的關鍵所在。一般來講,道路交通事故的損害賠償范圍主要包括賠償項目和賠償標準兩個方面,要合理地確定交通事故的損害賠償范圍就要合理地確定賠償項目和賠償標準。
1.1 我國對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項目的界定
根據《民法通則》第十二條“從事高空……高速運輸工具等對周圍環境有高度危險的作業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之規定,道路交通事故施害方對受害方所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是一種特殊侵權民事責任。于2004年5月1日起實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五條第二款規定:“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項目和標準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執行?!钡捎谖覈⑽淳偷缆方煌ㄊ鹿蕮p害賠償項目制定有相應的法律,因此,關于該方面的人身損害賠償標準只能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執行。
該《解釋》在賠償項目方面堅持全面賠償的原則,其中在賠償項目方面增加了康復費和后續治療費,并用“殘疾賠償金”代替“殘疾者生活補助費?!本唧w規定如下:
⑴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的賠償項目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和必要的營養費;⑵受害人因傷致殘的賠償項目除第1項外還包括:鑒定費、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撫養人生活費、康復費、護理費和后續治療費;⑶受害人死亡的賠償項目包括:除第1項費用外,還包括喪葬費、被撫養人生活費和死亡補償費。
從以上規定得知,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項目僅限于財產的直接損失,即指交通事故直接造成財產毀損的實際價值損失,不包括因交通事故而發生的間接財產損失。
1.2 現行法律對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的界定
確定賠償標準的法律依據為最高院的《解釋》,該《解釋》所采用的標準與《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迥然不同,具體體現在:
⑴醫療費:《解釋》規定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醫療費。《解釋》取消了受害人住院、轉院、護理應當有醫院證明并經公安機關同意,否則上述費用由受害人自己承擔的規定?!督忉尅芬幎ㄙr償義務人對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該規定減輕了被害人的舉證負擔,有利于保障被害人支出的基本費用即醫療費得到賠償。
⑵誤工費:《解釋》取消了按照事故發生地平均生活費的三倍計算誤工費上限,也不再使用平均生活費和國營同行業平均收入等指標?!督忉尅芬幎ㄕ`工費首先按照實際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其次,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受害人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再次,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平均收入的,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的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⑶護理費:《解釋》規定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護理人員有收入的參照誤工費的規定計算,沒有收入或雇傭護工的,參照當地護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動報酬標準計算。護理人員原則上為一人,但醫療機構或鑒定機構有明確意見的,參照確定護理人數。受害人護理的期限應計算至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時止;不能恢復自理能力的,根據其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護理期限,但最長不超過20年。受害人定殘后的護理,根據其護理依賴程度并結合配制殘疾輔助器具的情況確定護理級別。
⑷殘疾賠償金。過去的賠償標準,對殘疾受害人的收入損失不予賠償,而《解釋》所規定的殘疾賠償金,既包括其生活補助費,又包括受害人的收入損失。
⑸被撫養人的生活費。《解釋》規定以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或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作為賠償被撫養人生活費的標準,體現了賠償與損害的一致性原則,同時規定被撫養人是未成年人的計算至18周歲,60周歲以上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1年;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
⑹死亡賠償金?!督忉尅穼λ劳鲑r償金從幾個方面作出界定:1)合理界定死亡賠償性質。將死亡賠償金界定為收入損失賠償;2)死亡賠償金的賠償標準為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收入;3)賠償年限最高為20年。
⑺殘疾輔助器具費?!督忉尅返?6條第1款規定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準計算,第2款規定參照配制機構的意見確定更換周期和賠償期限。
⑻實際支出的費用和誤工損失,按照差額據實賠償。《解釋》第20條第3款對有固定收入者的誤工損失不設最高限額;對無固定收入者的誤工損失按照其最近3年的平均收入計算,不能證明最近3年收入的,參照當地相同或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計算。
⑼康復費、后續治療費。《解釋》第19條第2款首次將康復費、后續治療費明確納入賠償的項目。
上述標準比舊法有了明顯的進步,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同樣被機動車撞死或致殘,一個城鎮居民得到的賠償金額與一個農村居民差別極大,對殘疾的賠償特別是生命的價值僅僅因當事人的戶籍不同而產生了重大差別和不同待遇,且與我國憲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相違背,這顯失公平。
2 我國道路交通事故的損害賠償范圍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解釋》中對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項目規定”之透視,雖比舊法相比有一定的進步,但筆者認為,此規定仍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需進一步完善。
⑴現行法律只規定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中的直接財產損失。《解釋》僅列舉了直接財產損失的賠償項目,而對因人身傷害可能造成的間接損失如就業、升學及因財物損毀引起的間接損失如停工、停產等未予規定,導致受害人一些合法權益得不到充分、全面的補償,受害人權利得不到全面保護。如何合理地確定損害賠償的范圍,已成為我們亟待思考探索的一個重要問題。
⑵現行法律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的規定一般采用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這種標準的執行就會產生如此的效果:即對殘疾的賠償特別是生命的價值僅僅因當事人的戶籍不同而產生了重大差別和不同待遇,這與我們憲法所大力倡導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相違背。另外我國地域廣闊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由此各地的生活費標準也不一致,司法實踐中交通事故發生地與受害者住所地有時不一致,而受害者的住所地是受害人棲息的場所,與生活緊密相連,如交通事故發生地的平均生活費低于受害人住所地的平均生活費標準,此時再按交通事故發生地的標準計算則達不到補償受害人的目的,因此,筆者認為應按受害人的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準計算才比較合理。
⑶《解釋》也未對胎兒的撫養費給予賠償。胎兒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我國《繼承法》在遺產繼承中規定必須保留胎兒的應繼承份額,如果交通事故受害人是一位孕婦,那么,胎兒是否應列為賠償主體值得思考。在司法實踐中,應判令致害人支付胎兒自出生時起至18周歲時的生活費。
⑷因事故而導致的車輛價值貶損沒有列入賠償范圍。目前車輛的損害賠償范圍主要有修理費、車輛停運損失以及處理事故車的有關費用(如拖車費、停車費等),但因事故而導致車輛價值貶損沒有列入賠償范圍。筆者認為,車輛因交通事故導致損壞,雖然有時可以修復,但其市場價值貶損也是現實存在的,這一部分損失也是車主的實際損失,根據賠償實際損失的原則也應給予賠償。
我國現行法律對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范圍規定中存在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直接影響了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的處理。因此,筆者認為應參考各國成功的立法經驗和理論成果并結合我國的交通現狀,加緊制定一部統一的、合理的、高效的、可行的《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法》,以確定更為合理、科學的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范圍,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交通事故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陳東超.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后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審理的新變化.人民司法[J].2005.1.
[2]祝銘山.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8.
[3]杜玉生,溫志敏.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計算標準問題.中國律師[J].2005.4.
[4]王高林.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責任淺析.雁北師范學院學報[J]. 2001.4.
[5]鄭才城.淺析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中的間接損失賠償.政法學刊[J].2001.12.
[6]葉永祿.道路交通安全,以誰為本.中國律師[J].2005.1.
[7]耿德忠.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問題研究.昌吉學院學報[J].2003.4.
[8]劉曉紅,周濤.論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法的完善.江蘇交通[J].2001.8.
[9]鄭學林,陳現杰,宋春雨.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的幾個問題.人民司法[J].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