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同穎
摘 要:在日常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我發現課本上提供的練習素材也有一些不妥之處。這些素材雖然可以起到練習的作用,但是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于是,在教學中我經常會篩選一些貼近生活的素材,豐富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本文就來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關鍵詞:激發興趣;聯系生活
現代是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人們無時無刻不在接受信息、存儲信息、處理信息,我們身邊的即時信息可以在短時間內傳遍整個中國。而作為我們信息技術課堂,如何在這種信息時代引導學生去理解信息、甄別信息、處理信息是至關重要的,在課堂上怎么學、學什么是值得我們信息技術教師深思的。本文就是在此基礎上根據教材相關內容和課堂的教學方式方法來進行探討的。
1 結合典型事例 精確設計教學
一節課包含了很多個知識點,而每一個知識點的解析和其相互之間的聯系是非常縝密的,這不僅僅體現在知識技能方面,也要與孩子的生活聯系起來。從生活中選取教學素材便于抓住學生的興趣也讓學生容易理解,不同階段的孩子有不同階段的特性和行為,他們的外在表現也不一樣,我們要理解學生,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設計好每一堂課的教學。
如果我們將學生的人生規劃成不同節點的話,那么我們的每一節課則是為了實現節點而努力的水滴,是每個孩子前進途中的一次加油站,這可能對孩子產生很深遠的影響,作為信息技術課堂的授課者決不能忽視這滴水的作用。我們在講述知識點的過程中不僅讓孩子明確教學目標、知識結構、技能提升等知識,也要與生活緊密聯系。教育即生活,生活皆教育,我們既要讓孩子在生活中有所得,也要將課堂上的知識能夠熟練地應用于生活,只有實現課堂與生活的融會貫通,學生能夠熟練應用信息技術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所學的知識與生活無關、與社會無關,對于信息技術學科來說這節課無疑是失敗的。
2014年馬年春節,“微信紅包”一夜成名,令全國眾多網友為之瘋狂,不斷地在網上搶紅包,被馬云稱為“偷襲珍珠港”。就是這樣的一個大事件,卻有很多孩子根本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根本就不知道馬云、馬化騰是何許人也。更是對“微信紅包”、“余額寶”等情況知之甚少,有些孩子了解一些也不是太全面,便進行無形夸大,以訛傳訛。我專門在網絡的學習中設計了一節課,在課堂中根據“微信紅包”話題引入課堂。一石引起千層浪,同學們興趣高昂爭相將各人的所知紛紛講述,我趁勢講述了微信紅包發放的工作原理與捆綁銀行卡的方式。同學們三五成群、七嘴八舌不斷地拋出問題,也不斷地引出網絡安全方面的知識,我根據問題進行進行引導并講述教材上的知識點。討論不斷地深入從網絡發展到網絡安全再到網絡道德,在激烈的爭辯中逐一將知識點分解、講述、理解。
這節課,大多時間被同學們自己掌控,我變成了一個解答問題的發言人,在同學們激烈的爭辯中不僅明確地掌握了本課的知識內容,也理解了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對生活中的一些信息技術事例與如何參與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也有了自己的正確分析,對孩子的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念等方面都有了深入的反思與提高。這種課堂教學的設計滿足了學生的心理,抓住了他們的興趣,課堂效果事半功倍。
2 學教相互促進 實踐感悟真知
在調查中發現學生特別喜歡的是和藹可親、不拿架子、平等對待學生的教師。你縱然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只要你整日板著臉端著架子,學生也不會學得特別出色。信息技術學科的特性就要求我們要將自己的心態放下,擁有一顆年輕的心,以平等的姿態和學生進行互動做到學教結合,并將課堂所學知識及時應用于實踐,經過檢驗的知識系統會讓學生牢記于心。
在講述EXCEL數據處理這一章節時,恰逢期中考試,我不由將學生的成績分析帶到了課堂上,我想讓同學們試一試。我將姓名一欄略去換之以學號代替,處理好原始表后,我讓同學們根據已經學過的求和、平均分等知識點進行分組練習。四個小組獨立操作,組內可以相互探討,在聯系中我將網絡打開,遇到問題可以請教老師或者查詢網絡。
由于是他們自己的成績,關心度比較高,興趣也比較大,加上我告訴他們哪組做得好,我就直接采用哪組的成績分析,學生們做的異常認真。在巡視過程中我發現同學們運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有的用自動求和,有的用公式求和,還有的會在運算中出現問題,出現問題的時候會有其他同學提醒加以更正。在這種集體性的操作中比老師單獨的講述要來掌握得好,會在處理數據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尋找問題、解決問題。竟然有知識點掌握比較熟練的同學在網上查找RANK函數的使用方法,學生能夠有這種思維我感覺不簡單的,RANK函數甚至有很多教師都不會使用呢。四組數據匯總上來后,我帶領大家一塊進行比較、查漏補缺,遇到問題就讓學生分析原因,并將知識點進行梳理、總結。有一個組使用RANK函數排出了名次,讓其他三個組不服氣,纏著我一定要給他們講解,熱情高漲課堂效果特別好。后來的班級考試成績分析工作很多都是由學生們幫助班主任去操作完成的,這就是課堂應用于實踐的最好證明。
課堂教育是生活知識的凝煉,我們將課堂與生活融為一體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事半功倍。反之將課堂所學知識熟練應用于生活才是我們教育實現的目標,能提高我們的課堂學習效率。讓學生愛學、好學、樂學,增加他們的求知欲和成就感,熟能生巧,融會貫通,舉一反三,讓信息技術課堂走得更快、更遠。